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9月,浙江省海盐县舒先生提起了全国首例因"闯黄灯"遭罚款引发的行政诉讼案。2012年1月和4月,海盐县、嘉兴市两级法院先后判决舒先生败诉。审视本案的证据、事实和相关法律,结合本案的审判过程和判决理由开展研究,得出的基本观点和结论是:闯黄灯有危险,所以要"警示";但闯黄灯并不违法,更未违反禁止性法律规范;海盐县交管行政罚款无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两审法院在审判程序、认定事实和解释适用法律方面,均存在不当。  相似文献   

2.
正本发明是利用现代技术将随机发生的警示信息及时准确地迭代到现有交通信号灯指示体系上的一种方法。有人说违章造成交通事故就应该受到惩罚,那么对于守法的事故参与方,他的生命权力该怎样去维护呢?尊重守法者的生命权!让信号灯里能看到危险的存在,把"黄灯"点亮!众所周知,交通信号灯中的黄灯表示警示。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看的黄灯,只是在绿末  相似文献   

3.
我国首例“闯黄灯”案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这一交通规则中的顺口溜,众多交通参与者都能朗朗上口.然而,在实践中,“红停绿行”的规则在被恪守同时,黄灯“进退两难”的处境也凸显尴尬.文章以我国首例“闯黄灯”行政诉讼案为视角,浅谈由此引发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和完善建议,以期对完善相关领域的法制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佚名 《政府法制》2013,(9):37-37
为杜绝“抢黄灯”现象,很多国家出台了严格的交通法规,通过扣分、罚款等手段.强化司机和行人“等黄灯”的意识。除惩罚措施外,一些国家还加强对民众的交通安全教育,形成“绿灯行”、“红灯、黄灯停”的交通自觉。  相似文献   

5.
闯黄灯一律扣分很不科学"不许闯黄灯"并不是一个新法规 在许多人眼里,"不许闯黄灯"是一个新法规,因为在多数人印象中,以前"黄灯的时候是可以通过的".经济学家韩志国甚至激烈地抨击称"一个涉及整个国家、基本颠覆原有行车规则、几乎没有任何可操作性的荒唐法规就这样出台". 不过,仔细考察一下就知道,"不许闯黄灯"并不是这次"史上最严交规"的新规定.所谓"闯黄灯一律扣分",是因为这次"最严交规",即公安部123号令《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修订版附件规定:机动车驾驶人"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的,一次记6分",并没有关于黄灯的字眼.  相似文献   

6.
尹剑  张志芸 《政府法制》2012,(13):52-53
4月6日,全国首例闯黄灯案一锤定音:闯黄灯违法。不少市民此前认为,闯黄灯不违法,因为在现实当中其存在历史可谓“悠久”,而且普遍。值得思考的是,在各界高度关注首例个案之后,这样的“历史”是继续书写下去呢还是要被改写?  相似文献   

7.
"闯黄灯"被罚款一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双方当事人对黄灯通行条款的复数解释,对此应运用法解释方法得出唯一结论。判断系争法条是出现了法律漏洞,因此"法无明文禁止公民即有自由",还是立法者为立法语言简洁之需要而有意保持沉默,可使用反面解释的方法进行探究。反面解释如能成立,意味着法律漏洞不存在,交警的行政处罚有法律依据。反面解释是否成立无法依靠形式逻辑自身来判断,需要借助体系解释、目的解释、历史解释及社会学解释等其他方法综合探求。各种方法解释的结果均可确认黄灯通行条款的规范内涵是:"当且仅当‘黄灯亮时车辆已过停止线’,‘车辆可以继续通行’"。  相似文献   

8.
"闯黄灯重罚"的规定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继而在网络上形成热议焦点,引发了网络舆情,民意与法规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博弈;最终,在舆论的压力下,"闯黄灯重罚"被公安部交管局暂时叫停,舆情也得以逐渐平息,而由此带来的教训却令人深省。  相似文献   

9.
陈启清 《人民司法》2012,(10):47-49,1
交通信号灯黄灯亮时驾驶人的通行权受到限制,限制的目的在于维护道路交通的安全。立法的价值取向在此非常明显,即为了保障公共安全,必须在合理范围内限制个人的通行权利。因此,在现有道路交通安全法体系下,闯黄灯系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0.
闯黄灯争议折射“粗糙立法”弊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订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令第123号)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由于大幅度提高了违法驾驶行为的扣罚分值,这一新规被网友和司机称为“史上最严交规”。其中,“闯黄灯扣6分”的罚则更成为最大的争议点。公安部门解释说,黄灯亮时,只要机动车车身任何一部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继续通行,  相似文献   

