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尹德和  谢金林 《求索》2005,(12):138-141
执政不仅是一个技术的概念,执政还包含了为谁执政,执政活动的合伦理论据是什么的问题。对执政能力进行政治伦理学的解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执政能力这一概念的科学内涵。执政能力体现了求真、向善、趋美相统一的伦理底蕴,和谐发展的伦理境界,依法执政的伦理规制,全心为民的伦理取向。  相似文献   

2.
白秦湘 《传承》2010,(24):30-3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而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如何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祝慧 《桂海论丛》2007,23(3):66-68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加强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进程.而行政伦理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优化党执政能力的价值之维。文章在分析行政伦理与党的执政能力关系的基础上,对行政伦理在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方面的价值功能进行探讨,以求从行政伦理方面丰富和深化党的执政能力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5.
执政党的执政伦理品格是规范、约束自身行为的基本尺度,它综合表现于执政党的思想、作风、纪律,以及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治党、治国实践中更加鲜明地塑造并展现出了善政求新、勤政富民和实政立信的先进执政伦理品格。  相似文献   

6.
朱革新  覃达 《桂海论丛》2004,20(2):10-13
政治信息伦理化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政治信息伦理化与政治文明建设本质上具有一致性,政治信息伦理化是衡量政治文明建设水平的基本标准,政治信息伦理化是政治文明的具体表现。我国目前存在着的某些政治信息非伦理化现象,妨碍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克服政治信息非伦理化现象是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7.
林霞 《前沿》2007,(10):41-43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加强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是推动我国和谐社会进程的核心思维,而行政伦理价值是党执政能力的内生品质显现,也是优化党执政能力的价值之维。本文试从行政伦理与党执政能力的关系和行政伦理价值对党执政能力的功能进行探讨,以求在行政伦理价值的视角中丰富党的执政能力理论。  相似文献   

8.
论执政的制度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党  谢峻峰 《求索》2007,(8):130-132
伦理实体是伦理精神与伦理制度的合一。执政的制度伦理是执政制度所体现的伦理精神与执政的伦理精神的制度性安排。执政的伦理精神只是主观的东西,必须通过具体的制度安排才可以在现实的执政活动中体现出来,现实的执政制度是否具有合法性也必须经过伦理的反思才可以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9.
孙燕青 《岭南学刊》2005,(3):17-19,23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在新时期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是我们党走向政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求真务实的政治品格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铸就于真理性基石之上,它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精神动力,是提升党的民主执政能力的道德保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总结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具有以下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夯实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基础的根本保证;是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意识,促使其更好地完成执政使命的重要途径;是宣传贯彻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并以此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坚强保障;是处理各种思想问题和社会矛盾,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关键方式;是密切党群关系,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奠定坚实群众基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个可,也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2.
郭榛树 《岭南学刊》2008,(5):124-128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能够长期执政的主要原因在于能够坚持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人民的选择权促使人民行动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卓有成效的执政能力建设赢来了一党独大的地位,以党控权与以权制权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威权主义体制,但威权主义体制的高绩效并不能改变未来新加坡政治的民主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法治与德治之间是有机互动的辩证关系:法治需要思想道德建设先行 ,法治的运行需要道德支撑 ,法治的完善离不开道德制约 ;法治对于德治具有规范、导向、参照和促进作用 ,道德建设法制化是德治的必然要求 ,法治与德治并举是全面论 ,而法治更带有根本性。  相似文献   

14.
李宁 《岭南学刊》2004,(2):92-93
由中国政治伦理学分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共广东省委党校联合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承办的“中国政治伦理学分会年会暨全国党校系统政治伦理与干部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会”近日在广州召开。约60多名全国伦理学界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现将研讨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1、政治伦理学何以可能?与会者认为,一般社会生活领域有善恶,政治领域同样有善恶,政治运行、权力运转过程中存在很多现实问题急需从理论上进行探讨,从道德上加以评价。政治生活有别于一般社会生活,道德评判标准应当有所不同,不能简单地相互套用。因此,形成一个专门学…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社会要求把德治建设提升到重要的地位。法治和德治建设应同时并举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推进政府法制工作进程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六大报告和这次大会所修改并通过的党章,是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行动指南。两个文献对党的性质的新概括,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把“三个代表”作为党应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思想路线上增添“与时俱进”的新概念,为党的思想建设提供了理论武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有利于把联系政治路线建设党的基本要求落到实处;四大要求和六大措施的规定,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部署具体化。理论上的新突破,必将促进党的建设开辟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列宁十分重视执政党建设,他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与俄国实际结合起来,构建了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理论。列宁认为,执政党建设应从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全面展开。思想建设,重在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他们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组织建设,重在纯洁党的队伍、加强党的团结和统一,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作风建设,重在加强民主监督、克服官僚主义,以密切党群关系。这三方面建设有一个共同的宗旨,那就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列宁的这些论述,对于今天我们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本思想自西周时出现萌芽,楚人在长期艰辛的奋斗中,意识到民众的重要,因此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并且统治者以这一思想作为自己的基本治国之道。楚国统治者的这种民本思想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思想,它基本上承认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当民众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在可能的条件下给民俗以安抚。这在君权至上,民为草芥的社会里,不失为一种比较明智的统治手段,在楚国大力发展自己国力的时期,民本思想对于楚国统治者充分利用人民的力量,战胜敌人起了积极的作用,这一点后来成为楚国的一种传统,也是楚国处于快速发展中而国内始终没有出现大乱的原因之一。当然民本思想与现代的民主思想是根本不同的,其差别在于,民本是统治者为主动,民众为被动;民主则民众是主动的,不存在服从于统治者的恩赐。  相似文献   

19.
李见顺 《理论月刊》2002,1(7):72-73
江泽民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深刻总结我们党八十年来的历史经验,紧密结合我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现实状况,对党建工作目标做出了新概括,对思想建党理论做出了新发展,找到了新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新思路,对执政党建设理论有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20.
秦绪才 《理论月刊》2002,2(3):37-38
本文通过对人的异化现象的综合分析,从法治与德治的互动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法与道德的不解之缘.法无论是在其静态的法律体系之中,还是在其动态的法律运作机制和过程之中,都是在追求和实现人类社会某些普遍认同的社会公德.理想道德是现代法治最深厚的根基,缺乏这一根基,法治就会失去其本来应有的价值底蕴而变形成为一种专横的工具.只有将调整人们内心活动的道德和调整人们外部行为的法律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创造一个和谐而美满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