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安之若命”在《庄子》中共出现两次,历来论者都将它释为“听从命运安排”,故认为《庄子》有宿命论思想。但仔细分析,此处的“命”当作“自然之性”解,且《庄子》中出现的“命”,很多可作此解,因而不能说《庄子》有宿命论思想。  相似文献   

2.
“无为”在中国至少有三重含义:首先是作为政治策略或政治观的“无为”,即“无为而治”;其次是作为伦理观的“无为”,即“不欲不贪”的道德主张等等;最后是作为宗教观念的“无为”,即道、佛两教所提倡的宗教修养之道。本文拟从政治观的角度剖析一下历史上的“无为”主张及学说。  相似文献   

3.
张杰 《中国检察官》2007,46(3):13-15
以人为本”的“本”其主要含义是:相对于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而言,应把人当作主体;相对于人被边缘化而言,应把人看作一切事物的最终本质和尺度;相对于人作为手段而言,应把人作为目的。“以人为本”指导下的法哲学包括的弘扬法律人文精神;认识“人的类本质”,确立人类的法律主体资格;确立个人的权利主体地位;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4.
曹旭 《检察风云》2004,(17):58-61
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已经死去多年。但是,当年跟他们到台湾的那批士兵,现在又怎样了呢?——算命先生说:“每个人的命都是不同的,不能强求。”——那么,项羽坑秦卒20万,难道这怨死的20万秦卒,都是同一个命吗?——算命先生说:“不是的。因为个人的命运,要服从国家的命运。”——那么,人不就成了宿命的吗?算命先生不回答。有一个族群,命正如此——他们就是当年跟随蒋介石到台湾去的那批士兵,现在称为“老荣民”。  相似文献   

5.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其中一点很重要的要求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廉洁自律,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度”,用现代哲学语言表述有三层含义:一是表示事物量变引起质变的临界点;二是表示真理和谬误二者一步之差的临界线;三是表示事物正负螺旋效应相互转变的临界面。综合以上三层含义,“度”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是方向正确、方法得当和方圆有序,而这三个方面正是党风廉政建设有力、有方、有效的基本要素。据此,本文试就新形势新要求,从五个方面谈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6.
学者大多认为“凡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意即凡是大夫及其妻子这样的贵族,一律不亲自到法庭参与诉讼,而由其下属或子弟代理。证之文献及金文,这一说法并不完全成立。其真正含义应为身份相当者才能对簿公堂,而身份悬殊者不互相争讼,位尊者会派其代理人进行诉讼。因此,“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不是绝对的,要由审理者和当事人双方的身份来决定,这反映出宗法制度对中国古代司法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慎独”与“兼善”,是中国儒家文化中关于个人德行修炼的核心和言行举止的标杆。“慎独”是指注重精神生活和理想信仰的价值,追求个人德行的完善;“兼善”是指“慎独”在现实世界和社会中的相对价值,是应用理想于实际。一个健全的理想主义者是不应该脱离实际和逃避现实的,终归会面临着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义与利的关系,因此,“慎独”与“兼善”是对同一个人的品质的描述,而非供人选择的不同生活。今天,我们在一个功利日重的时代来谈儒家这个日渐式微的人生哲学,是出于对中国律师行业的社会公信力以及中国律师人生境界和个人德行的忧虑、追…  相似文献   

8.
张依涛 《中国监察》2011,(10):38-39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各级党组织普遍重视和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一把手"的管理监督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由于"一把手"个人权力过分集中、权力运作缺乏有效制约、权力行使与承担的责任相脱节,对“一把手”的管理监督存在“三重三轻”的问题,即重选用、轻教育,重实绩、轻品行,重自律、轻监督。  相似文献   

9.
杨宇冠 《法学杂志》2001,22(6):75-75
法制和法治在我国现在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词。对这两个词的含义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有些人认为这两个词的意思一样 ,有些人认为这两个词意思不大一样 ,也有些人认为这两个词的意思相近 ,只是程度不同。弄清这两个词的确切含义对于法学研究和我国的法律建设有重要的意义。法制一词原指法律制度。在中国古代典籍《国语》中就出现过 :“今陈国道路不可知 ,田在草间 ,功成而不收 ,民罢于逸乐 ,是弃先王之法制也。”《吕氏春秋 .孟秋记》也用到了法制一词 :“是月也 ,命有习修法制 ,缮囹圄 ,具桎梏 ,禁止奸。”《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法制的解释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个规定,旨在对军人婚姻关系予以特殊保护,维护国家军事利益,巩固国防。因此,明确“同居”的含义在实践上是有意义的。目前,在司法界和刑法理论界,对刑法和第181条规定的“同居”一词的含义的解释,大致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同居”是指行为人与军人配偶之间所形成的事实婚姻,即认为“同居”就是事实婚姻。第二种意见认为,“同居”是指行为人与军人配偶通奸的行为,即认为“同居”即是通奸。第三种意见认为,“同居”既不同于事实婚姻,也与通  相似文献   

