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知行统一自古以来就是教育学家所倡导的教与学的原则,也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知行统一却存在缺失,特别是"行"的缺失,本文通过对"行"缺失的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从学校、社会、政策以及学生自己四个方面来应对"行"缺失现象,从而以达到我们知行统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们应当确立什么样的课程知识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历史上曾形成了几种不同的课程知识观,如把课程知识作为制度化知识,作为化资本,作为法定化等等。制度化的教育必然要求一种制度化知识与之相适应,课程作为一种象征符号性资源和化资本,成为人们增强支配性地位和获得权威的途径。课程作为法定化,它代表统治集团的利益,是统治阶级的权力、意志、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体现和象征。当代人们更寺地把知识理解为价值性的、个体性的、情境性的与过程性的,而不是客观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从而确立了建构性的课程知识观。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历史时期化传递方向是有差异的,表现为:在典型的农业社会中,化由开辈向晚辈传递,形成一种后喻化;在典型的工业社会中,更多的是同辈人相互传递,形成一种同喻化;在后工业社会中,则越来越体现为长辈向晚辈学习,形成一种前喻化。三种不同的化传递模式影响了教育的价值取向,形成了与之相应的三种教育取向:“复制”取向的教育、“适应”取向的教育与“创新”取向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论素质教育的文化起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素质教育是现代精神的产物,同时又是化的历史延伸。传统给出了素质教育的化起点和发展轨迹,传统具有化的规范权力和统治力量,但又具有生成性和开放性的精神品质。素质教育以中国化的精神传统奠基自己独特的价值内涵,西方人哲学可能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精神资源,但永远不能成为决定素质教育的内在依据。素质教育必须保持自己的化尊严和鲜明的个性品质,必须考虑化和传统上的合理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必须创生不同于西方人哲学的特有价值,这是决定素质教育之前景和命运的抉择。  相似文献   

5.
犯罪学的研究证实,处于不利环境中的人容易形成不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从而容易产生犯罪。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育的缺失,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等。现阶段突出的民工子女犯罪现象再度说明了教育的缺失与青少年犯罪存在内在联系。作为城乡结合部的上海市宝山区,已经成为外来人口的主要流入地之一,民工子女的犯罪现象非常突出,民工子女的教育缺失也非常严重。关心民工子的教育问题、犯罪问题,探索以教育的手段探索预防民工子女犯罪,这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6.
教育缺失     
方平  晓靖 《检察风云》2002,(24):4-11
近年来,从司法机关传递的有关信息来看,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有增多趋势。究其缘由,固然存在多方因素,但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是因为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问题而导致违法犯罪。这些不良的心理问题往往又是心理、人文、情感、挫折教育缺失所造成的。为了从青少年违法犯罪背后寻找深层次原因,更好地强化社会、学校、家庭等多层面教育,运用多种手段矫治青少年学生的不健康心理,使他们树立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本刊记者特对目前教育缺失问题进行了采访调查,并编写这组稿件,旨在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谢庆玲 《法制与社会》2011,(34):226-227
教育异化是我们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社会现象,它对家庭、社会、尤其对学生和老师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国家的教育制度的缺失,学校的教育目的导向,以及教师和家长的价值观的影响等;其扬弃的路径在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包括国家教育制度改革、学校教育理念的转换等。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而生命教育正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只有实现人生命的和谐,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随着近年来学生中生命意识淡薄现象的日益严重化,生命教育已成为一个教育热点。特别是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生命教育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要求依法治国,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生命教育只有结合法制教育,才能更好地描绘和谐社会的图熹。本文就当前生命教育的缺失阐述了和谐视野下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其必要性,指出生命教育需要与法制教育相伴而行,并探讨了创设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简论教育异化下教师幸福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青 《法制与社会》2010,(9):189-190
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教育发展下所产生的教育异化导致了教师幸福的缺失。本文从教育与教育目的异化,教育与教育价值、人的生命价值异化两个维度阐述了教育异化下教师幸福缺失的原因与表现。文中指出构建社会基础、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是应对教育异化下教师幸福缺失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从诚信视角浅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考试作弊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诚信的缺失,这是我国现存的社会问题之一,也是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诚信缺失现象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在学校教育、管理、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工作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锡海 《法学论坛》2005,20(3):51-58
文化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主体周围并影响主体活动的各种精神文化条件的总和。文化环境影响犯罪是通过影响人的动物性和文化性的强化和弱化而实现的,就是其作用于个人意识、人格和个人行为的过程。其中尤以家庭文化环境、学校文化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对犯罪的影响最大。所以,必须优化各种文化环境,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犯罪。  相似文献   

