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美军上尉眼中的中国抗战──卡尔逊观察员给罗斯福总统私人秘书的信李向前,张强译编者按:下述信件译自美中友协主办的刊物《美中评论》。原信写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写信人埃文思·卡尔逊为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尉,曾负责罗斯福总统在热泉疗养地的卫队工作。1937年...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大都听说过埃德加·斯诺、安娜·路易期·斯特朗和艾格妮丝·史沫特莱,但很少有人听到过另一位美国朋友——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Evans Fordyce Carl-son)的名字。 1896年,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出生于美国一个牧师的家庭。1927年他来到中国。那时,他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官员,满怀着某些白种人的偏见。他曾傲慢地写信给家人;“最有效的政策是给中国人一个教训。” 10年以后,他学会了讲中文,并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支为民族的生存而战斗的军队”──记卡尔逊对抗日根据地的访问马雅丽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美国海军陆战队情报官。1927年2月至1933年1月,卡尔逊作为海军陆战队的一员,奉命到上海。1933年3月至1935年,卡尔逊第二次来华,在北京任公使馆...  相似文献   

4.
邓沛 《党史博采》2000,(7):40-41
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是原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尉军官,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35年任罗斯福总统卫队副队长,和罗斯福总统有很深的个人友谊。他曾于1927年和1935年两次来中国。  相似文献   

5.
卡尔逊关于八路军抗战情况致罗斯福的几封信(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一九四四年十月)卡尔逊致罗斯福的信(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亲爱的莱汉德小姐:我并不希望从这里给您发信,因为在这里给外国人写信要比在大都市更惹人注目,而且我相信,我在写这些信的事儿几乎没...  相似文献   

6.
曾经三次连选连任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以善用能人闻名世界。罗斯福内阁中有不少思想激进、有胆有识、有魄力的革新派人物。哈里·霍普金斯就是其中之一。霍普金斯担任国民工程建设局长后,以旋风般的速度大规模推行社会救济计划,出色完成了“以工代帐”的工作,吸收了416万失业者参加工作,有效地解决了失业问题和下层  相似文献   

7.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蒋介石差点死于一次精心策划的谋杀,谋杀的策划者既非日本特工,也非汪伪汉奸,更不是地方军阀,而是被其视为主子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1943年12月,史迪威随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时,罗斯福对史迪威说:“你如果无法与蒋相处,又无法换掉他,那就一劳永逸地把他干掉算了”。并希望看到中国“出现一位真正具有民主精神和合作态度的新的政治领袖。”史迪威令其副手多恩将军执行罗斯福的这项口头指令。多恩拟利用蒋介石将于1944年3月访问印  相似文献   

8.
资料卡片     
世纪回眸20世纪世界十大外交事件1914年8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破坏了欧洲原有的外交秩序。1919年4月28日:凡尔赛和约中获胜的盟国同意成立国际联盟。1938年9月30日:慕尼黑协定签订,法国和英国同意割让捷克斯洛伐克领土,这是绥靖行为的极限。1941年8月12日:富兰克林·罗斯福和温斯顿·丘吉尔签订大西洋宪章,这是战后大西洋共同体乃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创始文件。  相似文献   

9.
卡尔逊(1896—1947)是中国人民的挚友,抗战前就开始在中国工作,曾任美国驻华大使馆参赞。他1915年入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1927年作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情报官员首次来华,1933—1935年卡尔逊在美国驻北平公使馆卫队中做情报工作,并学习汉  相似文献   

10.
(括号内阿拉伯数字,前为期次,后为页次) l要文献在中共七届七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1956年9月13日)···~····~··~…毛泽东(1.3)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促进祖国统一大业(2(X)5年3月4日)············……胡伟涛(2.3)江泽民文稿三篇(1994年12月一1998年11月)·········……(3 .3)华北人民政府文献选毅(1948年8月一1949年10月)·········……(4.8)中共八大文献选载(1956年8月一1956年9月)·········……(5.14)朱位关于外贾工作的文做选载(1957年2月一1964年1月)············……(6…  相似文献   

