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死神三次找到他,他都顶住了.他顽强地活着.他以共产党人的钢铁意志和"豁出命来为百姓"的精神,硬是把"鬼见了也发愁,神来了也难治"的穷山窝带上了小康之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罗近溪学说中形而上的宇宙论、性命论、心体论的层层分析,指出提倡自然、生生不已和仁,是他"赤子之心,不学不虑"学术宗旨的体现.而他的"无体之体"、"不见之见"是他的本体论和工夫论的特点.牟宗三先生认为他是阳明后学中"调适而上遂"的主要弟子之一员,是正确的.而牟先生否认"归于仁、言生化"为近溪之学的特点,却与近溪思想不符.龚鹏程先生不同意牟先生以"拆穿光景"认作近溪学术风格的特点,这是符合实际的.龚先生主张"敬畏"、"戒慎"才是其特点,但与近溪倡导的性体自然与工夫敬畏相统一的工夫不符,而牟先生说近溪主张"无工夫的工夫",比较符合近溪本意.  相似文献   

3.
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是当今活跃于中国思想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社会思潮。其核心观点是“儒化中国”、“儒化共产党”。这些观点充分表明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的观念体系和政治主张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我们必须划清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与“复兴儒学(儒教)”的界限,高度警惕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对我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加加 《湘潮》2013,(1):93
在人类的思想史上,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恐怕是少有的那种受到尖锐对立的毁与誉的著作了。列奥.斯特劳斯认为,马基雅维利就是魔鬼,他在传授邪恶;意大利诗人福斯科洛用"道德主义"解释《君主论》,认为它旨在揭露暴政;马克思则指出,马基雅维利使"政治的理论观点摆脱了道德",而把"权力""作为法的基础";等等。如此多的争议,使得我们再次审视《君主论》时,需更加小心谨慎。为了做出恰如其分的应有认识,就不能对《君主论》采取想当然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一、韦伯问题的缘起一般讲经济与文化关系的人往往从韦伯开始 ,因为正是韦伯首先从理论上对此作出了全面解释 ,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以下简称《新教》)和《中国宗教 :儒教与道教》(以下简称《儒与道》) ,都是为了回答这一问题而写的。从宗教伦理的角度来考察资本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哲学从存在论领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这突出表现在相对于"超越论存在论"在为世界万物"奠基"时诉诸非感性经验的境域从而为人类的自我理解与确证上带来诸多困难及"此在存在论"着眼于人之"此在"情态化的生存状况、生存境遇来说,"实践生存论存在论"则把其归求于人之现实的感性实践活动本身,从而把传统的超越论存在论的存在论基础拉回到"现实的个人",并在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中使其发生了转换.由传统的"超越论存在论"和海德格尔的"此在存在论"转变为马克思的"实践生存论存在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协商民主的内核:在党际协商与党群协商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国协商民主的内核.目前学术界实际存在"党际协商论"、"公民协商论"和"折衷协商论"三种观点."党际协商论"由于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事实性而具有较为优势的话语地位,而"公民协商论"和"折衷协商论"则却处于相对弱势."公民协商论"的主要不足是缺乏对中国实践的现实考虑,"折衷协商论"则在协商概念内核的表述上较为模糊,而基于这两者提出"党群协商论"的观点是意图说明:中国协商民主的内核更可能处于党际协商与党群协商之间,党际协商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历史制度的积淀,而党群协商则更多地反映了人民民主的规范性价值.  相似文献   

