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和农村的状况如何,对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城市的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在改革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选择,以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为突破口。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集体农民向主体农民的转变提供了制度激励,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了微观基础,为农业和农村的稳定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创造了重要条件。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家庭承包经营未能充分发挥适度规模经营效应,其主要障碍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滞后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滞后于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激励农民主体活力,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意义论析刘贤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力得到很大的解放和发展。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诸如农村经济统分功能不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上...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有近9亿,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生活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客观上我国农村消费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但当前农村消费市场却持续低迷,总体处于疲软状态,远不能适应国家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5.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表现为较为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深入推进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面临着乡村生产力滞后、城乡发展不均衡、缺乏外部力量支持等挑战。对此,应通过加强制度顶层设计、深化乡村供给侧改革、加大现代生产要素投入,推动我国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突出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孟芳 《理论月刊》2010,(4):164-16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群体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群体,农民的幸福快乐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进程。总之,农民的幸福快乐需要农村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农民个人、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9.
我国金融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相应地,我国金融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从目前来看,我国金融体系改革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我国的金融安全问题仍比较突出。目前,我国金融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我国的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机构风险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的整体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既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也使农民面临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遇到许多新的困难和矛盾。这不仅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也对我们在农村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30年前,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从农村展开;在纪念改革发展30周年之际,农村改革发展再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践永无止境,发展未有穷期。30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农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了新的巩固,农民生活得到极大地提高和发展。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从全面小康建设的历史任务看,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的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前进"八五"时期(1991-1995年),我国农村经济在继续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化农村改革中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幅度增加,畜牧、水产养殖快速发展;乡镇企业面对...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地向前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深层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在新建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又产生了一些新的制约因素,这些矛盾和问题涉及农业和非农产业、乡村和城镇,涉及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与后劲,涉及资源的配置方式变革和经营模式的创新等诸多方面。单从农业和农村着手,单从提高生产力着手,单从发展经济着手,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是我国最重要的问题。要实现农村经济的飞跃,农村经济要上新台阶,必须着力加强对科学技术的依靠。当前,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给农村职业教育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农村职业教育要立足于农村和市场经济,着眼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未来趋势,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16,(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评判指标,其决定着我国的整体实力。当前,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市场运作体系不完善、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等问题。为更深入发展农业经济,应加强农业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农村村委管理制度,创新农业经济发展与经营模式,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完善农村基础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谢建辰 《传承》2006,(6):52-5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是否能协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农村信用社改革不是一个单纯的金融问题,而是事关农业、农村、农民和国民经济全局的问题。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是金融部门正确贯彻和落实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的一大举措,而和谐的农村金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我们要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的农村金融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建立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改革的主线与思路唐仁健,黄其正我国农村改革走过了16年历程.在改革的推动下,1978—1992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5.9%,而同期世界农业年均增速仅为1.8%,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奇迹般的发展。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  相似文献   

18.
最近,江总书在视察重庆所作的重要讲话中,用了很大的份量强调“三农”工作,论述非常深刻,非常精辟,贯穿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深刻揭示了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本质内涵,为我们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根本任务,提出了工作要求。一、江总书记对新时期“三农”工作给予了准确定位。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农业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江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比重很高的农业大国,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如何,农业和农村经济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我国改革发展的进程,决定和影响着我国社会稳定的全局。”  相似文献   

19.
关于湖北省建设渔业经济强省的论证意见廖丹清我国的经济改革,是从农村率先开始的,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农村的改革又以“两水”(水产和水果)的改革最为成功,湖北省渔业经济的发展是最有代表性的。1978年时,我省的渔业产值只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正%,到199...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乡镇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发生很大的变化,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乡镇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搞好农业基础和乡镇基础设施建设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当前,我国农业还比较落后,基础比较薄弱。乡镇政府要把兴修水库,保持山林,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江举等作为重要职责,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同时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