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传玲 《新视野》2022,(6):27-31
在当代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固然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但资本逻辑的推进及其作用的发挥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何破解“生态资本悖论”?这是近年来学界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从唯物史观和中国的发展现实出发,要解决这一悖论,关键还是要合理地看待资本。这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既要积极利用资本,又要引导资本,使资本与经济发展保持合理的张力,进而得到协调的发展。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就是要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以不损害自然界为根本前提,推进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
充分占有资本文明是社会主义必须具体的历史基础,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先后提出过四个占有资本文明的设想,第一个设想是通过发达国家胜利的无产阶级的援助,第二个设想是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文明,第三个设想是"战时共产主义",第四个设想是新经济政策.列宁的这些设想发展了当时已知的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但是其理论局限在于没有认识到资本并不等同于资本主义,没有认识到资本文明的全部历史容量,也没有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同样只有用资本的方式才可能完成对全部资本文明的发展和占有.  相似文献   

3.
《求实》2014,(2)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理想境界,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崭新阶段时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生态文明理想的最终实现取决于人类对资本统治社会的批判和超越,而这种批判和超越必须深入到资本的技术统治、政治统治和文化意识形态统治的总体性层面。生态文明的建构,既需要资本催生科学技术的开发、创新与运用,发挥科学技术的生产力效能,也需要人类用制度、法律、均衡治理结构对资本的无限扩张加以规范与制衡,还需要人类对哲学、宗教和伦理道德等价值观念进行自反性批判和革命性转换,特别需要等待人类最终突破阶级、民族国家界限的全球性制度安排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自觉。生态文明的前景实质是后资本社会的总体性建构。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邓小平时期的生态文明理路主要表现为:随着工业文明迅猛发展与生态环境日趋退化的事实展露,中国人懂得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反馈对立质底。它具体表现为:在生产方式上,工业文明的经济系统对资源环境需求的无限性与生态文明所需的生态系统满足这种需求的能力,特别是自我更新能力的有限性的矛盾;在消费方式上,工业文明必需的"过度消费"模式与生态文明倡导的"适度消费"模式的对立;在文化价值观上,工业文明将"贪欲"视为社会创新与进步的动源(动力之源与动向之源)的观念与生态文明控制"贪欲"以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平衡的物质变換关系"的见解的矛盾。邓小平对此采取的对策是:在承认工业文明市场经济的前提下,综合、平衡与协调中国发展所需的各种目标,在此基础上采取尽可能向生态文明倾斜的对策。邓小平的决策是实事求是的。因为在市场经济不容否定的境遇中,他只能否定那种永不知足地追求物质财富而必然引发生态危机的现代化,代之以"兼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这使得他能在利用"资本逻辑"的同时限制"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文明作用。然而,毋庸讳言的是,仅仅限制"资本逻辑"并不能完全实现生态文明。因为既然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具有反馈对立的质底,那么"资本逻辑"对生态的破坏作用也就是本根性的。仅仅限制"资本逻辑"只能降低其破坏程度,而要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破坏,就得最终超越"资本逻辑"。依据这种视角,新中国邓小平时期的生态文明思想只能算是"过渡性"、"中介性"的生态文明理路,它有待于接踵而至的"可持续发展观"来超越并发展。  相似文献   

