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玮 《党史纵览》2013,(7):4-11
"你们常来看看我,到北京来看我……我死后,你也不要忘了每年到坟头上看我一次啊……"毛泽东曾对身边的卫士长李银桥如此感慨道。自20岁起,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总共工作了15个年头。在此期间,李银桥结识了毛泽东家的家庭服务员韩桂馨,并在毛泽东的撮合下与她结为夫妇。我在采访时,李银桥和韩桂馨都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那些在领袖身边工作的日子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然而在这两位老人心中,毛泽东的音容笑貌却随着岁月的更替而越发清晰……  相似文献   

2.
拍案惊奇     
正也当过警察近日,西安民警接到报案,一老人疑似走失。老人言语含糊不清,无法提供有效信息。民警突然想到老人曾指着他警服上的臂章说:"这个、这个……我也……"民警尝试问老人:"您是不是当过警察?"老人坚定回答:"嗯!"随  相似文献   

3.
刘云山 《党建》2011,(5):6-6
又一位共产党员的楷模——杨善洲,他的名字正在社会上广为传颂,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足以让每个人都为之深深感动。感动之余,我在思考和追问着这样三个问题:为什么、差什么、学什么,也就是杨善洲同志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对照杨善洲同志我们差什么?我们应该向杨善洲同志学什么?  相似文献   

4.
亲情似水流     
安葬女儿的第三天,70多岁的孙桂兰哆嗦着嘴唇走到女婿林青身边,泪眼盈盈地说:“立秋走了,我们也该走了。以后你还得成家,我们继续住在这里会拖累你的……”老人哽咽着,话没说完就已泣不成声。刚刚失去爱妻的林青拉过岳父、岳母的手,真诚地说:“爸爸、妈妈,你们不能走,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你们已经失去了女儿,不能再没有家了,以后我就是你们的亲生儿子,你们就是我的亲生父母……”林青说着,掏出了当月的工资交给孙桂兰,说:“妈,立秋再也不能回来了,以后咱家的钱还由您保管,买什么也由你们两位老人作主。”孙桂兰说什么也不…  相似文献   

5.
李雪健 《求是》2012,(23):62
我是一名演员,20年前,我演了焦裕禄,20年后,我又演了杨善洲,有人问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说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样的好人越多越好。去年4月上旬,我受邀出演杨善洲,当时一点儿磕巴没打就答应下来了。因为在这之前,我看到了在人民大会堂作的杨善洲的报告,特别感动,心里还想着能不能演演这个人物。但是激动之余,心里头也打了个小小的问号:说杨善洲是  相似文献   

6.
杨兆华 《党建》2011,(8):38-38
我1975年至1977年1月任杨善洲同志的秘书,1980年至1990年在云南省保山地委办公室调研科任副科长,在杨善洲身边工作的时间超过12年。要是细说我亲身经历的有关杨善洲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还是挑几个大家没有听过的故事讲讲。  相似文献   

7.
原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曾说:以前,乡亲们不止一次地来找我,让我多为家乡做一些贡献。我承诺过,就一定要兑现!只要我们有决心,就一定能把树种下去,而且一定能种活。正是凭着这份沉甸甸的承诺,杨善洲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个春秋。作为一名退休的  相似文献   

8.
1997年7月21日下午,已经奄奄一息的射洪县离休干部李志信,用微弱而又恳切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呼唤:“我想见——蔡局长,我想见——蔡局长……”半个小时后,县民政局局长、党总支书记蔡绍福风风火火地赶到李志信的病床前。老人吃力地把目光转向蔡绍福,断断续续地说:“你是——国家——最好的干部,百姓——最好的官。”说罢,他紧紧拉着蔡绍福的手,微笑着闭上了眼睛。“你是国家最好的干部,百姓最好的官”,这是一位古稀老人在弥留之际对蔡绍福的高度评价,也是射洪县百万群众对蔡绍福的共同称赞。去年国庆节前夕,蔡绍福光荣…  相似文献   

9.
杨善洲默默无闻地扎根大亮山20多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那块曾经贫瘠的土地上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践行着党的宗旨。通过学习杨善洲精神,我更加坚定了努力工作、服务人民,争当优秀人民警察的决心。  相似文献   

