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南分局妇女部的"三姐"邓六金是闽西子弟兵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走完全部历程的3个女性之一。全面抗战爆发后,她从延安到皖南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妇女部工作,任巡视员。在妇女部中,部长李坚真、副部长章蕴和她的年龄比较大,人们就按她们的年龄分别叫李坚真为大姐,章蕴为二姐,邓六金为三姐。在皖南,邓六金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如上海南京沦陷后,许多妇女界的知名人士先后来到南昌,邓六金主动与她们联系,建立友谊,以团结动  相似文献   

2.
2012年是我党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闽西儿女的杰出代表、老红军邓六金同志诞辰100周年。12月6日,纪念邓六金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邓六金同志的家乡上杭县举行,福建省省长苏树林代表省委、省政府在座谈会上作了讲话。省政协主席梁綺萍,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黄小晶,江西省委书记苏荣  相似文献   

3.
2012年是江西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山逝世40周年,是江西的儿媳妇、曾山的夫人、老红军邓六金诞辰100周年。在纪念曾山逝世40周年时,《江西日报》4月5日配图发表了署名文章《矢志不渝革命路风雨铸就生死情——纪念曾山和陈正人逝世40周年》。省委书记苏荣在呈报件上批示:"追忆、纪念革命先辈的文章十分难得,随时可全文发表。教育后人,缅怀先烈,继承遗志,坚定信念,开拓未来。"12月6日,纪念邓六金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邓六金的家乡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举行。曾山、邓六金的子女及亲属、生前身边工作人员代表,江西、福建方面的领导及党史专家共20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出席座谈会并发表讲话。现将讲话予以刊发,以表达江西人民对老红军邓六金的深切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4.
彭苏 《红岩春秋》2020,(3):31-35
邓六金是与邓颖超、贺子珍、康克清、蔡畅等人一起走完长征到达陕北的27名女红军之一,其丈夫曾山曾任国务院内务部部长,长子曾庆红曾任国家副主席。邓六金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九死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从“望郎媳”到女红军1911年9月,邓六金出生在福建省上杭县旧县乡新坊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境困难,邓六金出生仅十多天,就被父母送给相隔一座山的一户人家做“望郎媳”。“望郎媳”是当地一种习俗,没有男孩的人家为了等“郎”(即男孩)出生,就会抱养女孩。日后儿子出生,女孩就是儿媳。  相似文献   

5.
刘高平 《党史博览》2006,(10):44-46
长征前夕体检,难住了红军女战士。邓六金是体检女战士中第一个合格的1911年9月,邓六金出生在福建省上杭县旧县乡新坊村。1929年5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来到了闽西上杭。邓六金听说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帮穷人打天下的,她的心沸腾起来,便毅然剪去辫子,和小伙子们一起,站岗放哨,打土豪,捉劣绅。后来,她和她的两个姐姐凤金、来金都相继参加了红军,被称为闽西的“三凤”。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曾赞扬她们是“土窝窝里飞出了三只金凤凰”。邓六金先后担任过区委青年干事、上杭中心县委巡视员、福建省委妇女部部长,是长征出发时担任县团…  相似文献   

6.
邓六金是闽西上杭旧县新坊村一位贫苦农民的孩子,在党的培养下,从一个目不识丁的童养媳成长为省委妇女部长。她以客家人特有的坚毅刚强走过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成为长征中惟一幸存的闽西籍巾帼英雄。 在苦难的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女孩更是命运多舛。1912年9月邓六金出生时,在兄妹中排行第六,故取名“六金”。邓六金的父亲邓立崇因无力养活身边这群孩子,就将最小的六金送人,可怜的小六金出生不到20天就离开了亲生母亲。邓六金  相似文献   

7.
12月6日,纪念邓六金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福建龙岩上杭县古田举行。邓六金同志的子女及亲属、生前身边工作人员代表,江西、福建方面的领导及党史研究专家等20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沈谦芳、中共吉安市委书记王萍也应邀参加了上述活动并撰写了相关文章。现将二位同志的文章予以刊发,以表达江西儿女对老红军邓六金同志的深切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8.
2012年是邓六金同志诞辰100周年.邓六金同志在长达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对崇高理想和伟大事业坚贞不渝,始终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为中国革命与建设奉献了毕生精力,以坚定的革命意志、崇高的品格风范、博大的母爱情怀、优良的思想作风,谱写了一个红军女战士的光辉一生.  相似文献   

