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土地征用的概念 土地征用属于行政征用,行政征用是行政主体因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公民财产使用权或劳务的强制征用并给予补偿的行为:行政征收是行政主体因公共利益需要强制无偿取得公民财产所有权的行为。关于土地征用的概念,新《土地管理法》和原《土地管理法》对此的定义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行政征用——我国土地征用制度之我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征用属于行政征用范畴。行政征用应该是指行政主体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按照严格程序要求,以强制方式取得行政相对人财产所有权或其他物权(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并给予公平补偿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我国的行政征用制度(仅限于土地征用),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难以适应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其主要缺陷是:征用对象过于单一;没有等价补偿原则的规定;何为“公共目的”尚无统一界定;征用权的行使主体过于分散。因此,完善我国的行政征用制度,进一步规范土地征用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财产法律制度的发展变革,传统财产征收理论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我国的财产征收制度经历了由计划性征收到市场性征收,由财产征用到征收、征用并存的发展演变,目前不仅存在着基本概念不清、征收目的偏离公共利益、政府滥用行政征收权等普遍性问题,尤其是对于财产权过度限制之现状缺乏应有的关注和规范,致使公民私有财产权常常遭受过度限制或者长期侵占而得不到法律救济。因此,学界应该以不动产准征收制度的建立为契机,直面我国财产征收的现实问题,将重构中国财产征收法律制度、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征收法》作为当前财产法研究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4.
行政征用制度探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行政征用制度是指行政主体出于公共利益目的,依据法律之规定,以强制的方式取得行政相对人的财产所有权、使用权或劳务,并给予合理经济补偿的制度。但我国至今尚未有一部对行政征用制度作出统一规定的法律,学术界在这方面研究也较为薄弱。 一、各国行政征用制度概述 行政征用是各国政府所普遍采用的行为,并各自有着不同的行为制度,其称谓和含义也并不一致。法国将其分为公用征收和公用征调。公用征收指行政主体为了公共利益目的,按照法定的形式和事先补偿的原则,以强制方式取得私人不动产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的程序。①公用征调指行政…  相似文献   

5.
李纬华 《清华法学》2011,5(3):142-153
作为一部宪法性法律,《基本法》保护私有财产权,规制对财产的征用。具体调整财产征用的《基本法》第6条与第105条的含义如何,却有待研究。实证考察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对财产征用案件作出的相关判决表明,能够被占有与转让的、属于个人所有的才是这两条意义上的财产;征用是指政府对私有财产的取得,对私有财产施加限制一般不能构成对财产的征用,除非构成事实征用;依法征用是指征用必须已经被制定成法律或在法律中存在依据,并且法律本身必须具有可得性与精确性;"实际价值"作为补偿标准就是"等同原则"。同时,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在对财产征用案件作出的判决中尚未触及如下三个问题,即《基本法》第105条是否隐含"为了公共利益"条件、《基本法》第105条是否隐含着对私有财产的侵扰必须符合比例原则与《基本法》第105条是否隐含着对财产的征用必须符合比例原则。  相似文献   

6.
行政征用制度初探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国家对社会成员财产所有权的保护与限制,体现出对财产权发展过程中一种动态的平衡。集中的制度表现形式,就是行政征用法律制度。行政征用涉及到国家行政权与相对方财产权、强制与补偿、公益与私益、国家与社会等广阔的相关领域,形象深刻地表现了对财产所有权保护与限制并重的思想。一、概念与特征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出于公共目的,为满足公共利益需要,依法强制转移相对人财产所有权或使用权,①并给予合理补偿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是一种独立的法律制度。行政征用与行政征收都是以公益为目的而以强制方式获取相对人财产权益。行政征…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补偿制度是现代法治国家行政法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该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有利于调整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 ,因而是行政法领域一个不应忽视的问题。我国的行政补偿制度建立较早 ,早在 195 2年 1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地权条例》中就有相关规定 :“由于建筑国防工事 ,兴修交通道路 ,进行改良市政工作以及举办其他公共利益为目的而经边区政府批准的事业 ,政府得租用、征用或以其他土地交换任何人民或团体所有的土地”。租用、征用等形式就是行政补偿的方式。但是这一建立得较早的制度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目…  相似文献   

8.
王石川 《法庭内外》2010,(11):45-45
媒体报道,根据《四川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送审稿草案)》,县级以上政府为应对突发事件,必要时可依法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被征用的单位或者个人拒不接受应急征用的,征用执行人员在情况紧迫并且没有其他替代方式时可以强制征用。其实所谓的"县级以上政府为应对突发事件,必要时可依法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并无甚新意,因为200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52条对政府处置突发事件时向单位和个人的征用行为已作了相应的规定。不久前,  相似文献   

9.
论行政征用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根据法律规定的方式和程序,以强制的方式取得相对人财产权及劳务并给予适当补偿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本文立足于我国行政征用立法的现状,分析行政征用立法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构想。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不服行政裁决的复议与诉讼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不服行政裁决的复议与诉讼问题吉雅行政裁决作为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依照一定程序受理和解决平等主体之间与行政管理相关的民事争议的一项行政法律制度,目前我国已有不少法律、法规对之作了具体规定。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土地管理法》、《森林...  相似文献   

