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数年前,台湾光头明星凌峰先生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幽默诙谐的表演,倾倒了无数观众;笔者还特别注意到了凌先生那句“超常搭配”的台词:“我的长相很中国。”之后,《语文世界》1994年第9期刊登李芳杰先生《“很”字用法不当举例》,  相似文献   

2.
华人在海外热衷于做生意的入很多很多,而热心于弘扬中华文化的人却较少。澳洲中华文化促进会会长杨汉勇先生就是这“较少”中的一个。1986年,澳洲仅有一家中文报纸《星岛周报》。杨先生认为华文报纸不仅能为华人服务,而且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是年6月,他在资金与人力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与友人合作创办了澳洲第二份华文报纸《华声报》(当时为周报)。杨先生回忆办《华声报》情景时深有感触地说:“办报真不容易啊!澳洲华人不多,广告又少,报纸从悉尼空运到边远城市,报纸卖完了,钱还不够还运资呢!但我们一直坚持没停刊。办报亏了本…  相似文献   

3.
中秋月圆,遥望南天。我和几位旅澳华侨在墨尔本的一次聚会虽然过去几个月了,但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殷殷交友之情,仍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他们每一位的音容笑貌,还历历如在目前。   我到悉尼的当天晚上,维多利亚州侨联副主席郑嘉乐先生由旅澳华侨黄先生陪同到宾馆来看我。我同郑先生本不熟悉,只是因为出版他的传记,通过一两次信。我对年高德劭的郑先生的来访十分感动。他说:“您是贵客,我们要在悉尼的唐人街举行华侨聚餐会,欢迎你和夫人的到来,一表我们华侨朋友的心意。”我当即婉谢,一是我在悉尼时间安排太紧,二是“无…  相似文献   

4.
祖光先生逝世六周年了。他还活在我的心里,活在许多人的心里,他是不会被遗忘的。他不仅是有“神童”之称在戏剧史上留下经典名剧《凤凰城》、《正气歌》、《风雪夜归人》的剧作家,还是一位将京剧大师梅兰芳、程砚秋的舞台艺术搬上银幕的杰出的电影导演;他不仅是被周恩来称为“最好的朋友”的“左派”文人,而且是把珍藏的两百多件价值连城的文物全部捐献给国家的爱国者;他不仅是才华横溢、独标高格的一位名流,更是具有儒风侠骨的当代豪杰之士。  相似文献   

5.
海内外短波     
《海内与海外》2005,(11):40-40
纪清远先生书诗赠海外游子本刊今年9月号刊发封面文章《他演绎着一个今日美国传奇——访美国华商会会长、美国龙胜行集团暨中国城超市集团总裁邓龙》,同时刊发了纪晓岚六世孙、北京画院专业画家纪清远先生的文章《实说六世祖纪晓岚》。邓龙先生看到此文,对纪清远先生的诗画大为欣赏。纪清远先生得知后,欣然挥毫书写了邓龙先生的一首诗:“少年辞母壮时归,苦苦耕耘梦难遂。何惧彤云低锁暗,几经风雨志不摧”(见右图),书诗相赠,游子情怀,跃然纸上矣。继《在北大听讲座》和《在清华听讲座》之后,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在北京人文大学听讲座》一…  相似文献   

6.
汪曾祺先生写过不少与美食有关的文学作品,地道,有滋味,久读不腻。汪先生写吃的文章大概有两类:一是专门写吃,譬如,散文《四方食事》、《故乡的食物》、《手把羊肉》等等;一是在小说或散文里涉及到了吃,譬如,散文《老舍先生》,汪先生写在老舍先生家吃到了,以后再也没有见过的,瓷钵芝麻酱炖黄花鱼。  相似文献   

