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源地,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们三观的培养、良好品格的塑造和身心的健康发展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框架下,以中剧《家有儿女》和美剧《查莉成长日记》为例,从六个维度分析中美家庭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的差异,总结中美家庭教育的优缺点,使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方式得以完善和发展,这对我国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家长素质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吴玉芬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对于人才质量的要求更高了,而人才的成长又是从家庭起步,因而,提高家长的素质,已成为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关键。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其木格一、问题的提出家庭教育是人的启蒙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促进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因此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家长的教育态度及文化、修养对学生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市的绝大部分家庭对...  相似文献   

4.
家庭环境是指家庭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一种气氛。它是构成家庭教育的基础,对未成年孩子起着间接的教育作用。家庭环境中,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处事之道、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等是影响家庭成员特别是影响未成年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和条件。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5.
《公安研究》2013,(2):31-31
黄小芮在《科技创业月刊》2012年第10期撰文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和终生的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基础,家庭环境影响着一个人成长和发展;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家庭教育优势在于其具有延续性和终生性的特点,家是培养孩子最好的环境,父母教育的方法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从根本上说是“立德树人”。家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德育功能比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更大、影响更深。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德育又常常被家长们忽略了。如何更好地承担起“立德树人”重担,是每一位对子女未来抱有美好期望的家长不能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幼儿健康成长?我认为,一是教育部门要建立家庭教育同步网络,在孩子受教育的同时亦对家长进行配套的相关教育,使得学校、社会、政府、家庭四位一体形成对幼儿教育健康发展的保障体。二是将学前教育纳入与义务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来抓,同时强化对幼儿园的考核和监管。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幼儿教师及其相关人员的思想素质,增强其责任心。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不会天生就是英雄、名家,也不会天生就是犯罪人,他的成长发展离不开教育和培养。而家庭是儿童自幼龄起最主要的生活环境,是一个人社会化进程的起点,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表现和行为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是家庭教育的直接受益或受害者,不良的家庭教育正在孕育不良少年。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体现幼儿园教育的特点 ,实现教育目标 ,近年来我们采取了一个重要做法 ,就是实实在在地办好家长学校 ,努力做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协调同步的发展。把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幼儿园的各项计划和管理体系 ,使之成为幼儿园教育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在 1 996年初成立幼儿家长学校 ,并在实践中逐步把它规范化、制度化。 (1 )建立协调家园教育的指导和组织机构 ,明确职责。我们在成立家长学校的基础上 ,又建立由园领导、老师、家长学校学员代表组成的家长学校校委会 ,其职责是沟通、研究、并指导协调家园教育工作。(2 )把家校工作列入幼儿园每学…  相似文献   

10.
正房山的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全国各地区深化教育改革有着启迪和借鉴作用。这些成功经验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教育改革的目标。房山教育改革的目标是构建教育社会化体系。房山教育社会化体系包括家庭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这些组成部分。明确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教育社会化的极其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周丽霞  舒畅 《传承》2013,(8):111-113
教育是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组成了教育的"生物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这三者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综合问卷调查结果、走访的情况,对当地汉族、壮族、水族、族、苗族、土家族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建议和措施,有助于促进民族地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周丽霞  舒畅 《传承》2013,(10):111-113
教育是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组成了教育的"生物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这三者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综合问卷调查结果、走访的情况,对当地汉族、壮族、水族、族、苗族、土家族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建议和措施,有助于促进民族地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特殊儿童家长要密切关注特殊儿童由于身体先天残障而引起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障碍,解决孩子生理日益成熟而心理相对滞后发展的矛盾,保障特殊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在人生成长中至关重要。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社会道德之风。现代家庭文明的建设对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其水平取决于家庭教育水平。然而,江苏“好学生”徐力杀母事件、甘肃“尖子生”齐刚弑母案、云大学生马加爵杀人案等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向我们敲响了进行家庭教育反思的警钟。透过频发的悲剧,笔者认为家庭教育的职能被异化,家长混淆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同的职能,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划上了等号。为此,笔者试图从心理学层面的认知、情…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与青少年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宣筑 《中国妇运》2004,(11):45-4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一个温馨和睦、文明幸福的家庭,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摇篮和基础。进入新世纪,我们的生活更趋色彩斑斓,如何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深入开展科学的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品德的熏陶,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愈加显得重要和紧迫。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谓家庭教育,是指家中长辈、尤其是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和生活实践对后代施加影响的活动。对青少年而言,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启蒙教育,也是日常教育、伴随人一生的终身教育,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运》2005,(6):22-23
当今中国,有一个怪现象,教师起早贪黑、兢兢业业,累!家长工作压力大、教子经费投入多,累!孩子们像被鞭子抽打得无法停息的陀螺,业余时间还要被家长强迫学东学西,更累!按理说教育得应该不错,可是效果怎么样?问题成堆!那么,到底缺少了哪一环节?2004年3月,鞍山市妇联、市教育局在引进了中国家长教育工程后,尝试着在教师、家长和孩子三者之外,增加了一个重要角色——“家庭教育成长顾问”,使之参与到家庭教育环节之中,指导家长科学教子,收到了良好效果。网罗人才、锻造队伍。“家庭教育成长顾问”是由CPEP中国家长教育工程提出的教育理念,由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区分父职与父教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回答了父教的基本内涵、父教应该履行什么样的责任,以及如何处理好父教与母教之间的分工等问题。从教育影响角度看,父教是父亲基于男性家长性别和角色地位对子女的影响、引导和培育,父亲对子女的教育是父亲的权利,是家庭治理和家庭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家庭教育分工角度看,父教是父亲作为家庭成员分担家庭教育责任与事务活动的过程,包括抚养、照料、陪伴、引导、管教以及为子女教育成长创造条件等内容。深化父教问题研究的关键是处理好与母亲以及家庭其他成员的分工,父母教育分工应该坚持整体平衡、儿童发展利益最大化、父母优势互补、自愿性与包容性相结合等基本原则。家庭教育分工应以家庭主义为指导,以优化家庭教育资本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家庭整体利益,不应该以性别主义为主导视角。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青少年行为指导的重要基础 ,也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父母的行为影响青少年行为的形成。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的配合 ,就无法取得学校教育的全面成功  相似文献   

19.
加强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正确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幼儿园工作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与家长谈到幼儿的成长情况时,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的发展水平评价有很多一致的地方,但也常常出现不同的意见。对此,有的家长能够与教师认真探讨分歧所在,配合幼儿园的工作;有的家长则因未能很好与带班教师沟通,对老师的意见产生误解,进而影响了良好家园关系的形成,最终直接影响幼儿园的教育效果。家长与教师对幼儿的发展水平保持基本一致的认识,是保证幼儿园与家庭形成合力,为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的重要前提。因为家园只有在共同的认识基础上,才能采取效果良好的合作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0.
青年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未来。新时代青年工作要把握青年成长成才规律,发挥党始终重视青年、赢得青年、依靠青年的政治优势,坚持党管青年原则,推动构建党的领导、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五位一体”实施路径,不断开创青年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