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七 《现代领导》2009,(11):41-41
朱元璋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缺乏想象力的皇帝了.从来没有人围绕着他而编造过什么香软情浓的绯闻轶事。但同时,朱元璋恐怕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大胆的皇帝了,没有谁曾像他那样,试图以一己之力,去改造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2.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给他的手下的人算过一笔账:老老实实的当官,守着自己的奉禄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尽。朱元璋的这个账算得颇有哲理,不妨称之为“一口井”哲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元末明初朱元璋对西南地区的统一战争,论述了土家族土司对朱元璋的 归附以及朱元璋对诸土司的处置策略。对其中一些记载不一的归附时间、所设土司的头衔等问题 作了相应的考证。  相似文献   

4.
朱元璋反贪的历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平其 《湖湘论坛》2004,17(2):39-41
民本思想是朱元璋反贪的思想基础 ,他深谙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基本道理。因此 ,他痛恨残民害民的贪官污吏 ,并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法律 ,对贪官污吏实施残酷无情的打击。但朱元璋也重视对腐败问题的综合治理 ,尤其注意加强对各级官吏的管理与监督。朱元璋反贪的成效十分显著 ,而其教训也十分深刻。朱元璋反贪的经验与教训在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吸取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学学马皇后     
明王朝建立初期,开国皇帝朱元璋大肆封赏功臣。朱元璋的老婆,时已荣任皇后的马氏及其娘家人在战乱年代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理应在封赏之列。然而朱元璋在征求马氏意见时,马皇后则表示反对,说“国家的官爵应当加给贤能之人,我的亲属们,未必有可以用之才。”极  相似文献   

6.
晓闻 《人民政坛》2010,(1):31-31
<正>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曾问大臣:天下何人快活?群臣众说纷纭,有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有说富甲天下者快活。朱元璋听后脸露不悦之色。片刻,一个名叫万钢的大臣答道:畏法度者快活。朱元璋顿时大悦,夸其见解"甚独"。  相似文献   

7.
讳癞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当过和尚,剃过光头,也曾偷过人家东西。当了皇帝以后,他对“秃”、“贼”一类字眼极为忌讳。据《剪胜野闻》记载,他还因此杀过一些无辜。杭州教授徐一夔,作贺表用“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赞语。朱元璋看了却勃然大怒,说“生”是骂他作“僧”、“光”是骂他光头,“作则”是骂他“作贼”。  相似文献   

8.
有这么一个说法在网上流布甚广,许多人写文章都引用了——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但又有人考证过,这其实是以讹传讹的说法,汤因比并没说过此话。不管汤氏是否这么说过,此话的广为传播,倒也说明"生活在宋朝"确实能引发众多共鸣。换成"我愿生活在朱元璋时代"试试?看多少人会响应。事实上,不少名人都表示过"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的意思,  相似文献   

9.
周进 《小康》2006,(4):81-81
明朝的开国功臣刘基,即刘伯温是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是一位军事家、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智达之士。在民间广泛流传着“上有诸葛孔明,下有刘基伯温”的说法。他不但帮助朱元璋制定策略平定天下,在治理国家上也有着卓越的见解。朱元璋登上皇位后,新生的大明王朝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急需休养生息。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的刘基深谙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他认为,治国好比修葺住宅,应该去腐恶、换新材,主张唯才是举,排斥一切宗派偏见。左丞相李善长是朱元璋最早的谋士,被封为左丞相、太师、韩国公。由于李善长日渐专权,朱元璋对他产生了猜…  相似文献   

10.
聂作平 《同舟共进》2010,(10):68-69
从画像上看,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体形偏瘦,精神矍铄,符合他劳动人民出身的本色。但自从朱元璋登上皇位,朱家的基因就在养尊处优中发生了巨变:后代里每多肥胖之人。其中最肥胖的有三:一是朱元璋之孙明仁宗朱高炽,另两个是福王朱常洵和他的儿子朱由崧。这里重点说一说福王。  相似文献   

11.
有个典故,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曾问众大臣:“天下何人最快活?”群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功成名就者最快活,有的说金榜题名者最快活,有的说富甲天下者最快活……听完这些回答,朱元璋面露不悦之色。这时,有个叫万钢的大臣答道:“畏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听后极为赞赏。  相似文献   

12.
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精心设计了一整套国家典章制度。在现实中,这套制度框架基本全部被修正,与其设计的初衷发生严重背离。从长时段来看,不能不说朱元璋是一个悲剧人物。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5,(10)
<正>《明史杂俎》记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乐?"答案五花八门,无外"功成名就""金榜题名""富甲一方",朱元璋听后不以为然。一个叫万钢的大臣答道:"畏法度者最快乐。"一语惊众人,朱元璋也颇为满意。以史为鉴,封建帝王的法纪观虽有历史局限性,但对我们今天的从严治党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洪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这位出身贫苦的开国皇帝,少时曾饱受元朝末年官吏贪污腐败之苦。大明王朝建立后,为了朱家天下的长治久安,朱元璋不惜用历史上罕见的重典打击贪官污吏。  相似文献   

15.
屯堡源于明代。明初,为巩固边陲,朱元璋发兵远征云南。大军到达贵州后将大本营设在安顺。待云南平定后,朱元璋下令就地屯田养兵,并陆续将屯军家属和移民从安徽、江西、河南等地迁至贵州。  相似文献   

16.
朱元璋惩腐     
朱元璋是明代的开国皇帝。张廷玉主持编修的《明史》称他“武定祸乱,文致太平,晚岁忧民益切。”这是“帝王家谱”对他的评价,且姑妄听之。然立国之初,民间便有洪武前“行三十年杀运”之说,也见得朱元璋的名声不太好。其实,朱元璋“行杀运”是事出有因的,这个“因”就是功臣和官吏的腐败,而且腐败到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安社稷的程度。为此,朱元璋不得不昭告天下:“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朱元璋出身在一个典型的贫苦农民之家,父母兄长“农业艰辛,朝夕彷徨”,饱受官吏欺压和饥寒流离之苦,又经长期的军旅生活,养成了艰苦俭朴的…  相似文献   

17.
朱元璋坐了江山,尝尽宫中珍馐百味。一日,与马皇后忆苦思甜,念及贫贱时想吃豆腐而不得,叹息不已。马皇后贤淑,进言:大明初立,民生凋敝,百废待兴,陛下当以节俭治天下。朱元璋称:"善!"此后他不  相似文献   

18.
朱元璋的誓言──杀尽贪官朱元璋当上明朝开国皇帝前,曾自睹元朝官吏的好恶,发誓,有朝一日,做了皇帝,非把贪官污吏龟孙子狠加收拾不可!朱元璋上台以后,除了让造反起家的首领做大官以外,曾选取应天诸府州县地主分子到南京做官,基层也有部分元朝官吏归顺留用的。一...  相似文献   

19.
黄波 《同舟共进》2008,(11):66-66
在朱元璋晚年所编的特种刑法《大诰三编》中,记录了一个奇特的案子。医生王允坚私售毒药事发,朱元璋命他服下自己配制的毒药,待毒性发作,又要其交待解毒之方,次日才枭首示众。在"服毒及其反应"这  相似文献   

20.
李斌 《政策》2007,(12):45-46
近期,在媒体上读到一篇文章,其中一段耐人寻味——“守住你的那口‘井”’。说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给他的文武百官算过一笔账:老老实实做官。守着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以天天汲取,用之不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