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晋诗人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喜爱读书。他写了一首《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 唐代文豪韩愈在一首读书诗中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指出在治学的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虚心、躬行”。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劝学》诗: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在读小学时,校长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有的回答:“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的回答:“为明礼而读书。”周恩来则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在给一位同学的留言中写到:“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之时。”在中学时期他写过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众多的归国华侨中,有一位空军英雄。他一生坎坷,颇受磨难,但有一颗拳拳爱国心,自抗日战争以来,为国家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他就是印尼归国华侨吕天龙。 百天龙,祖籍广西陆川县,1910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的邦加岛。其父吕云山,20岁时被“卖猪仔”到了南洋,在邦加岛锡矿做苦力;因为穷,年至40才结婚成家。后小本经营胡椒园,克勒克俭,艰苦创业,逐渐成为小康之家。当年印尼是荷兰的殖民地,吕天龙从小就耳濡目染殖民主义者对华侨的欺凌。他7岁入学读书。当地家境较好的子弟多以入荷兰帝国  相似文献   

4.
羽戈 《同舟共进》2021,(4):14-17
【读书不二之法】俗云“文无定法”,读书亦然。选择哪种读书方法,首先取决于读书人的资质。如孔子所云:“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生而知之,出自天赐,可望而不可即,不在谈论之列。以下如“学而知之”“困而学之”等——此处之“学”,权且简化为读书——依然有高下之分,有人可一心二用或多用,同时读好几本书,有人则分心乏术,只能一本一本来苦读;有人可一目十行,一日数本,有人只能一行一行来推进。要言之,聪明人有聪明人的读书法,笨人有笨人的读书法,听人传授读书经验之前,最好能确认自己究竟长于什么,短于什么。  相似文献   

5.
赵畅 《观察与思考》2008,(10):57-57
为迎接“世界读书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图书馆推出2008年“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我国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周国平以“直接向大师学习——阅读与人生”为题,与300多名读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劝诫大家,要多读书,少看电视,少上网:多读经典,少读畅销书;多读原著,少读解读、心得、感悟之类的东西。首先须说明的是,周国平先生的“劝诫”,是辩证之言,他并没有要求大家放弃了电视、上网,丢弃了畅销书,舍弃了解读、心得、感悟之类的东西,他只是希望大家在“多”与“少”之间找好平衡,使之协和。而其之所以如此言之,自有其凿凿之理。  相似文献   

6.
读书是一种嗜好。孙中山先生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毛泽东同志知识渊博,特别熟悉文史掌故,他曾说:“读书是我终生的爱好,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形容早年进湖南图书馆读书的情形:“我就贪婪地读,拼命地读,正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拼命地吃个不停一样。”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旁征博引,对答如流,也是源于他勤于读书,他说:“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读书是一种乐趣。孔子晚年仍勤奋读《易》,以至于把编书成册的牛…  相似文献   

7.
备课卡片     
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有志气的人。他曾经对人说:“一个人如果不能读书,立大志,即使能吃饱喝足,生活舒适。也没有多大意义。”由于家境贫寒,范仲淹上不起学,他就一个人跑到一间僧舍中去读书。他每天晚上,用糙米煮好一盆稀粥,等到第二天粥凝成了冻以后,就用刀划成四块,每天早晚各取两块吃;没有菜,就  相似文献   

8.
杨之华(1900-1973)出生于浙江萧山的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其父以经商为业。童年时与哥哥一起在家塾读书,受“木兰从军”、“秋瑾起义”一类故事的影响,从小就个性倔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淮安市政协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市政协机关和全体政协委员中广泛开展“书香政协·文化淮安”读书活动,以书增智、以学促行,引导委员把读书学习当成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作一种人生爱好和追求,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的良好时代风尚,促进委员们更好地学思践悟、把握大局,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相似文献   

10.
当人们提及中国职业教育的话题,都会联想起中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他将职业教育的宗旨诠释为:“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为个人谋生之准备”,其具体目的在于“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2005年11月28日至12月4日,民建北京市委组织  相似文献   

11.
按照中央部署,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将以整风精神开展“三讲”教育。“三讲”首先是“讲学习”,这是“讲政治、讲正气”的前提和条件。学习有三条途径:一是向实践学;二是向社会学;三是向书本学。这里只就向书本学习谈一点粗浅的认识。读书好书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结晶。一个人的成长和成熟,离不开读书。宋人尤袤说过读书的妙处:“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袤;孤寂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不仅如此,书是药,“善读可以治愚”;书是船,“带着我们从  相似文献   

