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再审制度设计基于“实事求是 ,有错必纠”的原则 ,再审制度有着许多内在的缺陷 ,再审制度的改革应保留最高人民法院依职权再审 ,废除地方法院依职权再审 ,限制检察院抗诉再审 ,并建立再审之诉。  相似文献   

2.
红梅 《前沿》2009,(11):71-75
刑事再审程序又称审判监督程序,是对错误裁判进行纠正的非常救济程序。该项制度的设立,对依法纠正生效的错误裁判,保护国家利益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树立审判权威,维护法律尊严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该程序在司法实践中的运行效果未尽如人意。无限申诉,无限再审的现象,导致诉讼秩序混乱,生效裁判的稳定性和既判力受到影响,司法成本大幅上升,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形象与权威,造成了司法公正与效率两种价值俱损的格局。造成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弊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我国刑事再审程序进行反思,指出现行再审制度存在的弊端,并提出完善再审程序的具体设想,以期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刑事再审制度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3.
自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民事再审程序一直是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尽管立法在制度上做出了很大调整,司法中法院的相关机构的设置和相关程序操作规程也给出了相应的回应,但从民事诉讼制度原理的要求出发,我们仍会发现我国审判监督程序许多错位安排.究其根源,审判监督程序的设置因历史原因和思想方法所致,完全背离了民事诉讼制度等基本原理,改变这种错位和扭曲的路径是按照诉的要求设计民事再审程序.  相似文献   

4.
5.
许秀兰  莫彩容 《前沿》2005,(12):96-97
民事再审程序是民事审判程序中的补救程序,它除了具有民事审判程序的特点外,在程序上还有其自身特点,即其审判对象是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由于《民事诉讼法》对再审程序规定的过于原则,因而导致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检察机关依职权提出公诉与当事人的诉权、处分权等权利的冲突,本文是通过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存在的问题,探寻重构民事再审程序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其制度设计的宏大理想与不尽人意的司法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再审理念与具体程序设置上的不科学使得再审无限、终审不终,司法裁判无权威性可言。再审程序的改革与完善可以从理念的再塑和制度的重构两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民事再审程序又称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它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在立法上解决司法监督的独立地位问题,是保证民事再审程序公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民事诉讼审前争点整理程序是民事审前程序的核心程序,承担着防止诉讼突袭、促进当事人自主解决纠纷和提高诉讼效率的功能,但尚存在当事人和法官之间的权力义务关系配置不科学,与程序本位理念相背离和缺乏程序制约机制等诸多问题.应重新定位民事诉讼审前争点整理程序的主体,合理设置多样化民事诉讼审前争点整理程序,强化民事诉讼争点整理的效力.  相似文献   

9.
白红霞 《前沿》2005,(11):136-138
刑事再审是对错误的生效裁判进行再次审理的救济措施。刑事再审程序设计科学与否关系到法院生效裁判的稳定性。然而,就我国刑事再审程序而言,虽然它发挥了重要的纠错功能,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在对有关国家刑事再审制度予以介绍的基础上,对我国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缺陷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吸收国外的有益经验,尝试性地提出了几点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于2008年4月1日正式施行.本次<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将再审程序列为此次修改的两大内容之一,并对其他七处内容也进行了相应修正.诚然,此次对再审程序的修改确有一定的进步,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讲,依然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完善我国再审程序的需要.目前,现行民事再审程序无论在法条规定上还是在程序设计的理念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我们应首先确立科学合理的指导思想,然后再对再审程序的一些具体制度进行设计和改造,进而完善我国的再审制度.  相似文献   

11.
公平中的效率与效率中的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阶段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们处理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基本原则 ,坚持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 ,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政府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 ,应当在初次分配中更多地体现效率 ,在再分配时更多地体现公平。  相似文献   

12.
法官制度改革是当前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改革的进程离不开现代司法理念的指引.现代司法理念的根本含义是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其对法官制度的要求就是法官精英化和法官独立,因此,应当从法官的选任和职业保障两个方面来改革我国的法官制度.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公平与效率相互关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保证社会公平与提高经济效率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政府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效率高又公平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状态。公平与效率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把握公平与效率二者之间的最优平衡点是对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强弱的有效检验,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坚决破除在公平与效率相互关系上的形而上学观点。  相似文献   

14.
效率与公平:建立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是处理公司内部利益相关者的一种机制,其演化动力根源于经济主体自身追求效率、公平及两者协调的固有趋势.我国应对英国—美国模式作适当的改进,使公司治理结构在基本目标、基本原则等方面满足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效率与公平二者并重,不可偏废。舍弃效率只求公平,只能够导致共同贫穷;突出效率忽视公平,势必造成贫富悬殊,影响社会的稳定。社会稳定与否,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前提与基础。社会稳定的基本点则在于是否能够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公平正义是树立司法权威的前提,法律的权威性必须以公平正义为基础才能实现。检察机关履行民行检察法律监督职能,是在当前我国的司法模式下,为维护公平正义所采取的必要手段。检察机关实施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的目的,就是维护司法公正、司法权威和法制统一。  相似文献   

17.
王凤珍 《桂海论丛》2007,23(5):43-45
共同富裕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始终追求的价值目标,而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共同富裕目标的内在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党正确定位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提出新时期要更加注重公平,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积极、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1990-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我国法院工作主题经历了由“稳定”到“公正与效率”的变化。分析引起我国法院工作主题变化的经济原因,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追求司法公正是在应然层面上法律所永恒追求的价值,而维护司法权威则是在实然上树立司法独立形象的必然。实际上.树立司法权威也是为司法正义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实践中,两者却貌似水火不容,冲突极大。一些当事人、大众传媒往往为了实现个案正义,不惜以冲击、诋毁司法机关为代价,致使一些司法机关名声恶播.甚至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工作。因此.如何协调司法公正与司法权威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阐释WTO 协议关于司法审查的规定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司法审查制度中的一些不足,并继而从完善我国司法审查的依据、标准、范围和程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