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著名的词学专家唐圭璋教授编纂的《词话丛编》,从一九三四年初版编成,至今已整整五十年了。半个世纪以来,唐圭璋先生一直坚持词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尤其是建国三十五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关怀下,唐先生虽年迈体弱,但精神振奋,著述不辍。在一九六五年《全宋词》新版之后,又有《全金元词》、《宋词纪事》、《唐宋词简释》、《元人小令格律》和《词苑丛谈校注》等著作相继问世,蜚声词坛。更值得称颂的是,粉碎“四人帮”以后,唐先生完成了这部约四百万字的《词话丛编》的重订增补工作。目前,北京中华书局正在排印。即将问世。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词话》中曾多次出现“书帕”一词,许多学者都曾对之加以解释,但其释义一般都笼统指明时官场习惯以书籍、手帕作为礼物,后来则代指行贿用的金银珠宝(如魏子云《金瓶梅词话注释》、张远芬《金瓶梅词语选释》等)。事实上,上述本义和引申义分别有各自不同的使用时代。探讨这个本义到引申义的演变过程,再考察《金瓶梅词话》中所运用的“书帕”一词的含义,对我们推定《词话》的成书年代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学界在明清词学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以明清为断代的词话史研究尚未出现,对明清词话编撰的全面研究亦存在不足。从编撰动机来看,有资闲谈、备遗忘、立宗开派、助填词、互为标榜、追名逐利、为学问、宣扬文学观念、彰显郡邑文化等九种。由于明清词话的产生源于不同的编撰动机,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编撰类型,归结起来又大致可分为原创撰述型、汇辑抄录型、增删修订型三类。  相似文献   

4.
唐圭璋先生(1901——1990)毕生致力于词学,呕心沥血,完成《全宋词》、《全金元词》、《词话丛编》和《词学论丛》等煌煌巨制,以其超越前代的杰出贡献,蜚声海内外,被誉为当代词学大师。  相似文献   

5.
李冰 《江淮法治》2009,(18):18-18
执行难,是一个长期困扰法院执行工作的难题。参加工作以来,我承办了上千起执行案件,可是不久前那次宅基地纠纷案件却让我终身难忘,深刻体味到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精辟分析的人生三境界。  相似文献   

6.
目前,立法机关正在加紧推进民法典各分编的编纂工作,力争在2020年全部完成民法典编纂工作。在《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中,除了继承原有《物权法》之外,还存在很多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问题,例如就不动产登记这一分支问题,就需要把握好两点:一是关于不动产登记行为的性质与法律效力,学者通常习惯认为《物权法》已经认可不动产登记的公信力,但也有很多学者持不同的观点,不动产登记公信力之有无完全是立法政策选择的结果,其实《物权法》所规定的善意取得制度和预告登记制度可以说明不动产登记就具有公信力功能;二是我国《物权法》与《担保法》在抵押登记效力问题上存在不一致,因此在民法典分编编纂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明确不动产抵押登记的有关条款,处理好担保法部分和物权编的关系。在分析以上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文章建议建立并完善不动产的统一登记制度,《民法典物权编》应当在承袭《物权法》的基础上,开宗明义地赋予不动产登记以公信力,并详细规定不动产登记的实质审查制度和错误登记的国家赔偿制度等内容,以解决和完善目前研究理论和实务中理解不一、新旧法条文之间存在冲突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体例新内容全考辨精校点细──评王英志主编的《袁枚全集》凌燕由王英志先生主编的校点本《袁枚全集》(下称《全集》),年前为江苏古籍出版社隆重推出。《全集》为全国高等学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又被列为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八五规划重点项目.全书精装八巨册,413万字...  相似文献   

8.
<正> 《汉律摭遗》是清末著名法学家沈家本对传世汉律资料搜编考证而留下的一部重要的法史巨著。成书于壬子年(1912年)立秋,第二年这位对中国法律近代化作过重大贡献的学者就辞世而去。《汉律摭遗》二十二卷,收入《沈寄籍先生遗书》甲编,其分量约为甲编三分之一。摭,拾取之意;遗,遗留、遗漏之意。《汉律摭  相似文献   

9.
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由我国著名法学家江平敦授作序、青年学者任万兴撰写的《澳门基本法与实体法论》一书,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分四编、22章,共计40万字.第一编《澳门基本法》……  相似文献   

10.
李永军 《山东审判》2003,19(3):9-19
一、重大误解与错误的概念辨析误解与错误是否为同一含义?有的学者认为,传统民法严格区分错误与误解两个概念。错误是指表意人非故意的表示与意思不一致;误解是指相对人对意思表示内容的了解的错误。但从大陆法系各国民法典的立法来看,却均用“错误”而不用“误解”(如《德国民法典》第119条、《法国民法典》第1110条、《日本民法典》第95条、《瑞士债务法》第23条等);我国民法通则及合同法用误解而不用错误。这二者的内涵与外延,就成为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南宋吴英《梦窗词》幽邃丽密,索解之难,论咸以为比于唐诗中之李商隐。本就其10首诗的解读问题,与陈洵、杨铁夫、刘永济先生等近世词学名家商榷,提出了一系列新见。  相似文献   

