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构农村文化共同体,对解决当下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主流文化的引导下,以地方文化机构、民间组织和农村精英分子为主体力量,综合利用农村基层组织、民间组织和社会力量的支持,是建构农村文化共同体、进而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村级组织是党和国家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机构,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又是本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决策者.农村“奔小康”,村级组织担负着重要任务.因此,抓好村级组织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3.
建构农村文化共同体,对解决当下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主流文化的引导下,以地方文化机构、民间组织和农村精英分子为主体力量,综合利用农村基层组织、民间组织和社会力量的支持,是建构农村文化共同体、进而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农村文化资源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应忽视的重要资源。农村文化资源的活用,是充分发挥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资源价值的有效途径。扩大农村文化资源原有功能的作用范围,改变农村文化资源原有功能的实现方式和实现路径,开发和拓展农村文化资源的新功能,是农村文化资源活用的基本内涵。优化农村文化资源原有功能的实现方式,通过与其他机构合作创新原有功能的实现方式,是农村文化资源非产业化活用方式的两种模式;运用农村文化资源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以农村文化资源为核心发展文化型农村融合产业,是农村文化资源产业化活用方式的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5.
文化发展权是农民发展权的重要内容。尊重和保障农民文化发展权既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与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民文化发展权保障存在着立法不健全、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保障农民文化发展权,离不开法治的推动,要构建农民文化发展权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转化为人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广大农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从国家、社会、个人等层面分析农村社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通过倡导新集体主义,健全农村社区基础文化设施、提高文化服务质量、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规范和健全约束机制等措施来培育农村社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7.
农村司法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和必要保障。目前我国农村,司法权威流失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司法腐败的存在、司法独立性的缺失、司法救济的不力和农民诉讼能力有限。促进农村司法权威建设,必须加强提高农村司法的实然地位,健全农村法律体系,实现农村司法独立,创新农村司法制度,培育和谐的司法文化,提高农民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8.
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村是我国文化建设最薄弱的地方和环节,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只有大力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才能建设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9.
<正> 如何搞好山区县级机构改革,是当前县级机构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要搞好山区县级机构改革,必须结合山区的实际,从多方面入手,进行配套改革.1、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来推进山区县级机构改革.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迈向商品经济,由小生产迈向社会化大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文化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基层的重点在农村。要抓好这个重点,必须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乡镇文化站作为最基层的文化事业机构,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基本力量。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农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生活的前沿阵地,一个地方的文化建设水平如何,乡镇文化建设是基础。因此,各级政府要根据农村文化的新形势、新变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