12.
人本法律文化是指主体有关法和法律生活的群体性认知、评价、法律心态和行为模式等,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以法为人服务为目标的法律文化模式。法律文化发展和变革的总体趋势是从人本法律文化向和谐法律文化的现代演进:和谐法律文化是对人本法律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其核心内涵体现为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的法律制度构建、法律文化诸元素之间的协调一致以及法律和谐文化的构筑。  相似文献   

13.
文化法基本原则的确立需要以其基本宗旨为基础、合乎文化现象之规律、公共管理之原则,并尊重产业发展的市场准则。文化法的基本原则应该包括文化自由原则、切实公平享用原则、产业促进原则、文化多样性原则以及精神价值优先原则。同时,这些原则还衍生了非歧视性原则、文化主权原则等。其中,文化自由原则是文化法律实践的逻辑原点,切实公平的文化享用是文化法制与政策追求的最终目标,精神价值优先、文化多样性是对文化本质属性与功能的体现,文化产业促进则是为实现其他原则所必要的工具性原则。多项原则作为一个体系,服务于文化法律实践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4.
杨利蓉  钟一 《政法学刊》2004,21(6):81-84
网络既是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又是一种文化现象。网络文化既区别于传统文化,又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文化裂变,具有体系的开放性、形式的结构性、内容的动态性和制约的松散性等特性,全方位地冲击和影响了传统文化。针对"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网络"信息轰炸"、"文化殖民"、"信息恐怖"和"信息欺诈"的威胁与挑战,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时代,深化反邪教斗争中,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好地确立反邪教网络文化理念;拓展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反邪教网络文化活动;突出重点,建设权威网站,打造反邪教网络文化精品;科学整合资源,建设反邪教网络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5.
课程研究的文化学路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到阿普尔"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说明课程研究的范式已经发生了转向,即由关注课程的技术性到关注课程的政治性,由强调课程的客观性到强调课程的意义性,由追求课程的科学性到追求课程的文化性.这就是课程研究的文化学路向.  相似文献   

16.
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基于原始习得和传来因素而形成的、有支配力的精神统一体,其社会功能主要在于为文化共同体成员提供交流平台。文化研究是以认识论为核心的思维结构研究。从发生学和文化本质论的角度分析现代立宪主义可知:西方宪政文化是普遍理性在人类社会结构的表现形式,儒学文化由于普遍理性的缺失并未自生自发形成宪政文化。从一种过程和事业的角度看待宪政法律,应该从理性培育和法制保障两个角度践行宪政。  相似文献   

17.
“原创文化”是文化与法文化比较研究中的一种新理论与新方法。“原创文化”是指世界上几种最古老、影响最深远、最富于创造性智慧的文化体系。原创文化滋养了人类的法治精神 ,法治精神的建设有赖于原创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东西方原创智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返回原创”既可以克服文化上的民族本位 ,又可以找到不同文化之契合点 ,从而实现文化与法文化的“返本开新” ,“综合创新”、“天下大同”。  相似文献   

18.
论传统刑法文化对刑事司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明亮  顾婷 《河北法学》2005,23(4):53-57
当今中国比较先进的刑事司法制度为什么不能很好地付诸实施?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试图从刑法文化视角进行诠释。主要观点是:(1)刑法文化包括观念性刑法文化和制度性刑法文化,它们之间的冲突是导致刑事司法不能很好地遵守刑事法规定现象产生的原因。(2)之所以发生观念性刑法文化和制度性刑法文化的冲突,主要是由于影响当今法官观念性刑法文化的中国传统刑法文化存在不足。(3)要想使刑事司法制度得以实现,就必须改进中国传统刑法文化之不足。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社会矛盾重要的生产机制和化解机制.建立社会矛盾的文化视角具有十分迫切的理论意义.文化与社会矛盾的关切根源于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关切,根源于社会结构系统和社会生活展开的张力.文化是社会系统的整合机制,也是社会生活的构成力量.在现代社会,文化嵌入在国家、市场和社会均衡互动的结构中,主导文化构成人们创造生活的共享价值观、基础性的公共秩序和理性化的技术支持体系,供给社会生活的共享空间,多元文化供给创造生活的工具包,它们在共生共荣中既推进生活也推进文化自身的发展.文化视角下的社会矛盾化解依赖于文化机制编制的理性织体.它可以使社会矛盾的演进在理性规制的轨道上有序展开.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其中,能否从深层次上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代小康社会得以顺利实现的一个重要客观基础--社会文化生态基础,能否自觉地将社会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优化与这一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乃是涉及全面小康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