10.
“生活大幕拉开,你我都是主演,人生如此多彩,边演边看……”多年来,家住河西区育贤里社区的庄永兴老人用手中的DV捕捉着身边人和事,记录着社区居民原汁原味的生活,让离休“老镜头”演绎出不老人生。  相似文献   

11.
快乐存折     
有一次,我去凤凰城,偶然碰见一位老人,他从包里掏出一个本子,翻了翻:“小伙子,你看,这是我曾经获得的奖品呢……”看后,我对那个小本子产生了兴趣。那是一本过去年代的“工作日志”,粗糙的封面上写着四个大字:快乐存折。见我打量那个小本子,老人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杨善洲默默无闻地扎根大亮山20多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那块曾经贫瘠的土地上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践行着党的宗旨。通过学习杨善洲精神,我更加坚定了努力工作、服务人民,争当优秀人民警察的决心。  相似文献   

13.
《支部生活》2013,(10):21
"思想境界要高;胸怀要宽广;多想党和国家的大事;不要计较个人得失;不要总想着为自己捞什么好处;不要追求个人生活上的享受……"这些朴实的话语,杨善洲用一生来坚守。杨善洲几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矢志不渝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他毕生坚守了四条原则:一辈子不搞特殊化,一辈子不以公权谋私,一辈子不收礼,一辈子没让家人沾光。他的一生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务实为民的行动。敬畏权力、感恩人民,从不以官员自居"共产党人什么困难也不怕,就怕脱离群众,失掉民心。"  相似文献   

14.
坚守的力量     
为官时,杨善洲一心为群众谋福祉;退休后,他带领乡亲植树造林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无论为官、做事还是做人,杨善洲用一生的坚守,在百姓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2010年10月10日,83岁的杨善洲因病告别人世。当地成千上万的百姓扶老携幼,涌出家门,为他们的老书记送行……杨善洲是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自1951年参加工作以来,  相似文献   

15.
人物:曾小燕女,医院清洁工,心地善良,32岁张亮男,曾小燕后夫,个体出租车司机,34岁。张亮妈泼辣,心直口快,56岁。时间:1月的某一天下午地点:张亮的新家场景:舞台中间一张桌子,桌旁有两把椅子。曾:(买菜回来的路上,遇见婆婆,拉着婆婆的手)妈,你听我说。妈:(一甩手)我不听你说。 (说着两人走到家门口。婆婆手颤抖着把门开开,气冲冲地进屋,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拍着胸脯)这么大的事情也不跟我商量,你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曾:妈……  相似文献   

16.
“秀芝,秀芝,你别走,你别走……你活着没喝过俺一口水,今天俺买个花圈送给你!”一队队老人泣不成声,她们抚摸着杨秀芝的灵枢,念叨着一件件往事。来自社会各界的悼念告诉人们——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2,(23):46-47
“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20多年住深山,拼了老命办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这是云南省保山市群众自编的一首歌谣,赞扬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  相似文献   

18.
雪冷血热     
正军旅作家历经20年心血磨砺,重现东北14年抗战残酷真相——第二章夺枪梧桐河村成了"红地盘""模范学校少年们啊,学习要努力,人人都做模范少年,天天要向上;你也当,我也当,都把模范少年当,你也当,我也当,都把列宁少年当。……"离休前为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的李敏老人,编选了厚厚一大本《东北抗日联军歌曲选》,共403首。老人说,这首《模范学校校歌》是她这辈子学会的第一首革命歌曲。  相似文献   

19.
当前,“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热潮,在杨善洲同志的家乡施甸县迅速掀起。杨善洲精神的精髓,我认为就是“清贫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坚守一辈子”。  相似文献   

20.
《支部生活》2013,(10):20
杨善洲同志舍"小家"、顾"大家"忘我工作,其目标就是尽快让老百姓富裕起来。他常说,党的领导干部想问题、出主意、做决策,都必须把老百姓能不能得到好处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怎样更好地理解、运用杨善洲精神这笔宝贵财富?为此,记者专访了云南省原副省长、杨善洲精神研究会会长黄炳生。记者:您曾在杨善洲领导下工作多年,您认为杨善洲精神中最宝贵的是什么?黄炳生:一句话,实干兴邦。善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