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秋侠  李国荣 《求实》2007,3(1):78-80
江泽民同志关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在国家和社会治理过程中,法治具有权威性、公正性、强制性、稳定性,德治则体现出广泛性、人性化、深入性的特点。当前我国应从三个层面着手促进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的结合:一是从源头上,以法治与德治共构国家民主政治和社会生活秩序,有效化解改革发展中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二是在现实途径上,要提高公众法制精神,促进道德的秩序化;三是以“治党”和“治政”为关键促进法治与德治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胡建良  杨慧珠 《奋斗》2001,(6):36-37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法治是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是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都有其独特地位和作用。法治是统治阶级依据法律治理国家,它通过国家机器制定的法律、法规来治理国家,规范公民的行为,是带有强制性的,犯法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从而保证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德治是主张用统治阶级的道德标准教育和约束人民。  相似文献   

3.
纵观古今中外发展历史,都是严峻的法治和良好的德治二者相互渗透、交叉运行维持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当今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只有将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实行德法兼治,才是治理国家的最佳方略。  相似文献   

4.
一、辩证认识企业德治与法治的关系(一)企业的德治是法治的思想基础。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人们内心信念等力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及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法治,属于上层建筑,属于政治文明。既是执法人员对法律的维护与执行,又是人们对法律的遵守和服从。两者都有一个道德的遵循问题。德治与法治,在企业行为中相互配合,互为补充。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企业与职工的行为;德治以舆论和自制力约束企业与职工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5.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一方面在人们建立健康有序的社会生活中,德治不仅有法治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为法治的实践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伦理根基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德治必须以法治为根本保障,否则它将是软弱的,不能长久的.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治国经验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自古以来,人们就认识到治理社会、安邦治国既要有“法治”,又要有“德治”。法律和道德各有所长。法律是硬要求,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道德是软约束,具有感召力和引导力。两者之间相互支持,取长补短,才有利于国家的治理、社会的安定。  德治强调以道德教化作为重要治国手段,通过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利用道德的内在约束力,达到社会稳定协调发展。德治具有法治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一个…  相似文献   

7.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在正确分析法治与德治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略。他指出:“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我们要始终不懈地加强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德治的基础是人民大众的自觉。德治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包括先进的思想文化、道德观念、理想信仰的塑造…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提出了“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这一治国方略是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的新发展,明确了正确处理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要切实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治国方略,应统一思想,增强对法治和德治的认识,牢固树立法治与德治统一、并重的观念。1.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中之重。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9.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法治与德治是相互联系的,法治与德治虽然范畴、内涵不同,但二者是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的。首先,从法治与德治的性质和地位看,二者都属于人类文明这个总范畴。法治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二者虽然有别,但在根本性质上,在更高层面上是统一的,即都属于人类文明。其次,从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看,二者都对社会成员行为起规范作用。法治以权威性、强制性法律手  相似文献   

10.
姜剑萍 《求实》2003,(Z1):59-60
德治与法治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关系,由于道德和法律分属不同的社会规范,因此,两者的功能是互补的。纵观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国家是单靠道德或法律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从计划经济转化市场经济的我国,就更需要注重威信并行、德法相济。过去,我们虽然强调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但没有上升到以德治国方略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手软、一手硬”的状况。现在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仍有一些人提出“是以德治国,还是以法治国”,将德治与法治二者对立起来,实际上这都是没有辩证理解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的历史时期,摆正德治与法治二者位置,进一步强化德治与法治的作用,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市场经济下的德治与法治功能互补、相辅相成、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涵义与内容,探讨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迫切需要运用教育来加以贯彻实施,分析了加强法治教育、德治教育是贯彻落实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治国方略的重要方面,揭示了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温克刚认为,法治与德治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非常重要。道德是立法、执法、守法的基础。法治是德治的升华,德治是法治的思想前提,是法治的基础。要把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人民的工作,放在思想道德建设的首位,始终保持以德治国的正确方向;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这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  相似文献   

13.
陶功美  许华先 《世纪桥》2010,(15):81-82
"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法治与德治,一个靠国家机器的强制和威严来起作用,另一个靠人们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起作用,二者的目的都是要达到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作者认为要坚持法治与德治结合切实加强国家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的道德建设,公正执法,惩治不道德行为,加强普法教育和监督检查来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 ,全面地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要注意区分两个层次的概念关系。一是法治与人治的关系 ;二是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当前 ,执政党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作为实现这种国家形态的手段 ,是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的。其必然性从根本上说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其必要性 ,表现在法律与道德具有同一性。在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时 ,法治和德治相比应居于主要或根本方式的地位 ,因为一是就哲学根据而言 ,这是由矛盾双方的主次地位不平衡所决定的 ;二是就实践根据而言 ,德治也不能居于治国的根本方式地位 ;三是就现实的法治对德治的作用而言 ,历行法治为推行德治提供了方向性保证、制度规范和秩序保障 ;四是就维护社会稳定而言 ,现实德治的功用威慑力远不及法治功用的威慑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涵义与内容,探讨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迫切需要运用教育来加以贯彻实施,分析了加强法治教育、德治教育是贯彻落实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治国方略的重要方面,揭示了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法治与德治是相互联系的,法治与德治虽然范畴、内涵不同,但二者是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的。首先,从法治与德治的性质和地位看,二者都属于人类文明这个总范畴。法治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7.
《党的建设》2015,(4):20-21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古往今来一个永恒的话题,二者既彼此区别又不可分割,都是国家治理、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贯彻和落实好这一重要原则,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国古代德治思想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丰富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我国古代德治思想,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我国古代德治思想是一个丰富而完整的理论体系,现择其要者概述于下。一、任人唯贤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德治与法治的关系进行了多次论述,其基本思路是强调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德法并举。一方面,中国传统社会主张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习近平总书记德法并举思想是对传统社会这一思想的继承与超越;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德法并举思想也是道德与法律关系原理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20.
感知能力、分析能力、调整策略与推进改革的能力,是衡量国家治理适应性的关键因素。感知——分析——变革,国家治理的适应性调整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意味着国家治理实践必须不断适应无常的环境变迁。实践证明,能够融通传统与现代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适应性更强。"以人为本"理念整合了传统民本思想及现代人权观念,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治理体系建构的若干基本原则,能有效缓解人权与秩序的紧张。此外,德治是我国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来源,法治能有效抑制公益和私欲的冲突,共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推动德治、法治与共治协同共进,是提升中国国家治理适应性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