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犯罪现场微量物证的发现、提取与送检的整个过程,是进行微量物证检验的前提。正确认识犯罪现场微量物证反映的特点规律,掌握不同案件中微量物证遗留的重点部位,以便采用正确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
犯罪现场中及时、规范、科学地提取微量物证,是案件最终侦破的切入点,能改变以往因犯罪现场没有提取到有价值的指纹、足迹等痕迹物证而致使侦查工作陷入僵局、侦查活动难以推进的局面。现场勘查工作需加强微量物证意识,强化证据意识,确立犯罪现场保护新理念。同时,利用相关微量物证检验鉴定结论时,应该对仪器检验鉴定结论进行科学分析、综合评判,避免盲信。  相似文献   

3.
在犯罪现场常常遇到血液、油脂、汗液和尘土等物质形成的手印,有时会出现其中两种物质手印的重迭。本文根据不同物质和戴体对不同波长的光源照射下吸收、反射、偏振和发光等性质,归纳总结出对白瓷砖上不同物质手印重迭的照相剥离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刑事案件题材影视作品的增多,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能力也越来越强,作案手段和方法日益狡猾,在犯罪现场很难提取到明显的痕迹物证,因而微量物证的作用日益突出。文章就两起典型案件阐述了微量物证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及微量物证在基层应用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微量物证非常有助于确定犯罪行为人与犯罪现场之间的关联,从而帮助我们开展犯罪重建。从事各个层面的犯罪重建工作的工作人员,都应当认识到微量物证能够对犯罪重建工作发挥的各种重要作用,并且应当认识到微量物证能够帮助建立的各种关联。  相似文献   

6.
犯罪现场勘查学是侦查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侦查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文章就犯罪现场勘查学学科研究的起点、犯罪现场勘查学的研究对象、犯罪现场勘查学在侦查学中的地位、犯罪现场勘查学的特点、犯罪现场勘查学的学科体系、犯罪现场勘查学学科基础理论等若干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犯罪现场再现是一种对犯罪行为再认识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再现与重复是不同的。再现是一种模拟,一个实验的过程,因而有着许多方法、手段,这些方法、手段从不同的角度对再现提供了条件。”“在侦查中,犯罪现场再现是侦查主体对业已发生的犯罪案件,为侦破案件的需要,通过对犯罪现场的勘查和必要的调查研究,借助假设、推理、求证的思维方法,对犯罪现场的构成要素和犯罪现场形成过程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犯罪形式呈现出了高科技、高素质的特点,现场物证微量DNA在案仕侦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微量DNA检验技术所具有的精确打击的特点可以给犯罪分子以强大震慑,同时也在实际侦查办案中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但是犯罪现场勘查中是否能发现具有关键价值的微量物证,微量物证发现后能否得到有效提取,检验人员是否能合理评估并选择正确的提取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犯罪形式呈现出了高科技、高素质的特点,现场物证微量DNA在案仕侦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微量DNA检验技术所具有的精确打击的特点可以给犯罪分子以强大震慑,同时也在实际侦查办案中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但是犯罪现场勘查中是否能发现具有关键价值的微量物证,微量物证发现后能否得到有效提取,检验人员是否能合理评估并选择正确的提取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传统观点将犯罪现场视为场所或地点,不仅没有揭示犯罪现场的本质,更无力指导信息化背景下犯罪现场勘查的实践。犯罪现场的本质是在一定时间内存储了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所产生的犯罪信息,表现为各类犯罪信息载体的总和。犯罪现场勘查工作围绕犯罪信息载体进行,以最大限度获得犯罪信息为目标,它在"由案到人"、"由人到案"、"由案到案"、"由案到防"四种侦查模式中均有特定功能。  相似文献   

11.
犯罪现场遗留有重要的作案信息,通过对犯罪现场的勘查,能够获取刑事案件诉讼所必需的证据。随着"两个规定"的实施和庭审制度的改革完善,犯罪现场勘查程序是否合法、提取物证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逐渐成为庭审关注的焦点,也对当前犯罪现场勘查见证制度提出了挑战。本文从解析当前犯罪现场勘查见证制度入手,通过对其现状和弊端的反思,提出重建犯罪现场勘查见证制度的对策,以期为侦查机关刑事执法活动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传统的犯罪现场勘查模式已无法满足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需要,从更深层次上来说是现场勘查中侦查权力的配置出现了问题。主办侦查员制度突出主办侦查员在犯罪侦查中的主体地位,而犯罪现场勘查作为刑事侦查的重要环节主办侦查员在其中也理应具有主体地位。因此,在此基础上可以构建一种以主办侦查员为主体的新的犯罪现场勘查模式,以实现在犯罪现场勘查中侦查权力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3.
当前犯罪现场约52%的法医学物证,为微量脱落细胞的生物检材。研究微量混合脱落细胞生物检材提取后扩增和电泳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初步表明微量生物检材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在降解。  相似文献   