7.
悉尼港剪影     
悉尼港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东临太平洋,水深港阔,分东西航道,海轮可直达。商务码头总长16公里,每年出入船只2700艘,为澳大利亚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枢纽,大洋洲的贸易中心。游轮定期往返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菲律宾和香港。绮丽风光,无与伦比,难怪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先生称赞:“悉尼的情怀,世界的仙境。”悉尼港湾碧波荡漾,风平浪静;白帆点点,来往如梭;海鸥成群,戏水翱翔;碧水蓝天,交相辉映。悉尼西北近海湾处,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一座座花园别墅掩映绿树丛中;东南沿岸的商业区,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街道市井,热闹繁…  相似文献   

8.
段天顺先生所著《竹枝斋诗稿》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段天顺先生现为北京诗词学会会长,年近八旬,仍不辍诗词创作,尤倡导力行竹枝词的写作,在诗坛具有影响。已出版的著作有《燕水古今谈》、《燕水竹枝词》、  相似文献   

9.
《新青年》2007,(4)
不知道为什么,说到《三轮车夫》,我总是最后想起那个本片的主人公一车夫弟弟。想要看这个电影,当然是因为导演陈英雄,如果不是他的《青木瓜之味》.我怎么能够拿一张越南的影碟?也许会吧。因为除了陈英雄我也不知道还有别的越南本土电影导演,甚至陈英雄也不应该算作纯粹的越南"本土"。一个在法国长大、在法国受教育  相似文献   

10.
8月20日至9月9日,应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邀请,巴《观察家报》和《国民报》自由撰稿人阿尔维先生及夫人来华访问。在京期间,阿尔维先生与我协会就南亚形势和巴美关系等问题进行座谈交流。阿尔维先生和夫人还访问了外交部,参加了世妇会,并游览了中国的名胜古迹。  相似文献   

11.
读图     
《新青年》2015,(4):2
由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出品的科幻动作片《Hitman:Agent 47》(暂译《代号47》)改编自同名知名游戏,由导演亚历山大·巴赫执导,《国土安全》鲁伯特·弗兰德、《星际迷航》系列扎克瑞·昆图主演,中国演员Angelababy在当中也有精彩客串。根据同名漫画改编的动画片《超能陆战队》自北美上映以来,已经席卷2亿多美元票房,全球总票房更突破5亿美元。通过《冰雪奇缘》、《魔发奇缘》等大热动画电影实现复兴的迪士尼和频出佳作的漫威首次联姻,  相似文献   

12.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侨联副主席、党组书记陈彬藩先生是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茶文化专家,当我采访他时,见到他家挂有两幅墨宝。一幅是方毅同志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国务院副总理时书写赠送给陈先生的。“美酒干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另一幅是国民党元老陈立夫93岁时在台湾看到陈先生所著《茶经新篇》、《古今茶话》、《茶叶王子》三本书后,欣然挥毫题诗“赏心悦目诗书画,煮泉品茗色味香”赠送给陈先生的。我也是个茶文化爱好者,触景生惰。围绕茶字这个主题与陈彬藩先生展开了热烈的交谈——  相似文献   

13.
正这是京剧《大宅门》在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首演。演出前见《大宅门》原作者、京剧《大宅门》导演兼艺术总监郭宝昌被相关人士围拢着,临阵指点,运筹帷幄,忙得不亦乐乎,不便打扰。老伴和我都是《大宅门》的铁杆粉丝,又对京味文艺情有独钟。我曾有一段时间想去采访他,档期不允,难以玉成。熟悉的京剧锣鼓敲响了,场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叫好声、掌声此起彼伏。先看戏吧。  相似文献   

14.
南山 《海内与海外》2005,(12):67-67
当代能草书者所见不多,董书民先生即擅之。近年声名鹊起,作品不仅见诸《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晚报》、《中国艺术报》等数十家报刊,且因日隆,海内外索书者络绎于道,亦被众多机构及个人收藏。今年11月,他书赠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常委、中国侨联华商会主席、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主席、澳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邱维廉先生联语:“细烟生水上,圆月在舟中”,又书赠澳洲华人传媒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忠先生诗句:“流水不曾怀昨日,桃花依旧到春时”,不仅墨气古厚,锋锷银钩,且抒慰…  相似文献   

