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现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对计算机软件的保护,目前适用的是2002年颁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下称“新条例”),不再适用1991年颁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下称“旧条例”)。是否可以通过新旧条例的对比,介绍有关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软件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软件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模式成了世界各国软件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软件产业起步较晚,探索和完善符合国情的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体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制度方面着手,介绍了我国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范畴,并分析了采用专利模式对计算机软件进行保护的特点及我国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模式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3条的规定。计算机软件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计算机程序。主要由源程序和目标程序组成;二是计算机文挡,如程序设计说明书、流程图、用户手册等。目前,我国对计算机软件采用一般法与特别法并行的保护模式,即《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法》。它们共同构成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软件相关发明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对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出了挑战。美国是最先提出对计算机软件相关发明进行专利保护的国家,也是软件及相关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其在软件相关发明专利保护上的立法和司法探索已历经30余年。因此,对美国的计算机软件相关发明专利保护的立法、司法实践以及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欧盟计算机软件发明专利保护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软件【1】的专利保护在欧盟的发展历程 ,从官方、学术界和商业界的看法和观点出发 ,总结了他们对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的认识 ,从而勾勒了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在欧盟的发展现状和以后的发展趋势 ,为我们制定科学的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措施提供客观、翔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计算机软件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干扰了我国的经济秩序,严重地阻碍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采用版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做法有利也有弊,需要寻求新的对策。根据计算机软件的适用工业产权法保护,又适用版权法保护的特点,可以采取工业版权式保护的方法,是较为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照明 《知识产权》1996,6(3):34-37,22
计算机软件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不仅制定了计算机软件保护的法律法规,而且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的执法体系。该执法体系包括司法途径和行政途径两大环节。  相似文献   

8.
软件产业的发展是离不开法律保护的。针对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问题,法学界先后提出了版权保护、专利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和综合模式保护等方法,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一个很理想的软件保护形式,软件和现有保护方法的不适应随处可见,制约了软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通过分析比较目前各种保护方法的利弊,从软件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计算机软件专门立法保护的必要性和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软件产业的发展是离不开法律保护的。针对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问题,法学界先后提出了版权保护、专利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和综合模式保护等方法,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一个很理想的软件保护形式,软件和现有保护方法的不适应随处可见,制约了软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通过分析比较目前各种保护方法的利弊,从软件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计算机软件专门立法保护的必要性和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软件的反向工程在我国曾长期被认为是法律地位不甚明确的行为:它是否侵犯了软件权利人的权利?侵犯了什么权利?2 0 0 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新增加的第17条规定:“为了学习和研究软件内含的设计思想和原理,通过安装、显示、传输或者存储软件等方式使用软件的,可以不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这个条款采取了《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的保护模式,形成对软件权利人著作权的一种限制。这个条款可以理解为中国著作权法体系对反向工程的明确表态吗?它与其他主要国家的制度———比如美国和欧盟———相比有何特…  相似文献   

11.
朱谢群 《知识产权》2005,15(4):13-19
计算机软件保护在知识产权领域目前基本采用的是版权保护和专利保护,但这两种保护模式都存在一定缺陷,如何在计算机软件上设定适当的知识产权保护仍有待探讨.本文试结合TRIPs的相关规定和一些判例,评析了当前几种主要的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模式,阐释已广为采用的版权与商业秘密对计算机软件的组合保护机制,证成了商业秘密为软件技术思想提供有效保护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2.
房桂屹 《法制与社会》2012,(22):267-268
本文叙述了从360与QQ大战起源看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保护问题.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软件著作权人的权利将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一)对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法保护 从60年代起,由德国学者提出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问题,至今,这仍是一个法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起初,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曾尝试根据计算机程序的技术特性,用专利法对它加以保护。专利保护的优点是独占性强,保护水平高,保护期限也适合计算机程序的经济寿命。但是,利用专利手段保护也会遇到诸如缺乏专利性、审批周期长和审查上的困难等因素的困扰。这些因素迫使美国等国家放弃了用专利手段保护计算机软件的做法。1972年,菲律宾在其 《著作权法》中规定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主要有版权保护模式(宽保护)和专利保护模式(窄保护),本文以美国立法为例,阐述了二者的区别,虽然对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有由宽保护向窄保护移转的趋势,但二者各有侧重,实践中应该并重,TRIPS协议正体现了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15.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已经渐次进入知识社会。知识社会无疑是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为基础的,而计算机软件则无疑是其中的重要部分,离开计算机软件,知识社会就无法运转。虽然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以著作权为基础的计算机软件保护制度,但正如日本学者中山信弘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软件的发展特别迅速,无论采用那种法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保护是当今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运用历史的观点和比较的分析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重点探讨了复制权界定问题、反向工程问题、技术措施保护问题这一系列有待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软件的版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软件的迅猛发展使各国逐渐加强了对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目前存在的保护模式有:版权法保护、专利法保护、商业秘密保护、专门立法保护等,版权法保护成为了各国普遍采用的保护模式。木文主要结合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利弊及合理性来探讨我国版权法对计算机软件版权的保护,提出一些完善意见,希望能对完善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和促进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五)关于最终用户应承担的主要法律责任问题 前文述及计算机软件最终用户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时,曾涉及对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相关条款的解  相似文献   

19.
软件专利保护正当性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软件的专利化问题一直是IT业界及相关法律界争论很激烈的问题,特别是软件本身的功能能否申请并授予专利。专利保护与自由开放, 常常体现为一对矛盾。我们或许可以借鉴欧洲和美国的经历,全面审视软件的专利权保护问题,通过合理的法律制度设置,进一步平衡我国软件的保护与开发应用,促进软件行业的发展和国民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李明德 《科技与法律》2005,(1):35-51,13
一、引言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微型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相继成为市场上的主导产品。与此相应,计算机软件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是软件用户的急剧增加,另一方面是通用软件的大量上市。这虽然为软件厂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为非法复制品提供了市场空间。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商业秘密法已经很难对计算机软件,尤其是整体的软件产品提供有效的保护。同时,由于对软件的技术特征还缺乏清楚的认识,无论是美国国会还是法院,都不愿意对计算机软件提供专利权的保护。这样,版权方式就成了计算机软件保护的主要方式。早在1964年,美国版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