11.
《求实》1993,(12)
(括号里前一数字是期数,后一数字是页码)政治抓机遇改革超常规发展······……钟虹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精髓·······················,···……熊炎生坚持三条标准要以生产力为核心…扬升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张金元试探解放思想的理论模式 ”””””‘’‘’‘·········……魏时中张赞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 不断解放思想··················……刘培均建立市场经济呼唤新的精神风貌…陈邑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全 党全国人民前进的…  相似文献   

12.
妙语答记者     
胡琴 《新湘评论》2010,(6):60-60
1944年3月25日,富兰克林·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先锋论坛》报的一位记者采访这位总统,就他连任总统之事问他有何感想。罗斯福笑而不答,请记者吃一片三明治。记者觉得这是殊荣,很快就吃下去了。罗斯福又请他吃第二片、第三片,记者受宠若惊,虽然肚子饱了,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吃下去了。  相似文献   

13.
书山径     
作者小传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1872-1970),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与评论家。20世纪最著名、拥有最广泛读者的思想大师,曾获诺贝尔文学奖。1920年访问过中国,对中国人民怀有真诚和友好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共产国际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5—1937)迈克尔·M·盛著王静译译者按:关于共产国际在国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近年来西方史学界中国问题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迈克尔·M·盛在《中国季刊》1992年第1期上发表(原题为《毛、...  相似文献   

15.
彭德怀事件     
本文译自比尔·布鲁格著《中国:解放和改造,1942—1962年》一书第9章“彭德怀事件”部分。该书由美国巴恩斯·诺布尔书店1981年出版。比尔·布鲁格是澳大利亚弗林斯顿大学高级讲师,还著有《中国从激进主义到修正主义:1962—1979年》、《“四人帮”以后的中国》等书。  相似文献   

16.
·评论·开启创新思维 ,弘扬求实文风本刊编辑部 (3·3)树立新的发展观本刊编辑部 (6·3)·学习十六大精神·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司马义·铁力瓦尔地 (1·3)论中共十六大的历史功绩朱培民 (1·7)十六大报告总结十三年历史的重大意义张志安 (1·10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李受恩 (1·13)·专论·铭记“两个务必” ,光大优良传统兰其建 (2·3)·纪念毛泽东诞辰 110周年·学习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一文的启示陈寿民 (6·5 )·政治·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探索陈洪波朱雪芬 谢戎蓉 (1·17)毛泽东发…  相似文献   

17.
2000年5月, “武汉·中国光谷”正式启动。这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反响,各种新闻媒体竞相对“武汉·中国光谷”作了大量报道。美国著名的《光波》(LIGHTWAVE)杂志在2000年  相似文献   

18.
国外邓小平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作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带领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成为一位名扬海外、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政治人物。 2 0多年来 ,国外舆论、新闻媒介和学者对邓小平的生平和思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报道。这里 ,仅就所掌握的材料 ,简要介绍一下国外邓小平研究的情况。一、国外邓小平研究的基本情况、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   1、 2 0世纪 90年代前国外邓小平研究的基本情况。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 ,最早在书中提及邓小平的是美国军人埃文斯·卡尔逊 ,他在《中国的双星》一书中介绍了与邓小平第一次…  相似文献   

19.
美国共产党前领导人威廉·福斯特曾指出:“在30年代日本进犯和蹂躏中国时期,党竭力反对罗斯福输送废铁和其他军需品到日本去的政策。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曾于1937年分别致函美国共产党,对这种支持表示感谢。”(福斯特:《美国共产党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11月版,第450页)译者在阅读白劳德所著的《人民阵线》一书时找到了这三封信。白劳德于1934~1944年担任美共总书记,他于1927~1928年作为泛太平洋工会书记处书记在中国工作过两年,发表过许多关于中国革命的文章。毛泽东在1945年7月29日《给福斯特同志的电报》中…  相似文献   

20.
《求实》1990,(12)
政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施凤堂(1·2)正确理解,全面落实 —学习江泽民同志讲话 .................············……徐月良(1 06)析“大陆不如台湾”说 —兼评“全盘西化”的谬论 ..............................……罗炎卿(1·8介也谈改革时期我国发生社会动乱的成因 .........................··...···……孙家驹(1 .32)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性……游教和(1‘4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一个统一 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