8.
汤涛 《党建》2021,(3):39-40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他一生为党、国家、人民和人民军队建立了卓著功勋,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是中国共产党人加强党性修养的光辉典范. 早在青少年时代,周恩来就十分看重思想品德修养,并在如何看待名誉、如何立志等方面提出"思深笔健,议论明通"的见解.他在天津南开学校求学时,曾在《论名誉》《尚志论》等作文中明确提出应该把名誉视为"人生第二生命",强调个人不能"存邀名之心,当以正义以绳其轻重",还提出人应该立志高远,即"立志者,当计其大舍其细,则所成之事业,当不至限于一隅,私于个人矣".在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之后,周恩来更是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并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思想理论观点.其中,他按照整风精神撰写的《我的修养要则》,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党性修养要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战略,过程哲学则正成为参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本文从过程论、有机论、整体论、创造论等方面简述了过程哲学与科学发展现及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资源的契合之处.就中国而言,自觉地了解过程哲学的基本思想,将有助于从"他者"的角度更好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促进其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10.
张全胜 《求实》2013,(1):12-16
马克思围绕"自由"、"平等"和"所有权",从哲学内部对自由主义正义论、从政治经济学内部对古典经济学正义论进行了批判和归谬。通过对这两种资产阶级正义论的批判,马克思把他的批判矛头最终指向了私有制。研究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正义论的批判具有三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岳天雷 《学习论坛》2004,20(10):72-75
高拱的权变学说可归纳为五个方面 :在权经关系上 ,阐发了“经乃有定之权 ,权乃无定之经”的辩证经权观 ;在权变性质上 ,论证了权变方法的必要性和普适性 ;在权变内涵上 ,提出了“合圆”和“会通”的命题 ,深化和发展了权变方法论的哲学内涵 ;在权变原则上 ,论述了行权必须“合道”、“当则”、“适中” ;在权变价值上 ,权变学说是为“法以时迁 ,则更法以趋时”的实政改革提供方法论基础的 ,由此体现出权变学说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2.
首先,本文探讨了发展经济学在我国迅速传播的原因: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对我国具有适用性,同时它又与发展经济学自身的变革以及我国市场取向的改革的客观需要密切相关.其次,本文对发展经济学应如何进行变革与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主要是:发展经济学应重视发展中大国的研究,重视非经济因素的研究,重视体制转型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发展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最后,本文对怎样创建中国经济发展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学界对非政府组织掀起了新一轮的研究热潮。目前学界对国内非政府组织的宏观研究并不缺乏,但对其本土化理论思考与实证研究显见不足,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注意对其加强角色定位、本土化研究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4.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之一是权力距离,它是分析文化对组织影响的重要理论。根据权力距离维度理论,权力距离可以用权力距离指数来显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权力距离指数不同,即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对权力距离的大小认可度不同。本文检视了权力距离理论及其不足之处,论述其与现实生活的相互映衬,并提出权力距离的两个维度:权力距离横向度是与社会现实相适应,权力距离纵向度是与社会发展变化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近5年来,学术界对于张闻天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先后出版了《张闻天文集》(1一4卷)、《张闻天社会主义论稿M张闻天建议开放市场的报告》、《张闻天与二十世纪中国》《张闻天在1935至1938(年谱)》等专题专著;此外,国内还总共发表了数百篇研究张闻天的论文。这些专题专著与论文不仅探讨了张闻天对中国革命所做的贡献,还深入拓展至张闻天的新文化思想、经济思想、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等研究领域。值张闻天诞辰100周年之际,本文拟就近5年来张闻天研究情况作~分类概述。一、张闻天与长征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为胜…  相似文献   

16.
"最充分地适应我们的时代"是恩格斯说过的话.当前我们正处于私有、公有并存的社会时期,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公有、私有并存的社会.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与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可以适应同样水平的生产力.上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大变动的事实说明,一个国家可以从资本主义转为社会主义,也可以从社会主义转为资本主义.充分认识当代世界时代问题,从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六大后我党所面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关于学生民主评教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正确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是教育界要长期努力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华侨大学这几年来学生评教的实践,深入分析学生评教的价值,提出改进的方法,并指出学生评教基本上是客观、公正的,某些失真现象确实存在,但仍为一种主要的教学评估办法,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逐步实施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跨企业之间的信息应用日益复杂,单个Web服务的实现已经无法满足复杂业务的需求,如何实现Web服务的动态自动组合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文章分析了基于WSRF的网格资源描述模型,并进行本体语义扩展,提出基于语义的网格服务资源模型,从而使网格服务的动态组合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杨家卿 《学习论坛》2004,(11):27-29
"焦作现象"的出现是焦作人多年来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的艰辛探索的结果."焦作现象"给我们如下启示领导者重视是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宣传达室促销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工作作风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一、要把抗战的历史放到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过程中去解读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但中国的抗战又有自己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我以为,只有把中国的抗战放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寻求解放和复兴的大背景下,才能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