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众参与是当今世界公共行政领域的基本潮流之一,它对行政主体理论产生重大影响:行政主体制度的功能从传统的单一分权功能拓展到多元功能,行政上体的类型也由公法人一元主体转向私法人与公法人并存的多元主体,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关系也面临重构.我国处于复合转型期,行政主体理论与制度既要发挥传统分权保障功能,又要适应公众参与潮流在行政主体制度功能多样化、类型多元化,行政主体与相对人关系平等化等方面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
单位共同犯罪是指包括单位在内的二个以上主体共同实施刑法所规定的犯罪行为。由于主体的特殊性,它较一般的共同犯罪更为复杂,本文着重探讨了单位共同犯罪的主体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3.
4.
在转型中国时期,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和公民社会成长带来的巨大社会变迁,要求我们的社会治理模式必须从传统的统治型治理模式向现代的公共治理模式转变.多元治理主体的构建是治理模式转变的基础.公民参与作为现代社会治理模式中一个重要环节,它为多元治理主体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制度平台.本文将通过分析厦门PX事件中各方利益主体博弈过程,从公民参与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多元治理主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6.
试论单位犯罪的主体结构——“新复合主体论”之提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结构 ,理论界和实务部门众说纷纭。考察单位犯罪的主体结构 ,应该对传统刑法理论予以继承和发展。立足于单位本质的“具体实在说” ,单位犯罪是包容自然人的组织体的犯罪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是组织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的复合 ,据此 ,笔者提出单位犯罪“新复合主体论”的观点 ,主张单位犯罪中单位与直接责任人员之间、单位中多个直接责任人员之间是复合关系 ,具体体现为直接责任人员相对于单位的依附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公益法律服务参与主体的结构我国公益法律服务参与主体包括五类:政府法律援助律师、民间专职法律援助律师、兼做公益法律的专家学者、独立公益诉讼人、兼做公益的商业律师。根据参与主体与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疏近,进一步可归纳为3大 相似文献
8.
政府采购法主体是政府采购法适用的一个核心问题,政府采购法的完善和有效实施必须以在各方当事人之间建立起权利相互制约、权责明确对等的内在协调机制为前提。本文旨在以我国现行政府采购法为基础,进一步分析政府采购法主体的内在结构缺陷,进而提出完善我国政府采购主体立法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被害人具有诉讼当事人地位 (一)被害人是直接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他与案件结局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 (二)被害人为了使犯罪嫌疑人受到应有的惩罚,具有积极主动参与诉讼的要求和愿望,以期望对己有益的结局。 相似文献
10.
11.
公司治理中职工参与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中的职工参与是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中,股东是公司唯一的统治,公司的目标定位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职工参与作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之一,在我国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管理参与作为职工参与的方式之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我们不能听任其随着国有经济成分的下降而弱化;股权参与作为职工参与的所有权根据,是保障职工地位的更有效的制度保证,更有推行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人的生活世界主要分为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这两个领域,教学活动必须全面关注个体的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促进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实现日常生活形态的教学活动与非日常生活形态的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与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行政民主化已成为现代政府改革的潮流。公众的行政参与对于提高行政管理质量和行政合法性都具有重要意义。推动公众参与的良性发展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政府要在注重克服公众参与的局限性同时,应积极引导和规范公众参与,从而追求有效的行政参与。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我国现行的有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EIA)的法律法规,参照国外有关公众参与的法律文件和国际条约,运用法律关系、法律行为、权利、义务等基本法理,论述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特殊内涵,对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的权利义务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如何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公众参与机制是现代行政法的核心内容.就理论层面而言,该制度所包含的内在价值与共和、自由、法治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就实践层面而言,该制度也存在参与不足与参与过度的问题.国外公共参与制度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重构公共参与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刑事主观事实的证明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仅靠口供等直接证据证明往往不够。间接证据证明和刑事推定是目前通行的两种有效方法,但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区分二者。间接证据体系的证明标准过高和间接证据不能单独直接证明主要案件事实共同导致间接证据证明的适用范围很有限.相应地可考虑降低证明标准和改变传统做法。刑事推定是另一种重... 相似文献
17.
学习方式的转变:热点冷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程度,学习方式可分为机械接受学习、意义接受学习、发现学习、研究型学习并组成一个完整的序列.学习方式的转变受制约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情境、教育条件、教育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及个别差异.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策略式教学水平的提高、教育评价体制和社会文化的变革是学习方式转变的根本保障.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时,必须处理好弥补劣势与保持优势、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动手学习与动脑学习、培养能力与掌握知识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人的道德主体性与主体道德教育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内在依据。人的主体性在道德活动中的具体化,构成人作为道德主体的主体性,包括为“我”性、求善性、内在超越性、自由意志性、自我约束性。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是教育和受教育通过以道德化为中介的交往而实现的受教育德性自我建构的活动。主体道德教育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它以教育和受教育主体性的发挥为前提,以民主、平等的教育关系为保证,关注个体的需要,以培养生活中的道德主体为根本。 相似文献
19.
诉讼证明的客观标准与主观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 ,诉讼证明主观标准不能作为我国的诉讼证明标准 ,只有“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的客观证明标准是我国诉讼证明普遍适用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20.
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可以列席同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是我国法律早已规定但至今仍存在争论的一个问题。专家、学者对此意见不一,各地做法也不尽相同。就目前我国法院审判委员会的性质、职能和实际运作情况以及检察机关的职能而言,检察长列席同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显得非常必要,应将其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同时,明确列席的人员、列席的案件范围和列席的程序等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