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价值观冲突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社会的价值观冲突复杂多样: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对立;社会基础性价值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矛盾;公平优先价值观与效率优先价值观的博弈;传统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的碰撞;真理性价值观与实用性价值观的背离;目的性价值观与工具性价值观的冲突;功利性价值观与非功利性价值观的分野.只有加强对这些社会价值观冲突的认知,才能把价值观冲突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过程,而在以往事实与价值冲突的机械发展观的指导下,人类陷入只关心自身利益、忽视客观规律的发展困境。这有着深刻的认识论根源。当前,我们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生态效益与生态公平的统一,真正使事实与价值协调,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实践上,建设和谐社会对于我们面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严峻挑战,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上,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战略意义上,和谐社会”体现了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谐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体现了国家的“软实力”。下一个阶段,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在于:正确处理效益与公平的关系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收入分配以及社会现代化等固然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但它们最终只属于工具性范畴,人的发展和人类福利才是目的。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就是公平与公正。扩大就业应成为重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利观是一种新型的义利观,它超越了道义论与功利论之对立,坚持了义利关系;个人利益实现的目的与手段;道德的内在精神价值与外在功利价值、目的性与工具性、动机与效果关系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新公共行政在批判传统公共行政价值的基础上,将社会公平纳入公共行政价值体系,使之成为公共行政的第三个理论支柱,实现了公共行政由工具性向目的性的递嬗.行政自由裁量行为是现代公共行政活动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以社会公平观来规范行政人员的自由裁量行为,实现自由裁量权的公益取向体现了社会公平观重要的现代价值.为确保自由裁量权的正当行使,必须建构良善的制度,并发挥行政人员的个体德性,通过二者结合,实现经由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更好地保障、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6.
公共行政的价值范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行政学诞生以来百余年,对公共行政价值的追求一直徘徊于效率和公平的工具性的浅表性认识当中,很少有人把对公共行政的价值追求上升到一种目的性(终极性)的认识高度。这不仅使公共行政价值的研究陷入一种浅表的效率和公平的交替循环和时常的二者悖论之中,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的研究视野,也使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因缺乏应有的理论高度而让人对其学科的独立地位提出质疑。从分层次、系统化和整体性的角度考量,公共行政的价值体系可分为两个层次:工具性价值,它包括效率、公平和秩序;目的性价值,它包括可持续发展和人性完善。  相似文献   

7.
个人活动目的的设定必须依据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的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个人与个人的活动目的在现实实践当中经过冲突、转化成为社会的目的,这种社会目的的形成建立在个人目的的合规律之上,达到社会发展合规律性及合目的性的统一,这种统一其实质在于个人活动,而不是社会活动,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前提就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外化为合规律性之中。  相似文献   

8.
公平范畴的社会哲学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光侠 《探索》2001,3(1):66-69
公平是社会历史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本文探讨了公平的含义、特征、价值论意义和公平的评价方法论原则.作者认为,所谓公平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称"或平衡关系.公平具有社会历史性、广泛性和客观性等特征.公平的价值论意义在于其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差别性原则、客观历史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和永恒发展原则是公平的评价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9.
国家安全与个人安全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这两者问客观存在的不和谐状态就如同自由与秩序的矛盾,永远不可能根本地消除。因此,需要某种(或某些)健全、稳定、长效的政治、法律机制来权衡这两者间矛盾。这对矛盾如能得到相对公平的整合,那么“作为安全的自由”和“作为自由的安全”就能得到有机的协调,从前保障以“人的安全”为基点的国家安全。在国家安全范畴内突出“个人安全”的价值目的在于,破除绝对主义的国家至上论,凸显国家安全话语中应予权衡和终极关怀的“人”,实现目的与手段的真正统一。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社会公平既需要法律、政策、行政、制度等手段予以规范,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和疏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提倡以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式对教育对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达到宣传正确的社会公平观、化解冲突与矛盾、保障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杨艳春 《求实》2008,1(1):33-36
效率与公平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社会和谐发展中具有重大作用:效率是人的实践能力和水平的标志,效率标准是检验生产力和社会有机体是否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准,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伦理价值基点,二者不仅是影响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重要因素,而且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之中,是检验社会有机体是否协调发展的晴雨表;它们的矛盾张力即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支点,更是坚持"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原则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论中所确定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是经济建设,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与主要矛盾具有二重性。对这种二重性的正确认识,为今后党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关于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3.
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角度看,人的价值是作为客体的人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的意义和作用,它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部分.但是人的价值还具有手段与目的的意义,人的价值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在其实现过程中是互为目的、互为手段的辩证统一关系.从发展的角度看,人类发展的历史正是目的与手段相互交织所构成的人的价值的动态统一过程.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唯物史观的这一基本原理,为我们研究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南。 一、正视效率与公平矛盾的客观性是解决众多社会问题的前提 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所以,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表现形式——效率与公平这对矛盾也将始终贯彻整个人类社会。 在我国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因生产效率低下,生产资料少数人占有,社会分配不公成为社会的  相似文献   

15.
以往对性善性恶的讨论,都是把人当作给定的事实为前提的,所以才有了先天、后天的争论。人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走上了文明的社会的大道,才产生了性善性恶的问题。人作为社会动物,它没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类二重性,人所有的属性都社会化了。进步是在矛盾中展开和实现的,没有矛盾便没有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学清 《学习论坛》2010,26(2):20-2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理论和现实上存在着双重“悖论”:一重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矛盾”;另一重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现实的“矛盾”。要消除政治经济学的双重“悖论”,必须确立资本二重性的观点。资本二重性,即资本既具有和商品货币关系相联系的一般属性,又具有和特定社会经济关系性质相联系的特殊属性。确立和理解资本二重性,可以实现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一脉相承、浑然一体。资本二重性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的枢纽。  相似文献   

17.
辩证反思西方个人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步健  阿迪里 《求实》2006,1(Z3):122-123
个人主义在西方由来已久,最初它以具有“注重个人利益、强调个人尊严、有利于人们个性的发展和独立自由精神的形成等”的合理因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拥护。对于个人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简单地加以否定,因为个人主义在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由于资产阶级思想家在宣扬个人主义时,过于强调“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国家、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造成了社会潜在的矛盾和冲突,从而使西方个人主义成为破坏社会和谐的祸根。  相似文献   

18.
崔永和 《唯实》2004,42(11):4-8
人类活动所创造的对象世界是"合目的性"与"不合目的性"的对立统一.人类活动"不合目的性"的主要表现是眼前"合目的"而长远"不合目的",局部"合目的"而整体"不合目的",于己"合目的"而对人"不合目的"等.其原因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以及对单纯经济目标的追求和价值评价体系的扭曲.纠正人类"不合目的性"的活动,应尊重自然的价值,走出狭隘的经济评价误区,在扬弃工业文明的过程中创建新型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9.
常宗耀  关玲永 《探索》2012,(6):177-182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哥达纲领批判》等,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社会主义合目的性思想。在他们看来,公平与合理的价值追求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蕴涵的应该是"价值第一"的合目的性思想;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合目的性。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合目的性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姚挺 《福州党校学报》2005,(4):48-51,61
"一定的社会规定"的"人"是马克思"以人为本"观点中的"人",马克思"以人为本"观点中的公平(平等)和正义是建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