14.
微量物证是罪犯犯罪行为的无声证人,是客观事实的产物,它不受感情因素影响。其特点是:数量少、体积小,故具有不易引起作案者注意的特点,但给现场勘查搜寻物证造成一定的难度。为使微量物证成为证据,必须在犯罪现场上采用科学的搜寻方法,去发现和收集有价值的物证,为侦查破案提供科学依据。一、微量物证的搜寻与发现主要有现场勘查和搜查两种方法。1.现场勘查注意勘查犯罪分子的出口和入口及活动路线处,有无烟头、火柴杆、纤维等物质;注意发现尸体及其周围有无血迹、精斑、尿,呕吐物、毛发及弹头等物质;还要注意发现罪犯遗留在…  相似文献   

15.
犯罪行为是物质的运动,无论犯罪分子如何狡猾,在任何犯罪现场都不可避免地留下与犯罪分子或犯罪过程相关的微量物证。一经发现并提取到罪犯遗留在现场和从现场带走的某些微量物质,经比对检验鉴别,即可为侦破案件提供证据。过去微量物证不受重视的一个原因是,微量物证具有形微量少的特点,由于没有系统掌握发现和提取的方法,致使微量物证的利用率较低,因而应加大对微量物证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现场重建在枪击案件现场勘查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枪击案件现场的现场勘查,搜集现场重建的依据,对犯罪现场被害人或者目击人的信息、犯罪现场形态、物证的位置和状态以及枪击案件物证检验结果的科学分析,确定犯罪现场上发生的事件和行为的整个过程。犯罪现场重建的步骤和阶段需要严格地遵循基本的科学原则、理论表述和逻辑方法。审慎地观察和大量地实验是最终进行现场试验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犯罪现场”,是刑事侦察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或基本概念,但长期以来在刑侦学界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并不一致。因此,对究竟什么是犯罪现场、它的科学含义是什么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此谈点粗浅看法。目前,在许多刑事侦察学或犯罪现场勘查的教科书以及有关论文中,关于犯罪现场的概念都不统一。可以说,有多少本教材,就大致有多少种提法。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1.犯罪现场是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地点和遗留有同犯罪有关的痕迹或其它物证的场所。(高等学校法学教材《犯罪侦察学》,第204页)  相似文献   

18.
论犯罪现场的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现场构成 ,是指在动态过程和静态结构上组成犯罪现场的实质性内容要素和形式性外在要素的总和。犯罪现场构成与犯罪案件构成 ,是明显不同的两个事物 ,但它们之间有双重联系。犯罪现场的动态构成 ,是指犯罪现场随犯罪活动的发展和勘查活动的进展 ,而在不同阶段上呈现出的不同样态的总和 ;犯罪现场的静态构成 ,是指构成特定状态下的犯罪现场的实质性内容要素和形式性外在要素的总和。  相似文献   

19.
《中国保安》2001,(7):52
犯罪现场是指犯罪分子进行犯罪的地点和留有犯罪痕迹物证的有关场所。犯罪分子进行犯罪的地点也叫作案地点,如人被害地点、财物被盗地点。犯罪活动的结果,必然引起现场上客观事物的变化,这是犯罪现场的基本条件。因此,可以说与犯罪活动有关的时间、空间、人、物、事的总和就是犯罪现场。一、保安员保护现场的任务现场保护是做好现场勘查工作的必要前提。因为犯罪现场是识别犯罪、获取罪证和研究犯罪活动过程最直接最实际的场所。《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犯罪现场,并且立即通知公安机关派员勘验…  相似文献   

20.
犯罪人作案手段的日趋复杂化和智能化,使微量物证研究既具有时代意义又具有证据意义。微量物证具有不同于其它物证的特点和存在于犯罪现场的特殊的规律性,因此,寻找微量物证,也有特殊的技术方法。所以,微量物证研究有自身特殊的研究范围,同时,对于刑事侦查实践,也具有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