11.
陶侃 《金陵法律评论》2004,(3):58-62,134
蔡元培关于世界本原的思想,既传承了中国道家的"道器说"和宋明以后的"物心说",更糅合了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二元世界说"和叔本华的"意志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寻找世界统一本性的"通性"说."通性说"表达了蔡元培为达到理想的大同世界所作的哲学思考和心路历程,成为影响和决定其一生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老子》法哲学的基础建立在其关于"常"的理论上。"常"是"道"的表现,虽可为人所认知、并作为自然法规制社会,然其本质终属于抽象性的规律。在《老子》的法哲学中,"常"未能转化为"法"的逻辑原因在于对"名"的功能阐述上,而矛盾根源则为战国时期对价值观问题之反思。由于"名"理论之演进发生分歧,遂出现了庄子、黄老、法家三派的法律观之理论区别,其共同的思维模式则为中国法律传统所继承。  相似文献   

13.
“经、权”论与传统法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经达权"是中国哲学重要的方法论思想.用现在的话说,"经"是原则性;"权"是灵活性;"执经达权"就是要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守常与应变的关系."经、权"方法论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古代的法律思想、立法、司法都打上了"经、权"论的烙印.特别是中国古代"例以辅律并发展入律"的法律有机生长模式,更是"经、权"方法论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4.
司法会计鉴定结论作为一种法律上的证据,其形成过程必须具备法律的理性基础,这就是司法会计鉴定过程的正当性(due pocess),司法会计鉴定过程的正当性是通过司法会计鉴定规则实现的,司法会计鉴定规则包括司法会计鉴定的理念,司法会计鉴定原则、司法会计鉴定的个案规律三个层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杨一凡 《政法论坛》2022,(1):161-178
如何看待《明会典》的性质?学界长期存在争议,代表性观点有"官修典制史书"说、"行政法典"说,两说各讲各话,并行流传。然考察《明会典》的纂修宗旨、典文构成、《会典》事例的性质和功能、《明会典》是否行用等问题表明:"增修《诸司职掌》,成一代画一经常之典"是《明会典》编纂的动因;正德《会典》典、例分述,典文以整合祖宗成法有效条款为核心内容,事例由精心删定的现行事例和仍适合行用、参用的先年事例构成;万历《会典》典、例一体合编,所有条款都提升为"经久常行之法"。《明会典》全面规范国家的各项基本制度,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被明人称为"大经大法",其颁行后被广泛行用。"官修典制史书"说混淆了法典与史书编纂目的、方法的不同,忽视了《明会典》的法律效力和长期行用的史实,"行政法典"说忽略了《大明律》458条列入《明会典》的史实,两说均难成立。  相似文献   

16.
西方哲学中“存在”一词在翻译成中文时出现的麻烦,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映照出“存在”一词的多重含义和所谓“存在”问题的矛盾晦暗之处。汉语虽没有一个与“存在”完全对等的词语,但却用多个不同的词语来表述包含在“存在”中的问题。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庄子所谈论的“是非”问题与海德格尔所谓“存在”、“此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同一个问题,但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却是不同的。这一比较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中西方哲学传统中对个人的看法上的一个比较普遍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回归“马锡五”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锡五审判方式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现今,重提马锡五审判方式也有其特定的原因,本文对其原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笔者坚持认为,作为一种审判方式,囿于自身的特点和理念,马锡五审判方式已不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已经疏离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重提这种方式虽然对我们建构和完善多元化、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具有警示性,但在中国法治建设的初级阶段,民事诉讼建构的基本方向依然应当是强调诉讼裁判的主导性、强调裁判程序的正当性,以顺应和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杨佳的个人尊严维护中"讨说法"与其恶意杀人之间存在着社会价值观念异常即轻视生命权利的社会氛围支持。在弱个体仇视某一职业强群体的社会学视野中,仇警文化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念个体异常向群体异常演进的表现。而在法律经济学视野,1个人"讨"的所谓说法,等于要6个人生命的死亡、5个人身体的受伤,而竟然会有那么多网友叫好,则是一种忽视生命权利,在生命权与人格尊严之间,价值选择的错位。至于法律文化学领域,人权的核心是生命权,人存在的本源意义当中,生命权应当高于人的尊严,杨佳为了所谓的个人尊严而可以乱杀人的逻辑,是非常荒谬的。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的法哲学解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作者在比较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的"以人为本"和西方哲学中的"人文主义"的差异的基础上,探讨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对中国法哲学的影响,提出人应当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首要前提、根本依据和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20.
"新财产权"的保护一般应涉及到三层涵义:免受公权力侵犯;公平分配;有效增量。"新财产权"的保护不能只靠限制政府权力,相反,如何充分利用政府权力、恰当处理政府的"为"与"不为",是保护"新财产权"的最好手段。"新财产权"的保护应落实于当前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