12.
人大常委会机关各工作部门的干部是"苦力",这是地方人大常委会初建时,彭真、彭冲等领导同志在几次人大工作座谈会上谈到的。既然人大常委会各工作部门的干部是"苦力",那么人大常委会各工作部门的领导则是"苦力头"。当好"苦力头"并非易事,不仅要有工作热情,有吃苦精神,还要有思想,有思路,讲究方法。这里结合工作实践中的做法及体会,就如何当好人大常委会机关的"苦力头",谈点粗浅认识。一、在学习中提高水平1985年6月,彭真同志在一次机关干部会议上强调了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加强学习的重要性,他说:"常委会机关干部是‘苦力’。其实,你们不光是‘苦力’,还应当是  相似文献   

13.
读书的责任     
这世上有农人、商人、工人、官人、文人,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不过,无论如何分门别类,文人之谓搁在任何地方,都会有些另类的味道。这味道,源于书,源于读书,源于读书人那一点与众不同的脾性。蔡元培先生有两对题联,颇能勾勒这样的脾性。其一,悬于他的书斋,“都元作官愿,惟有读书声”;其二,题于浙江桐乡吕留良纪念亭,“为民族争存,碎尸无憾;以文章报国,没世勿谖”。蔡先生一生,革命,从政,办学,呕心沥血,多有担当。但不管身份如何变换,他最看重的恐怕还是“读书”——以读书为贵,以报国为念。  相似文献   

14.
“失败是成功之母”是人们的共 识。意指当人遭遇失败后,如果能认真 查找原因,总结教训,对症下药,便会 经由失败走向成功。但从目前中小学 生耐挫折性较差的心理特点出发,运 用“成功是成功之母”的教育方法,更 为有效。 每个学生都会有机会在某些方面 取得成功,如果能及时得到老师的肯 定、表扬,使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 悦,就会不断产生追求更大成功的动 力和愿望,从而“积小胜为大胜”、“积 跬步而至千里”。如我们学校规定,教 师评作业不能当“判官”,即学生的作 业本上不能单单是对号、叉号或甲乙 丙丁、优良中差。而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妇运》2000,(9):20-21
在四川德阳绵竹市武都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无麻村”——新开村。这个村,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妇女、青年、民兵读书室”,这儿是新开村人知识的来源,为新开村人开阔视野打开了一扇窗,也为新开村人科技致富敞开了一道门。   新开村读书室建于 1996年,现藏书 3000余册,利用业余时间到读书室看书、借书成为新开村人的一种时尚。村妇代会抓住了这一机会,结合“双学双赛”活动,在全村妇女中开展了每月一次的读书活动,有目的地引导妇女学习,帮助她们学以致用,激发她们的读书热情,在全村妇女中形成了“人人学知识,个个赛贡献”的良…  相似文献   

16.
1908年1月15日,为内蒙古自治区运动的发展和民族解放事业奋斗一生的阿思根将军,诞生在科尔沁左翼中旗腰力毛都村一户蒙古族贫苦农民家里。阿思根又名阿拉坦仓,汉名李友桐,少年是在王公贵族与北洋军阀政府沆瀣一气、蒙古民族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下度过的。这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埋下了强烈反抗民族压迫的种子。1922年,在郑家屯第四中学读书的阿思根,因积极参加抵制日货的斗争被开除学籍。他辗转来到“五四”运动的发祥地北京,入蒙藏学校继续学习。后因参加学潮被开除,缀学返乡当农民。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和内…  相似文献   

17.
从契约华工、猪仔、苦力到偷渡客、人蛇,从“苦力贸易”到“人口贩卖”,他们之间在移民经历、遭遇方面是如此的相似,以致于人们往往把他们相提并论;由于时代不同、环境变迁、人物各异,两者之间又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正>草长莺飞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在第24个世界读书日到来前夕,2019年3月29日,河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自4月23日起正式实施。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涵养精神、传承文  相似文献   

19.
魏源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领域里“开风气”的人物。在鸦片战争时期,他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希图改革,反抗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成为后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他的思想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本文就他的伦理思想试述管见。一、“以实事程实功”的民族功利主义思想魏源的道德理论服务于他的改革主张。他认为,为了进行改革,不仅要采取具体的经济、政治措施,以富国强兵,而且要从“本心入手”,扫除人心之积患,改变社会腐朽的道德风尚。正是从这种观点出发,他在一定的程度上看到了道德和经济利益的关系,提出了“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的功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06,(Z1)
“服从党的领导,维护党的团结”1987年1月16日,胡耀邦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辞去党中央总书记职务,离开了他为着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振奋,为着社会主义祖国繁荣和富强奋斗了7个年头的中国政治生活的核心位置。之后,胡耀邦深居简出,休养揽胜,极少在公共场合露面。“服从党的领导,维护党的团结”是胡耀邦晚年政治生活所奉行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忠诚。第二次重读马恩全集胡耀邦自幼酷爱读书,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戎马倥偬,还是和平建设年代日理万机,他都手不释卷。当年在延安,毛泽东就曾表扬他能刻苦读书。在胡耀邦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