12.
从人生经历和朋辈交往中 ,可见李昌祺刚正性格之有自 ;而其小说《剪灯余话》则反映了其谪贬房山时的特殊情怀。与前此瞿佑的《剪灯新话》相比 ,在个人的情绪宣泄方面 ,《余话》体现的是李昌祺对仕途前程暂时的灰心和跻身功名淡淡的悔意 ,《新话》体现的是瞿佑的“感离抚遇”和“哀穷悼屈”;在同以战乱为背景的篇目中 ,李昌祺旨在重建理学的道德规范 ,瞿佑则多“只怨干戈不怨天”的反战呼号。出现彼此差异的原因 ,是由于两人所处之时代环境、人生遭际和个人性情有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南宋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该书主要包括法医检验的准则和要求、各种死伤的鉴别、保辜和急救等内容,对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急救等医学知识都有精辟的论述,留下了许多典型的案例和宝贵的方剂。记述范围广泛几乎触及现代法医学的所有分支科目,为现代法医学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辨别知识和鉴定经验。  相似文献   

14.
纳兰成德的词论反映了崛起中的饮水词派的词学追求,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推尊词体,缘于清初词体不尊;二、注重比兴寄托,缘于清初词作因缺乏比兴而导致的寡淡乏味;三、以性情为本,反对逞才使学,缘于阳羡词派、浙西词派因使气逞才而导致率直与晦涩的流弊;四、主张转益多师,反对模拟因袭,缘于词坛宗唐、宗宋各执一端的倾向。它集中反映了饮水词派对17世纪70年代词学创作现状的反思,代表着词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南宋名臣、文学家虞俦,<宋史>无传,清陆心源<宋史翼>亦未之补.<全宋词>虞俦小传因属草创,故甚简略,且有讹误,兹予订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历史、文化、地理、法律、个人等角度出发讨论宋慈及《洗冤集录》产生的条件。我国法医检验早期发展是宋慈及《洗冤集录》产生的历史条件,朱熹理学影响是宋慈及《洗冤集录》产生的文化条件,南宋建阳政治文化发展是宋慈及《洗冤集录》产生的地理条件,完善的南宋检验制度是宋慈及《洗冤集录》产生的法律条件,宋慈在《洗冤集录》中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是个人努力和总结的结果。因此,南宋时期出现宋慈及其《洗冤集录》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历史必然和文化传承至一定阶段的产物,更是中华文化结晶和法医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清代女作家吴藻经常在作品中抒发崇尚自由的意志,与同时代具有类似意识的女性相比,吴藻能够突破视男性所享有的待遇为解放尺度的思维定势,揭示传统力量压抑全体社会成员个体的严峻现实,视阈更为高远,不唯如此,打通不同人群之间的界限、将个性解放当作全社会共同需要思路,也切入了时代要求的本质,在当时有着深化个性解放思潮的重要意义,吴藻词在表现其精神特质中形成了以豪宕悲慨为主的风格,在女性学史上具有很高地位。  相似文献   

18.
清代初年,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派,通过词集整理的方式推出张炎,有力地转变了当时的词学风尚。随着雍乾词坛对于张词的接受愈趋全面、深入,张炎的典范意义逐渐形成。嘉、道之际,常州词派日益兴起,清人开始从兴寄的角度审视张词,推动了张炎词史地位的重估。尽管浙西、常州两派的思路和视角存在明显差异,但双方在开宗立派、指引门径方面又存在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9.
沈义父的《乐府指迷》是产生于南宋后期的一部重要词学论著,影响甚广。其指迷所向,主要是为了抵制两宋时期北曲对宋词的市井俚俗化影响,坚持词学的本色特征,坚持雅词的传统,所以在理论上提出了雅词四标准等一系列主张,并且通过清真词作为雅词样板,将词与曲、诗在音律、字面、表达等方面加以区别,从而显示了词学的独特品格及其理论特质。研究《乐府指迷》与《词源》的相异点,不但可以澄清词学本色论与词曲合一论的不同立场,而且也可更清晰地把握《乐府指迷》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20.
谈到中国司法鉴定,不能不提及中国古代的法医学名著《洗冤集录》。《洗冤集录》由宋代宋慈所著,成书于宋理宗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共10卷,后有散佚,现存5 卷53目,为元刻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洗冤集录》因宋慈而结出成果,成为世界最早的法医学专著,流传于世; 宋慈亦因《洗冤集录》而扬名天下,为后世所尊。宋慈,字惠父,南宋时福建建阳童游人,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其父宋巩曾任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