11.
论土地征用的法律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土地征用的法律内涵黄明耀关于土地征用的法律概念;在我国法学界已有多种阐释,扼举三者如下:1.《法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三版)谓征用为“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将集体或个人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收为公用的措施”,认为征用土地是“国家按规定将集体...  相似文献   

12.
论完善知识产权出资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知识产权出资制度现状《公司法》第24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对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必须进行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土地使用权的评估作价,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20%。国家对采用高新技术成果有特别规定的除外”。明确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知识产权方式出资,并对知识产权出资比例、评估作价  相似文献   

13.
土地征收、土地征用的概念与一系列相近概念长期处于模糊歧义状态,值得认真辨析;应当重新审视我国土地征收征用制度和农民土地权利保护机制。从财产法治的视角看,中国土地征收征用实践中存在诸多现实问题,突出的是滥用征地权力,征用范围过宽;征地程序不完善,缺乏透明度;征地补偿费不合理、不到位;安置途径简单化,社会保障不力;对违法占地行为处罚过轻、监管不力;等等。鉴于此,应当按照宪法新精神和《物权法》的立法原则以及我国财产法治发展的要求,从深化征地制度改革,规范征地审批权限和程序,改进征地补偿费的确定及分配方法,完善面向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征地补偿的监督等方面入手,逐步完善我国的土地征收征用制度。对于当下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以及不断出现的其他领域行政管理革新举措,应当用发展和法治的眼光来看待、冷静和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同时改革的主事者也应更严谨、更审慎地对待此类重大的改革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14.
重构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也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是农民祖祖辈辈赖以繁衍的物质基础。土地征用作为一种涉及农民土地重大权益的措施,是指国家为了公共目的而强制取得其他民事主体的土地并给以补偿的一种制度。由于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其赖以存在的制度环境已经转变,不适应性和滞后性日益凸显,在现实中暴露出制度绩效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土地管理法》的修订与自然资源立法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过修订的新《土地管理法》,体现了我国土地管理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是土地管理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的重大变革。从保障建设用地为主到切实保护耕地为主,从分级限额审批制度到用途管制制度,注意资源属性,既调整行政管理关系又调整财产关系,以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都开创了自然资源立法的先河。新《土地管理法》的顺利实施,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自然资源法律变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行政征用补偿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雷 《法治研究》2010,(2):65-69
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行政征用补偿制度发生于突发事件的预防、监测、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过程.是突发事件应对中单位和个人财产权克减与保障的集中体现。本文着重分析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行政征用补偿制度的特征,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关于行政征用补偿制度的规定及不足,提出应当理顺行政征用与征收的关系,制定统一的行政征用(征收)法,调整征用补偿原则,明确行政征用补偿标准,完善行政征用补偿法律程序,将行政征用补偿纠纷纳入司法审查范围。  相似文献   

17.
征用的法秩序结构建立在《宪法》确立的财产法秩序之上。以征用财产的性质为标准,我国宪法和法律中初步形成了一个针对私有财产、集体财产与国有财产的三元征用结构。征用权的行使必须履行必要的内在义务,包括以保护公共利益或高位阶公共利益为目的,遵守法定程序与正当程序原则,遵循比例原则,合理使用、处置征用财产及关联财产,以及及时返还与补偿等。为防止征用权行使越界,性质上不可征用的财产、最低人权保障、基本权利保障、法律秩序的维护等构成征用权行使过程中无法跨越或不可侵越的四重外在边界。征用的内在义务与外在边界构成所有征用形态共同的、类型化的义务和边界。我国应基于三元征用结构,针对不同类型的义务和边界,制定专门的《征用法》,以此实现征用法的体系化以及《宪法》和《立法法》中的法律保留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关于土地征收征用制度的宪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集合 《河北法学》2007,25(8):56-58
在公民的基本人权中,财产权居于核心地位.因此,对财产权的尊重构成了宪法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对财产进行征收征用的规定当然也成为许多国家宪法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世界相关国家宪法关于财产征收征用的公共目的、正当程序、补偿及救济等主要内容的分析,结合我国特殊的土地权利市场,指出要完善我国土地征收征用制度,实现征地的合理性和公平性,首先必须在宪法层面完善土地征收征用条款,解决宪法框架内征地制度法律设计的内在冲突.  相似文献   

19.
中、法土地征用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土地征用制度是我国对土地资源实行有效管理和保证建设用地需要的一项重要制度。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建设用地大量增加,占用耕地十分严重,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为此而引发的纠纷连年不断。面对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匾乏、耕地严重不足的农业大国,如何管好用好现有土地,使之合理配置,发挥最大经济效益,是土地行政管理首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研究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并与法国的相关制度作比较分析,取长补短,逐步完善和增强其自身的功能,将对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①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我国的土地征用是指国…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土地通过接管、没收、改造、征购、征用等方式,大部分已变为国家所有,特别是1982年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以后,使城市土地实现了国有化。1988年3月对宪法第十条第四款的修改,即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出让”。这是土地管理体制和土地使用制度上进行的重大改革,给我国土地使用权有偿经营奠定了法律基础。依照1990年5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我国目前的地产市场仍然是坚持土地国家所有制,以国家垄断土地所有权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