5.
走进上海世博会,让你如此大开眼界:开放、热情、文明、文化。世博会在上海开展,这个东方大都会第一次如此密集地迎来众多的世界宾客。中国从这里了解世界,世界从这里读懂中国。上海世博会5.28平方公里的面积宛如一个地球村,不仅因为这里聚集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展位,聚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资本逻辑占主导的全球化背景之下,生态问题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个根本性的理论挑战: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是生态资本主义还是生态社会主义,如何看待资本逻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以福斯特为代表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应当到资本主义内部去寻找。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阐述、对资本主义制度之下异化关系的分析,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学思想,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本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以绿色发展和社会公正为最终价值指向,旨在消解和超越资本的主体性地位,实现人、自然、社会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关系的复归,从而真正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戴春勤  杨莉 《新视野》2015,(2):21-25
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生态危机的现实根源,以资本为秘密的现代形而上学及其形形色色的思潮表现形态如科学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和消费主义等是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生态文明的根本出路,以人的自由自觉的感性活动为存在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生态理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把生态文明提到发展目标的高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我们的基本发展战略。这是党对人类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规律的历史性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发展理念和治国安邦理念的理性升华。然而,这同时也要求我们必须对当前涉及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些全局性的战略举措,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新的反思:既要承认资本、发展资本、发挥资本的正面效应,又要超越资本、扬弃资本、限制资本的负面影响;既要使生产不断地扩大和发展,又要使这种生产不致变成过度生产;既要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又要转变消费观念与方式,科学引导消费,实现消费的科学化、生态化和文明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美丽中国"表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也从另一个层面进一步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的"文明"特质。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是一种文明论,一方面,从理论层面彰显出系统性与进步性;另一方面,从生态、经济、社会等应用层面彰显出其实践成效。理论与实践的"文明"属性为世界文明形态转型贡献出来自中国的声音,成为人类追求长远发展、探求生态文明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吴静 《共产党人》2022,(23):21-23
党的二十大对做好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以文明素养提升行动为抓手,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明的冲突与和解、转型与重建,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发展深层次的无法回避的时代课题。因此,更需要建立综合性、反思性、前瞻性的明学来审视明的内在本质,统观明的历史演进,评判明的人性价值,引导明的发展方向。明学正是全球化时代人类把握明命运的学理呼唤。  相似文献   

12.
试论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崭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社会应该包括三个重要特征,即全民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当前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应从三方面入手,即加强生态知识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精神支撑;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保证生态制度供给,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制度保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试论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崭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社会应该包括三个重要特征,即全民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当前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应从三方面入手,即加强生态知识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精神支撑;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保证生态制度供给,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制度保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4.
思奇 《党课》2013,(8):111-114
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整个美洲文明程度最高的区域是中美洲,而中美洲历史上最著名的古文明是玛雅文明。玛雅文明充满神秘感,因其起源无从探究,曾有人认为是“外星人”的“杰作”。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表明,玛雅文化并不是中美洲最早的文明,她还有位“祖父”——神秘的奥尔梅克文化。  相似文献   

15.
文明新论     
高懿德 《理论学刊》2006,(12):64-67
惟有具有科学与道德两种品格的文化,才足以称得上文明的称号,所以,把文明看作是“文化中的积极成分”的更准确的说法就是“文化中具有科学性和道德性的成分”,从根本上说,文明是文化的根本追求,所谓文化的生活归根到底就是这样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用这种观点反思传统人种文明,其非科学和非道德性即其非文明性是显而易见的,它已经走到了尽头,必将为一种新的文明即物种文明所代替。  相似文献   

16.
高速通道建设,从时空上改变区域位置,为贵州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为我省建设通道经济提供了交通网络保障和历史性契机。文章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通道经济带布局作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乡风文明论     
乡风文明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风文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乡风文明反映了社会文明形态的基本内容,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学习月刊》2003年第12期所载《代表的苦恼与选民的苦恼》一文所反映的问题比较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 我曾经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过一篇报道:《向人大代表反映意见就该被抓起来吗?》。一个公民仅仅因为向人大代表递信表达意见,就被警察关押7个多小时,这样的事例让我不得不遗憾地认为,在现阶段的中国,人大代表和我们选民之间,仍然有较大的距离。看来,要真正达到我们所提倡的民主、法治和政治文明还有不短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9.
揭示资本丰富的内涵,要用科学的方法。揭示资本一般的抽象规定,要以资本全面而具体的发展为基础。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我们有必要也能够对资本范畴进行再认识,既揭示出资本关系和资本内在规定,也对资本载体和外在形式进行全面具体的考察。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通过社会文明形态的更替来实现进步与根本性变革的,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两种文明范式,它们同属于社会文明形态范畴中的两个子集。现代工业文明曾创造了丰硕成果,但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生态危机的频发,也暴露出工业文明固有的内在缺陷,这便需要另一种文明形态与之进行转换。对于生态文明的呼唤,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行为及对生态危机反思的结果,标志着人类意识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真正醒悟,并踏上自觉规避危机和自我拯救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