9.
邓六金,长征老红军,长征老红军,曾山夫人,一位坚强的革命者、鲜为人知的巾帼英雄、伟大的母亲!!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刘勉钰、南昌大学教授刘勉钰在主编《曾山传》过程中,曾先后六次采访邓六金,对她的一生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在她逝世周年之际,正值红军长征七十周年之时,本刊特约作者撰写此文,以生动细腻的真实地再现邓六金的革命人生,以表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10.
博览之窗     
邓六金与危秀英的生死之交 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全程的红军女战士屈指可数,今天在世的就更少了,张闻天的夫人刘英是一个,曾山的夫人邓六金是一个,江西省第一届妇联主任、现任江西省政协常委的危秀英也是一个。三位长寿老人情同姐妹,生死与共。她们中间,有许多感人的故事。 长征途中罕见的艰难困苦,使红军每天都有人生病、牺牲。休养连的战士邓六金也不幸患上痢疾,腹泻不止,高烧不退,又没有药,几天下来,人快虚脱了,走不动  相似文献   

11.
北京,红霞公寓。 清晨6点,邓六金照常走下楼去。每天起床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一个小时来锻炼身体。 “老了,八十九啦。身体健康,才能再为革命做点工作。”邓六金说。这位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如今的职务是全国少年儿童基金会理事。 晨曦初露,杨絮在空中飘飘荡荡。春风拂过,北京已是柳绿桃红。然而,邓六金最喜欢的,还是家乡闽西送来的两盆映山红。那花正摆在家里的阳台上,在院子里做操,一抬头便可以望见。 年年春天,映山红开在闽西的山岭——那是穷人的花。闹红军时,邓六金和姐姐来金、凤金,被省苏维埃主席张鼎丞誉为3朵金花:六金任上杭县委妇女部长,风金任连城县委妇女部长,三姐妹下决心剪掉辫子,打土豪,分田地,组织群众扛起刺刀长矛出操,样样走在前面。可惜,来金很早就为革命牺牲了,凤金的爱人在反社会民主党时被错杀,连累她回了原籍。 邓六金离开家乡时,正是花一样的年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介绍红军长征部份,有一幅“参加长征的部份女同志”的照片。这幅照片是1949年,蔡畅、康克清等16位大姐在北京的合影。在这16位女长征战士中,有一位是邓六金。邓六金同志是闽西上杭县人,1912年9月出生在旧县乡新坊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一家兄妹六个,她排行第六,所以称“六金”。因家贫无法抚养,六金生下十多天就送到邻村石院坑李清洪家做养女。李清  相似文献   

13.
漫漫长征路,女同志要比男同志更为艰难/邓六金是上杭县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唯一幸存的女红军。  相似文献   

14.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许多志同道合的男女走到一起,结为革命伴侣。曾山和邓六金,就是其中的一对。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他们艰苦奋斗,克己奉公,体现了一对革命伴侣无  相似文献   

15.
1961年12月,久别故里的共和国内务部部长曾山,携夫人邓六金回到吉安老家看望父老乡亲。走在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家园,目睹慈母饱经沧桑的容颜,忆起往昔烽火连天的岁月,念及举家为革命奉献牺牲的过往,他心潮起伏、百感交集,提笔写下两副对联。  相似文献   

16.
王堃 《党建文汇》2000,(3):16-17
邓六金,中国参加长征的27位女红军战士之一,她的足迹是中国革命的一个缩影。她的爱人、战友是赫赫有名的原国务院内务部部长曾山同志。  相似文献   

17.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许多志同道合的男女走到一起,结为革命伴侣。曾山和邓六金就是其中的一对。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们艰苦奋斗,克己奉公,体现了一对革命伴侣无私的共产主义胸怀。  相似文献   

18.
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一度漫天抗日烽火的皖南,顿时沉浸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然而,中共皖南党组织和皖南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转入地下,在黑暗重重的皖南山区开展艰苦的游击战争,直到大军渡江全国解放。  相似文献   

19.
金花被人称为是世上最高贵的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贫苦出身的邓六金三姐妹携手冲出封建牢笼,剪掉辫子参加红军,为革命挥汗洒血,被誉为苏区的“三朵金花”。 邓六金,1934年任福建省委妇女部长,建国后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全国儿童福利基金会理事、五届全国政协委员。邓六金在家排行第六,故名“六金”。生父是个卖货郎,共生5女1子。六金出生10天就被送邻居一户农家抚养。生父在一次发大水时被河水冲走,姐姐来金、风金在家担当起了照顾全家的重任,租田种地、上山砍柴……六金从小跟着剃头匠的养父走东家串西家剃  相似文献   

20.
郭际 《党史文苑》2010,(9):12-17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许多志同道合的男女走到一起,结为革命伴侣。曾山和邓六金,就是其中的一对。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他们艰苦奋斗,克己奉公,体现了一对革命伴侣无私的共产主义胸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