11.
年初沸沸扬扬的黄灯新规以公安部表示对违反黄灯信号"以教育警示为主,暂不予以处罚"收场,对此可从多个角度予以评述,但考察汽车发达国家的规定,无疑有助于汽车社会刚刚起步的我们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加国《驾驶指南》加拿大面向公众的交规是一本内容翔实的彩色教科书,它是由各个省交通部根据法律条文编撰的《驾驶指南》,我们  相似文献   

12.
4月6日,被社会广为关注的浙江海盐"闯黄灯"行政诉讼案件有了定论:闯黄灯属违法行为,依法应当受到行政处罚。但是该案同时暴露出了人民法院审判面临的问题:立法缺失导致无法可依、执法机关放纵执法、外部监督不当干涉司法以及涉诉信访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加强法治建设,完善立法、强化执法,另一方面更需要人民法官树立正确的法律思维,将社会问题转化为司法问题,在解决法律问题的同时解决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政府法制》2013,(6):4-9
“史上最严交规”今年1月1日起实施,公安部次日宣称:“初步显现出规范驾驶行为、增强安全意识的积极效果……交通事故大幅下降。”不过,在网络舆论方而。却少有人为新交规实施欢欣鼓舞:相反,新交规中“闯黄灯一律扣6分”这一举措却引发大量争议。不少人抨击这条政策极不合理,必然会导致追尾争吵.有网友甚至称其“不符合牛顿第一定律”。公安部为什么要严打“闯黄灯”?“闯黄灯”行为究竟该如何评价?x2  相似文献   

14.
最近,"黄灯到底怎么过"成为困扰不少机动车驾驶人员的一个难题。浙江嘉兴发生了全国首例闯黄灯行政诉讼案终审判决,状告交管部门的闯黄灯司机败诉。  相似文献   

15.
“闯黄灯”案的争议实质是对“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规定的不同理解。法院从文义解释出发,辅以体系解释、目的解释,认定“闯黄灯”违法。但反对的观点按照同样的解释方法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在文义解释不足以得出明确结论时,有必要把握法条的整体,从法律规定的目的角度加强说理。但论理解释须尊重客观规律,并借鉴和遵循专业领域的知识。  相似文献   

16.
“酒后驾车、遮挡车牌一次扣12分,闯红灯、不按规定避让校车的一次扣6分”,号称“史上最严交规”的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从元月1日正式实行。据媒体报道,在北京、天津、南京、杭州、济南等城市,新交规实施首日接报的交通事故起数分别比前一天下降了9.3%、23%、26.7%、18.4%、29.8%,未发生因违反交通信号指示造成的恶性交通事故。最夸张的是,许多车主在严厉的交规面前,干脆弃车出游。  相似文献   

17.
“你可以选择在黄灯中等待,等待有了清晰的绿灯再前进.或者等待红灯出现了,就知道怎么做了。我选择不等,选择在黄灯中前进.所以这种做法是摸着石头过河。”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如此形容自己的社会组织生存之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学生"回炉"现象让社会关注,这无疑是对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警示。透过大学生"回炉"热,折射出教育结构存在问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需要创新,同时也反映职业教育需回归就业本位,大学生就业观念日趋理性。  相似文献   

19.
闯黄灯,严惩罚。只领风骚三五天,“严惩闯黄”的规定就“黄”了。1月6日,“闯黄灯目前以教育为主暂不处罚”的新闻占据了各大门户网站新闻中心的头条。其中说到:目前,一些群众比较集中地对“闯黄灯”的相关处罚规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对此公安部高度重视,公安部交管局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交管部门对目前违反黄灯信号的,以教育警示为主,暂不予以处罚;  相似文献   

20.
竺效  徐迪 《经济与法》2002,(6):23-25
“遵守交通规则”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业已深入人心。例如,南北向的行人在通过十字路口斑马线的整个过程中、总是处于绿灯状态下,并且,东西向的交通灯总是红灯,在这种情况下,“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是宄全能够保障行人的通行安全的。但现实生活并非如此简单,如果南北向的行人在进入斑马线时还是绿灯,但当其行进至道路中间时,绿灯变成了红灯,同时东西向的红灯却变成了绿灯,甚至由于考虑到车流量、黄灯、箭头绿灯等因素,这类冲突还会变的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