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4月,江苏省徐州市人防办原主任郭兖生年满60周岁。到了这个年龄,别人收获的是一张退休证书,颐养天年,乐享人生,可郭兖生收获的却是法院的一纸判决书,因其受贿和滥用职权,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6个月。他做梦也没想到,要在监狱里苦度残生。可熟悉他的人早就预料到他会有这一天。"铁杆"忘年交出身农家的郭兖生担任过团委书记、运管处处长、交通局副局长,直至坐上徐州市人防办主任的交椅。随着职务的不断提升,郭兖生面临  相似文献   

2.
2012年4月,江苏省徐州市人防办原主任郭兖生过60大寿。作为职场中人,到了这个年龄,别人收获的是一张光荣退休证书,是颐养天年、乐享人生的时候了。可郭兖生收获的却是法院的一纸判决书,网其受贿和滥用职权,  相似文献   

3.
他在上个世纪90年代,便一次收下50万元的贿赂;他曾先后60次收受同一名行贿人累计多达200多万元的贿赂;他还曾为了一己私利,擅自做主转让股份,给公共利益造成了9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最终,他失去了由家庭亲情、鲜花荣耀、名誉尊严所构成的整个世界,落得个"泪洒黄昏路,铁窗了残生"的下场。他就是徐州市人防办原主任郭兖生,一个在收钱敛财、运用权力、结交朋友等方面处处"不设防线"的人防办主任。  相似文献   

4.
这里列举的三位“村官”,分别是郭秀明、张小民、李鸿海。郭秀明生前为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惠家沟村党支部书记,他常说的一句话是“能为老百姓办成几件实事,我死也心甘”。他在任书记的8年中,呕心沥血,带领全村群众向恶劣的自然环境挑战,向贫穷挑战,初步改变了全村贫穷落后的面貌,被群众誉为“真正的共产党员”。张小民生前为临猗县孙吉镇蔡村村委主任,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村委主任还算个官的话,那么这个官应该这样去做: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能见到你,在人民群众最困难的地方能想起你,在你离去的时候人民群众能怀念…  相似文献   

5.
王萍 《党的建设》2009,(7):62-62
1941年1月的一天,在位于兰州的国民党第八战区指挥部,一份绝密名单被送往政治部办公室,名单上的人大都是身居兰州的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看着名单,政治部主任曾扩情的情绪立刻复杂起来,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份黑名单上的第一个人竟然是他一直非常赏识的贴身秘书。几天后,国民党第八战区政治部主任秘书——丛德滋被秘密  相似文献   

6.
正冯琦:一是没想到贵州这么好、二是没想到政府这么忙、三是没想到这么受重视。"进了贵州门就是贵州人。我不是贵漂,而是新贵州人。"这是7月1日,我们见到冯琦时他说的第一句话。从中国银行总行来到贵州挂职任省政府金融办主任助理,冯琦说他有三个想不到:"一是没想到贵州这么好、二是没想到政府这么忙,三是没想到这么受重视。"冯琦曾是一名军人,毕业于石家庄陆军学院,并在38军、  相似文献   

7.
王懿霖  袁丽 《求贤》2021,(1):32-35
Reporter’s notes人物素描刚刚过去的2020年,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主任助理孟祥飞又收获了许多荣誉称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当记者还在纠结他能否接受采访、是否在北京领奖未归时,没想到很快就得到了回复:"正在开会,稍后与您联系。"回应之迅速让记者有些受宠若惊,能"训练"...  相似文献   

8.
1999年12月19日晚,郭秀明召集党员、干部开会。他靠着被子半躺着,用有些沙哑的声音对大家说:“穷折腾了这么多年,村上总算有了变化。如今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咱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尽快带领全村人富起来……我可能活不了太长时间了,如果老天爷能让我再多活一年,到明年这个时候,村上的几件大事就全部完成了。到那时,我死也甘心了……” 12月20日下午,郭秀明于西安病逝。一“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这个念头在郭秀明心头沉甸甸地压了许久。他是乡间医生,在村里开有诊所,有时村民来就医,连几毛钱的感冒药都…  相似文献   

9.
“十五”期间,太原市人防办在太原市委、市政府、警备区和省人防办的正确领导下,狠抓人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夯实发展基础,完善运行机制,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太原市人防办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人防工作第一名,太原市人防办机关连续5年保持了市级文明单位和文明标兵单位称号,被北京军区评为国防动员先进单位。太原市人防工作在第四次、第五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连续两次被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评为“全国人防先进城市”,主任高正同志被国家人事部、国家人防办评为全国人防先进工作者。一.各项业务建设成…  相似文献   

10.
两年前,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硼海镇挂钟岭村农民张学友做梦也没想到,两年后的今天,他能够有50头羊的固定资产和上万元的年收入。是"三帮三"活动让他实现了这个做梦  相似文献   

11.
柳长庆从农家小院走来,在金融战线一干就是16年。尽管6年前他就当上了辽阳市农行太子河区办事处主任,可身上那特有的朴实丝毫未减。 论官位,他还不及品,可大小叫个主任,几千万国家信贷资金捏在手里,也算是尊财神了。就凭这,活得“滋润”点怕也不是难事儿。可他愣是不会。 作为“财神”,柳长庆深知自己的重任。农家院出来的孩子,乡里乡亲也多,老家常有人想通过他弄点贷款,  相似文献   