15.
古巴三明治的难处不在于面包切开抹芥末酱、夹肉、泡菜、奶酪后盖上另一片,然后在上面刷奶油下面涂橄榄油再双面烤,而在于前期的猪后鞧肉制作,真的很麻烦,没有耐心很难完成。在《钢铁侠1、2》的导演乔恩·费儒导演兼主演的《Chef》里,那个猪后鞧做完以后是快餐车上做三明治原料之一的。我等平常家庭主妇想要再现那个古巴三明治真的真的费工费时费料,考验耐心。  相似文献   

16.
提起《万水千山》、《哥俩好》、《红珊瑚》、《野火春风斗古城》、《闪闪的红星》、《南海风云》……这些在新中国电影史上脍炙人口的电影,几代影迷都耳熟能详,但倘若说起这些电影的美术设计,很多人就不一定知道了。因为一般人只关注演员和故事情节,幕后这些电影的美术设计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资深美术师张征先生,也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国画家,他的《张征画集》已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张征先生原名张培德,是陕西户县苍游乡文义村人,自幼聪明好学,尤其酷爱绘画。在家乡的苍溪学校毕业后,即考入西安技艺师范,后又考入杭州国立艺…  相似文献   

17.
海内外短波     
孤之旅近日,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隆重推出旅美作家、诗人王性初先生又一部诗集《孤之旅》,在海内外诗坛引起关注。王性初先生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福建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他高中时就开始写诗,念大学时及在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散文诗和诗歌评论。其诗歌与儿童文学作品曾分别获得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出版过诗集《独木舟》、《月亮的青春期》、《王性初短诗选(中英对照)》,以及散文集《蝶殇》。他旅居美国旧金山后,在大陆、香港、台湾和美国继续发表了许多诗作。除写诗外,他还先后在美国华文报纸及香港和大陆等地数家报纸辟有专栏,曾…  相似文献   

18.
读图     
《新青年》2013,(6):2+65
奥斯卡特效团队Pixomondo公司CEO西罗·库泽前天(4月21日)在北京电影节宣布,公司首部与华语导演合作的大投资电影圈定姜文新作《一步之遥》。Pixomondo公司曾经为马丁·斯科塞斯的影片《雨果》打造过华丽恢弘的视觉特效。而《一步之遥》的片方不亦乐乎公司也于昨日在官  相似文献   

19.
拙文《越南古代女诗人胡春香和她的诗》在《东南亚纵横》(1993年第4期)发表后,在我国读者(特别是正在从事东方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读者)中,引起了较大的兴趣,希望能再读到胡春香的其他诗作,特别是她那部半汉半喃的《琉香记》,以便对这位曾深受汉诗文化影响的越南古代女诗人的生平与创作有进一步的了解。为满足读者的要求,现将越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陶泰尊著《论胡春香诗歌的源与流》(暂译)一书中收入的《胡春香汉喃诗文》今越文本译出,并暂用《(琉香记)汉喃诗文选》这个新加题目公开发表。另,考虑到胡春香的一些主要代表作,大都出自历代民间流传下来的胡春香传诵诗,所以特将新译的《胡春香传诵诗十二首》随文一并附上,作为已公开发表的《胡春香诗二十五首》的续补。 这篇文章的翻译发表,曾先后得到了越南顺化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有惟先生、越南教育出版社总编阮克披先生、越南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民间文化杂志》主编教授乔收获先生的热情支持与帮助。《论胡春香诗歌的源与流》一书的原作者、越南汉喃文学研究评论家陶泰尊先生,在百忙中为本文据今越南文转译的汉字诗词作了详细校正。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20.
姜米粒 《新青年》2004,(5):44-45
很多年以前就听说有一个苏联导演拍了一个片子叫《安娜12岁》,安娜是导演的女儿,从安娜出生到她1 2岁,做爸爸的一直在给她拍.到现在我也没有看到这个片子,我猜想大约像记录片吧?那时家用录像机很少,一个人要想把自己的影子录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非常羡慕安娜,有一个当导演的爸爸.现在的父母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完全可以拍《丫丫18岁》什么的.不比艺术性,时间上肯定熬得过安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