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八大吹响了全国新一轮改革的号角.在"人口红利"逐渐减弱背景下,改革已成为我国新一轮发展的最大"红利".能否用好这"关键一招",关系这个最大"红利"能否有效释放.要推进新一轮改革,不仅需要体制机制创新突破的智慧和勇气,更重要的是,要更加深入地贯彻科学发展观,要进一步加快确立新的改革观. 为何要形成新的改革观?这与新一轮改革面临的复杂形势有关.要看到,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这一轮改革面临的背景、环境、条件、基础都已不同,面对的压力、挑战、阻力、难点也已不同.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既是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的继续和深化,又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共十六大召开以后的第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的总体方向是促进传统政府职能的变化,从实质上改变高度集权的政府管理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较大的机构改革逐步体现对传统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管理职能的变革要求,根本目的是要改变政府权力与市场的关系,以及由此主导的政府与企业部门、与事业部门、与社会的关系.1998年机构改革基本上改变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机构设置的格局和模式,完成了政府机构改革的"脱计"阶段.2003年启动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标志着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机构设置的格局和模式将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3.
正四十不惑。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攻坚战形势逼人,深化改革时不我待。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新一轮改革开放如何推进?新的动力何在?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这个"关键一招"里,蕴含着一个国家繁荣兴盛的秘密,蓄藏着一个政党革故鼎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为破解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部门合作困境"和"政社合作困境","江汉模式"以社区合作治理为价值取向启动新一轮改革,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和政府行动社会化,改革政府社会职能运行的体制机制,深化了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创新了居民有序自治机制。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条件下广东山区经济改革与发展方略探讨郑宏宣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的历史新阶段。以此为契机,新的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我国改革、开放产生新的格局,处在全国改革开放前沿...  相似文献   

6.
<正>新供给经济学强调以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以结构优化为侧重点,着力从供给端入手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有效化解"滞涨""中等收入陷阱"等潜在风险,力争形成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新模式。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端改革正在成为我国农业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近30多年来,改革开放带来我国农业的巨大变化,粮食、蔬菜、水果、畜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了机构改革的艰巨任务。1951年以来,以"精兵简政"为核心的机构改革进行了9次,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先后开展了3次规模较大的机构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都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改革的成果也难以得到巩固,始终没有走出"膨胀—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在新一轮机构改革即将全面展开的时候,认真总结历次机构改革的经验教训,对于做好新一轮机构改革工作是有益的。——重视机构人员的精减,轻视机构职能的转变。政府的职能与其机构的设置、变更有着密切的关系,职能是机构赖以存在的基础和依据,有什么样的职能,就有什  相似文献   

8.
蒋卫武 《小康》2008,(11):40-41
"抓住农村改革发展这个重点,就能掌握整个改革开放的主动权,就能带动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10月13日,胡锦涛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时强调抓住农村改革重点能带动中国经济新发展。改革开放30年,"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发展的战略性考虑。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为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提供了重要的体制支撑。通过改革,乡镇政权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行政效率得到提高,执政能力得到加强,推动了党的惠农支农强农政策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我国改革开放最先发端于农村,而农村改革又以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改革创新为先导,再到农村综合改革和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一路走来,成就举世瞩目。从奉化来看,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改革创新的历程,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是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开局之年,破除乡村发展面临的"人地钱"体制机制障碍,是深化我省新一轮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一、优化三类人才的培养、配备和激励机制第一,强化基层激励,打造"一懂两爱"三农工作队伍。应建立教育、卫生、农业、文化旅游等涉农部门专业人才县域统筹使用制度和乡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经济改革为动力,并以经济改革为起点。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部门推进的现代企业制度标志着改革的起步,到1990年代初步建立社会主义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改革的脉络一直是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持续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新一轮改革开放大幕已经拉开。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思想再解放的过程。省委决定,集中一段时间围绕创新观念、增强能力、提升标准、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开展大讨论,这是一次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想大解放,也是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赢得主动的再动员。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山西发展相对滞后,但改革决不能落后。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省第十一  相似文献   

14.
机关后勤工作是政府机关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政府职能正常运行提供物质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沿着实现后勤管理科学化和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改革思路,机关后勤体制进行了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机关后勤行政管理职能与后勤服务职能分开,成立具有事业法人地位的机关服务中心承担机关后勤服务,同时对外服务经营,兴办经济实体。已经进行的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果,为政府机构改革、精兵简政做出了贡献,也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机关后…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集中攻坚克难的深水区,国家治理体系正朝向现代化、法治化、制度化方向变革。基层镇村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作为国务院在连片特困地区新一轮综合扶贫改革试点的恩施龙凤镇,在先行过程中以"三位一体"创新山区治理机制,从治理技术、治理队伍、治理方式三个方面,为综合扶贫政策落地、探索山区治理新路提供了尝试性回答。其成效是:以信息化技术牵引型治理破解山区治理之困难;以新乡贤文化弥补公共服务之缺失;以律师进村增强法治建设之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传统公共行政那种僵化,等级森严的官僚制模式的弊端已日渐显露。新一轮开放背景下,变革政府旧有的管理模式已是大势所趋。结合我国现阶段具体国情,实现这一变革的关键是要转向以社会、企业、公民为本位的服务,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服务中去,确立以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为核心的政府绩效评估标准,并以此来推动新一轮的政府体制和职能改革。  相似文献   

17.
正江西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理念,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出台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统筹部署、纵深推进、全面发力,积极推动我省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一年来,体制机制改革工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先后进行了六次政府机构改革,经历了由单纯的精简机构到综合配套改革的发展过程。以政府机构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其实质是改变高度集权的政府管理模式.建立统一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政府机构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转变政府职能仍然是一个努力的目标,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当前.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已全面展开.标志着我国政府管理体制向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迈进。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发展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余年来取得的巨大成绩,是在成功实现从"国家革命的逻辑"向"社会发展的逻辑"的历史转折中取得的.我国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具有的必然性使得它能够很快地切入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中,从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两个方面为"发展生产力"与"解放生产力"提供了社会空间.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能否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得到成功推进,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发展与深度推进的关键环节,必将成为新一轮解放思想与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又一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直辖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体制机制、服务科学发展"为目标,以"职能转变、体制创新、制度建设"为重点,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管理,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