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郝永平 《理论前沿》2005,(23):12-13
人类社会之所以在总体上呈现出不断进步的趋势,归根结底是以人类的创造性实践为动力基础的。实践活动具有创新性的本质特征,人类的创新实践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建设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文化创新必须处理好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与经济政治发展、与现实价值冲突这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基石,是时代发展的主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摆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明确指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毫无疑问,要推进创新,需要我们对创新问题进行深入认识、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影响民族进步的各种因素中,创新是决定性的因素。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对于民族进步有着重大的经济与政治意义,只有把创新作为民族进步的灵魂,才能使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在新的历史时期,再铸民族之魂是时代的要求,是振兴中华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行政法的制度创新功能是指行政法所具有的一种设计新的权力结构模式、行政管理关系模式、行政秩序运行模式等的功用。这一功能在行政法治理论和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国行政法学界历来忽视对该问题的研究。因此,从行政法制度创新功能的界定、制度创新功能的理论价值、制度创新的法律类型、制度创新功能实现的条件构造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探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发展与创新两者是互动反馈,携手相进的关系,这种辩证关系与创新主体的实践活动紧密相关。本文认为创新主体包括个体形态,集团形态和社会形态三种,不同的创新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创新和发展有不同的社会作用,在现时代,社会形态的创新主体对创新和发展的作用尤其重要,已经成为创新发展双重实现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论县域旅游发展的文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创新是县域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拉动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及促进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县域旅游业发展还存在着发展速度缓慢、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品位不高、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创新能力随着创新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提升,随着实践条件的完善而不断扩大。只要实践在发展着、创造着,创新就没有终结。社会进步是客体与主体相协调的整体性变革,客体方面的变革是社会进步的现实基础,而社会进步的核心内容则是主体的发展。创新实践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三个方面。可以说,人类能够在什么程度上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实践的社会氛围,与创新实践会在什么程度上为社会进步提供相应的发展空间是成正比的。  相似文献   

9.
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由物质资本决定论、技术进步决定论、人力资本决定论、收益递增决定论再到制度决定论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一种适当有效的制度是促使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使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由可能变为现实,关键是要通过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激励或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0.
论协同创新与沈阳经济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创新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协同创新的基本理论出发,来探讨协同创新在沈阳经济区发展中的作用,深刻论述了协同创新发展沈阳经济区的思路与途径,文章认为,利用协同创新的思路发展沈阳经济区,是重视区域经济的关联性,区域辐射性,区域带动性等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试论政策创新能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政策创新能力是政府对政策要素的重新组合能力,它直接影响政策创新活动速度的快慢、质量的高低和效果的优劣。政策创新能力的大小强弱首先取决于政府能力的大小,与政府所拥有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权力资源、权威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和制度资源有关。中国政府政策创新能力的提升应着力塑造政策创新的能动主体,营造促进创新的文化环境,构建激励创新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的颁布实施,标志着监狱的心理矫治工作进入了一个规范发展的新时期,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监狱仍存在制约监狱心理矫治工作发展的因素,从实施专业化发展方略的角度来看,在新形势下,应创新和发展心理矫治工作方法和措施,以不断提高心理矫治工作的实用性、指导性、服务性、专业性,服务于提高改造质量的大局。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条件下知识创新的性质不同,由此表现出社会进步的内容也不同;知识创新推动着知识的社会化与社会的知识化,成长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知识创新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它将获得更大的力量与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一个民族不进则退。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要创新,首先要冲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要实现创新,关键在人才。因此,整个社会应努力营造适于创新的整体环境,使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5.
论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是加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要通过制度创新,增强民营企业的创新意识,改善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和法治环境,提升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论领导创新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要实现领导目标,领导创新是关键。这是领导本质的体现,是领导实践的必然要求。领导创新不是凭空产生,而是由基础性能力、保健性能力、创造性能力所组成的能力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处理不确定性、非常规性、变革性的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17.
创新型国家的实践昭示,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日俱增,以创新依靠型取代资源依赖型增长模式业已成为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资源性约束与增长模式惯性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巨大障碍:人均资源短缺,资源消耗量大,产出效率比较低。从广义的创新主体视域观之,首先应树立全社会致力于自主创新的自信心,妥善处理政府与企业的互动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对于自主创新的主导作用,以及大力发挥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最终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嬗变。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建立以来,从毛泽东提出“向科学进军”的思想,到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江泽民明确“科教兴国”基本国策,再到胡锦涛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形成了一条中国特色科技现代化战略的创新体系。中国特色科技现代化创新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综合国力为关键,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构成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治安管理实践的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治安形势,根据管理创新的理论成果,治安管理应从理论创新、观念创新、组织创新和职能创新四个层面着手。治安管理创新对推动治安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自主创新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创新的内外系统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由于系统复杂性和文化嵌入性,没有主体的创新实践和没有文化的创新主体皆不存在,自主创新生成于社会文化建构。创新文化类型、层次与具体内容各方面均内涵丰富,其建构旨在建设融合"责任心、宽容心、自信心、恒心"的创新文化支撑体系。自主创新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在于主体、制度、教育、科学精神、传统文化等层面进行系统推进,从而在根本上实现"尊重创新、鼓励创新、向往创新"的社会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