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歌曲艺术是情感艺术,以"情"感人是歌曲艺术的魅力所在.歌曲艺术正是通过歌唱者情感的表达,来体现作品的思想感情的.准确表达歌曲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将其所酝酿的内在魅力通过歌唱完美地再现出来,必须通过歌唱者的再创作.这个再创作的过程,就是歌曲的艺术处理与表现的过程.那么如何让歌唱者正确、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体会音乐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揭示歌曲的艺术形象,达到对歌曲的情感、风格的准确把握和表现,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2.
陈伟  王峰 《学理论》2010,(16):66-67
人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就会追问宇宙和人生的意义,艺术、宗教和哲学是人类追索这类问题的途径。所以,艺术和宗教与哲学一样,是真理的负载者。一旦艺术开始拒绝思想和真理,它就开始在拒绝自己了。即使不把艺术视为赚钱的生意,但完全不知道艺术需要哲学和思想,而以为艺术就是技巧操练的问题,艺术还是一样会衰退和死亡。  相似文献   

3.
廉政文化社会化,简而言之就是促使崇尚廉洁、鄙弃贪腐的价值理念成为社会大众的共识和追求的过程。廉政文化社会化。不仅需要平台和载体,而且更需要同其他类型的文化共同“搭台唱戏”。一是通过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廉政文化与中国历史文化有机融合。二是通过对民族文化中蕴藏的廉政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以及利用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来推进廉政文化传播,促进廉政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有效结合。三是通过艺术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来拓展廉政文化的传播途径,从而实现廉政文化与艺术文化的相互渗透和相互推进。四是通过找准旅游与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结合点,推进廉政文化与旅游文化的互补与互动。  相似文献   

4.
约翰·杜威以他的经验自然主义为基础,表达了一种与康德美学及其继承者们迥然不同的艺术观。在他看来,艺术所涵盖的范围要远大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艺术。艺术不是自然、经验、生活对立的存在,它是自然材料呈现意义的过程和结果,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和工具,它本身就是人类经验的组成部分。无论艺术生产过程还是美的艺术作品,都不能与经验相脱离。艺术虽然与人类经验紧密相连,但它不是普通的经验,它是完满的经验,是经验的典范,也是生活的榜样和理想。  相似文献   

5.
京剧发展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赟 《民主》2010,(5):53-54
京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自徽班进京至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它建立在中华几千年悠久的戏曲文化基础上,兼收并蓄、融汇贯通了大江南北诸多地方戏曲艺术的特长,形成了自己和谐独特的艺术风格及表演技巧.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和感召力。京剧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戏曲艺术发展的一个新高峰。  相似文献   

6.
周园 《民主》2012,(9):35-37
有一种音乐,可以持续一天一夜:有一门艺术,融合了东方和西方的多种元素:有一种文化.记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它就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千百年来.木卡姆的旋律融合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它见证了西域古老文明的交融.也逐渐被世界所认知。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精神之所以能够与西方悲剧艺术发生密切联系是以它自身所具有的悲剧性为基础的.不同时期基督教精神对悲剧艺术的影响力不同,悲剧对基督教精神的态度也不同.现代西方的悲剧艺术表现出对现实的怀疑和否定的情绪.现代悲剧艺术把上帝变成了人类认识自己和自己生存的世界的途径,一方面通过象征的手法用基督教意象表现对现实的困惑和批判;另一方面把基督教意象作为原型,用现实材料建构现代基督教精神.  相似文献   

8.
美术馆作为当今社会文化艺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存和展示艺术家作品、帮助普通公众提高其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国际问文化艺术交流的社会功能,充分起到了繁荣国家文化艺术教育事业的作用.公共教育在中国出现美术馆之初就成为它的一项重要功能,它具有启迪人的心智、提升人的素养、教化人的灵魂的崇高意义.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事业和学校艺术教育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两者协同发展的空闽和意义巨大.  相似文献   

9.
刘巍 《学理论》2010,(19):184-184
宗教与艺术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教艺术无疑是宗教与艺术区分及联系的枢纽。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艺术是以表现宗教观念,宣扬宗教教理,跟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或者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哲学美学中的"艺术终结"问题成为了20世纪西方美学和艺术哲学的一个预言,一些重要理论家基于不同的文化语境对"艺术终结"的预言作出了不同的阐释,成为了当代关学和艺术哲学的热门话题.探讨黑格尔以来关于"艺术终结"问题可知,"艺术终结"问题是对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发展的不同诠释,体现的是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阐释的开放性,而不是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的艺术的结束.  相似文献   

11.
语法病句就是违反语法规范的句子,它不能清楚地表达言者的意思或者把意思表达错了.但一些语法病句从语言运用技巧的角度看又是一种艺术的语言,它们隔壁而居,互为表里.主要探讨了艺术语言和语法病句在浅层上的相似性,艺术语言亿朽为奇的特异性,并分析它们在深层的差异性,指出导致二者差别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政治认同     
《团结》2010,(2):55-55
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生活.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是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这种现象就是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3.
张昆 《学理论》2010,(2):127-128
面具是人类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它起源于人类装扮、装饰的行为和文化。笔者通过对中国摊面具之中的鬼神面具进行分类,进而对中日鬼神面具分类比较,分析日本能面具之鬼神面具的分类及发展,归纳出中国滩面具之鬼神面具和日本能面具不同的艺术审美特色,来说明能面艺术所独有的艺术特色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把经济学与艺术学及相关的学科融合起的艺术经济学是一门新的科学。从研究对象看,它是一门交叉科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门分支科学。  相似文献   

15.
行为艺术     
陈晓萍 《党政论坛》2008,(16):22-23
行为艺术,也称行动艺术、身体艺术、表演艺术等,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欧美的现代艺术形态之一。它是以艺术家自己的身体为基本材料进行行为表演,通过艺术家自身身体的体验来达到人与物、环境的交流,同时经由这种交流传达出非视觉审美性内涵。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永远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它对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观念、理论和方法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智慧。一所谓“传统”,一般是指延传几代的、被人赋予价值和意义的事物。但较深层的理解则应是:传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是人类过去所创造的种种制度、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构成的表意象征,它使代与代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并且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则是指中国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社会化体系。如何…  相似文献   

17.
周璇  朱星雨 《学理论》2009,(30):205-206
新媒体艺术有艺术审美的大特征,也有自己本身的小特色,审美过程就存在于艺术接受者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与批评活动中,每个人都可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在审美过程中得到启迪和暗示。而作为新媒体艺术,更着重于使用先进科学技术,集虚拟现实、数字、交互、多媒融合等众多尖端科技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
周园 《民主》2012,(7):33-35
自古以来,古琴以优雅的文化气质、朴素的审美情趣和高雅的艺术品位流传于世。它是极具艺术魅力、超级完美的艺术品,也是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理念的珍藏品。它凝聚着中国古代斫琴名家的勤劳和智慧.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暂且不论流行音乐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如何,就其本质而言,流行音乐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外化,它的文化象征意义使它既是两方青年文化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又同时促动和再创造着西方青年文化。因此,可以将流行音乐表述为:流行音乐是由青年作为创造和参与主体的、利用现在电子乐器和人声合成的、表现青年文化观念的、节奏和旋律多变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欧阳大霖 《学理论》2010,(14):47-48
龙灯吉利是流传于侗族北部方言区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是在侗族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有机交融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侗族民间传统说唱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当前,做好这一独特民俗传承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