12.
报刊文摘     
郭沫若与沈尹默 郭沫若与沈尹默是半个世纪的老朋友。早在1921年,郭沫若在日本求学期间就结识了沈尹默。那时,沈作为北大教授在日本京都大学进修。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郭沫若在祖国的召唤下秘密潜回上海。一下轮船,便奔大西路美丽九号沈寓。沈当时任中法文化交换出版委员会主任,他安排郭隐蔽在该委员会办公处。“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郭沫若在归国途中,曾用鲁迅的诗韵写了一首极为著名的七律。沈为郭的爱国激情所感动,也曾和诗,并载诸当时报刊。 抗战期间,郭、沈在重庆亦有来往。1941年11月16日…  相似文献   

13.
1990年从警校毕业分配到郴州监狱工作的唐德忠,由于有文化、懂法律,做犯人思想工作很有一套办法。可他没想到的是,他这个做思想工作的高手竟然被犯人的叹息声“策反”。  相似文献   

14.
苏世夏  章立 《党风建设》2001,(6):10-11,14
“没想到我这个从小以牧羊为,生的苦孩子.能纵马疆场,转战南北,为创建新中国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我们采访老红军周志青时他自豪而深情的话语。今年已82岁高龄的周志青,虽然步履蹒跚,在我们采访时,他的脸上始终堆满了微笑,给了记者一种特有的长辈的亲切感。  相似文献   

15.
董明宝1956年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197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经历是平凡的,但在这个平凡的共产党人身上,有一种为人民舍己忘生、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 勤政为民 务实求真 十几年来,董明宝一直安心扎根在偏远的山区小镇。在别人眼中是千载难逢、离乡进城的机遇也曾光顾过他多次,他都淡然视之。在双河乡,他先后担任过党办主任、宣传委员、组织委员,无论在什么岗位、干哪一项工作,他总是干一行爱一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象一头默默无闻的老黄牛。  相似文献   

16.
他不再是个“由头”,也不再有什么“卖点”,他如今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罪犯一刘宜清,原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党组书记、行长,因受贿47万余元,被判有期徒刑15年,现在长沙监狱服刑。当笔者向他告知采访意图时,没想到这个在位时经常渴望被采访的“正厅级”却闭紧了他的双眼。  相似文献   

17.
英年早逝的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惠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郭秀明生前是个“傻子”。村里修公路贷款32万元买回一台推土机,部分村民对贷款有意见,他就把贷款全部转到自己身上,让儿子做驾驶员,没黑没白地干了三四年,村里该付的工钱累计有3万多元,他却没让儿子领过一分钱;因为村里穷,他当支书8年来每月应领的40元补贴一分钱也没领过;为村里外出办事的差旅费,他一分钱没报销过;而8年里他为村里拿出的钱就有8000多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郭秀明算是“傻”得可以了,“傻”得让人肃然起敬。郭秀明“傻”,并非因为他不知获取应得的…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的情报人员 打入保定绥靖公署 1947年10月上旬的一天,坐镇南京的蒋介石忽然乘飞机飞往北平,声言去视察军务。但他阴沉的脸色,又使身边的人害怕和不解。事后人们才知道,他是亲自去处理华北最高军事机关——保定绥靖公署内发生的“共党谍报案”。 此时,北平的最高行政长官、保定绥靖公署主任孙连仲已经惶惶不可终日。他也弄不清,在自己的指挥部里,究竟有多少共产党的谍报人员,蒋介石会怎样处理自己。他确实没想到,作为华北国民党最高级军事指挥机关的保定绥靖公署内,聚集了不少共产党的情报人员,并且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9.
“清廉公仆”钱财多   1999年 5月的一天,一个惊人的消息在南京市白下区政府大院传了开来:区人防办主任吴绪家里被搜出 106万元人民币。   据前往搜查的办案人员介绍,吴绪家中角角落落都藏钱,就连厨房里装绿豆的纸盒子里竟也藏了钞票……更令人惊讶的是,房门口随意堆砌的尚未清理的装潢垃圾内竟也翻出了十几摞散发出霉味的百元大钞。所有搜出的钞票均未拆封,有的还装在银行的纸袋里。   对吴绪,白下区的不少人对其都比较了解,他是市级劳动模范,平时又以清正廉洁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他生活俭朴,不跳舞、不打麻将,从没…  相似文献   

20.
王敏 《求是》2003,(20)
电视连续剧《郭秀明》是近年来电视剧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它以陕西省铜川市惠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郭秀明的先进事迹为题材,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英雄形象。主人公郭秀明生前有一句名言:“不把党的阳光送到群众手里,我死不瞑目。”可以说,该剧是对郭秀明以及成千上万个郭秀明式的“播撒阳光的人”的最好告慰。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力作,《郭秀明》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从生活实际出发,对矛盾冲突进行了准确把握与深刻挖掘:在尖锐的碰撞中,表现了郭秀明的崇高精神境界;在揭露、批判党内吃请受贿、走后门、假公济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