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成栋 《学理论》2008,(5):50-51
随着各地旅游业的开发、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社会名人,特别是文化名人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和无形的文化资源,一旦开发以后,便会提升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是吗?诸葛亮,人们在争他的籍贯;李白,人们也在争他的出生地,其道理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2.
四川文化旅游现状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源远流长,使四川发展文化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归纳总结了四川文化旅游资源的总体情况,指出了四川发展文化旅游业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四川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3.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  相似文献   

4.
21世纪面对全球化发展格局,人类需要重新阐释文明的价值,重新定位本民族文化对世界的意义。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提升,中国的文化自信心也在增强。费孝通先生曾认为,文化自信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自身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对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就此来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是在基于中华绵延不绝的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对未来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过程中如何健康发展的自觉。  相似文献   

5.
陆相卫 《学理论》2009,(21):47-47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旅游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旅游,既能满足人们精神与物质的享受需求,又能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也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的文化则缺少活力。哈尔滨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悠远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特色优势和灵魂所在。因此,深度挖掘哈尔滨历史文化内涵,使历史文化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是促进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旅游资本,提升哈尔滨旅游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的绝大多数企业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变化,珠江三角洲企业群成为中国企业版图上一片突出的亮色,由此带动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全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重要区域之一。珠江三角洲企业由于其特殊的背景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形成了自身特殊的文化特点。本文将以更加宏观的历史文化眼光来观察珠江三角洲企业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觉是随着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而提出来的。文化自觉从基本词义上看,所表达的是作为主体的人在文化方面的自觉程度。从历史来看,文化自觉经历了个体文化自觉、群体文化自觉和人类文化自觉三个发展阶段,人类历史的发展本身也表征着人类文化自觉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湖湘文化作为湖南的文化象征,深深地影响着现代湖南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省会城市长沙旅游业的发展。本文试从区域文化与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角度,立足对四大区域文化之一的湖湘文化和湖湘学的阐述,挖掘湖湘文化的精髓,并就湖湘文化对长沙旅游文化的构建和影响进行分析,对长沙的湖湘文化影响地进行系统归类,为长沙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
姜玲 《学理论》2009,(6):56-57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文化旅游正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生机盎然的旅游形式。在这种情形下,充分利用自身的宗教旅游资源优势来发展文化旅游对福清的旅游业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在归类挖掘福清宗教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福清如何发展宗教文化旅游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对福清的旅游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汪叶菊 《民主》2012,(8):44-45
昆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一座有着3万多年人类生活史、2400多年滇中文化史、124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昆明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以其悠久的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文物古迹赢得这一殊荣的.同时由于昆明是我国古代西南边陲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现代多民族边疆省份的省会城市.因此.昆明的历史文化特征具有中原文化与边疆区域文化、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中西文化交融发展的个性。这种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的结合,构成了昆明文史工作有别于其他城市而独具特色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西安构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文化视角看,古都西安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环境,在汉唐盛世就已跻身于"世界文明古都"之列.如今西部开发使这座千年都市焕发了勃勃生机,西安应发挥自身特有的文化优势,围绕汉唐文化,打造西安城市的品牌和特色,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带动其社会经济发展,最终将西安建设成为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2.
于晓媛 《理论探索》2011,(6):74-77,81
文化旅游业是山西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在推动建设文化强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雄厚的资金、成功范例以及文化旅游业多年的发展成就,为山西文化旅游业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从纵向看山西文化旅游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从横向看,与发达省区市相比,在发展速度、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环境质量、配套服务设施等方面差距较大。为此,要实施政府主导战略,把文化旅游业作为"一把手"工程来落实;实施精品带动战略,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项目和精品旅游区;实施配套工程战略,不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改善旅游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4,(25)
文化旅游与传统旅游业相比,所包含的业态更富有文化内涵和体验性。韩国将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相结合,实现了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将韩国的文化旅游业发展进行剖析、解读,能够促进哈尔滨市的文化旅游业实现对韩产业合作。同时,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哈尔滨市旅游业面向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滕宗仁 《学理论》2008,(18):66-69
要想树一方文化,必须有一方文化的历史底蕴,否则,便是无源之水。鸡西地处北大荒的门户和腹地,有些人说“不仅是地理上的北大荒,也是文化上的北大荒”。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新开流文化从历史上看内涵博大精深,气势宏伟,其文化覆盖面地域广,是跨地域、跨国度,具有品位高、底蕴深的大文化。  相似文献   

15.
阿芝  阿圆 《各界》2013,(4):93-95
当代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传奇人物,华莱士说他是“唯一的美籍中国共产党党员”,西方称他为“红色鲁滨逊”,他亲历过多个重大历史事件,曾经两次蒙冤入狱,但始终对中国有特殊的感情,这个人就是李敦白。他和他相濡以沫的中国妻子,全家都致力于中美文化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2)
哈尔滨市双城区具有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当地旅游业发展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进入"十三五"后,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趋凸显。特别是2015年5月12日正式撤市建区后,哈尔滨市双城区旅游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因为如此,当地旅游主管部门要深刻认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对提高哈尔滨市双城区旅游知名度、开拓客源市场的意义,下大力气开发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重点打造解放战争旧址群、清代历史遗迹两大历史文化旅游板块,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使之充分展现百年双城堡的文脉,为当地旅游业创造更大效益,促进哈尔滨市双城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比较研究中欧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将中国企业文化归结为"重情轻法"、"重艺术轻科学"的"灵性主义"文化,将欧洲企业文化归结为"重法轻情"、"重科学轻艺术"的"理性主义"文化,进而提出"地域"和"历史文化"是导致中欧企业文化差异的重要根源,并论证出"地域"导致了中欧企业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企业家精神的重大差异,"历史文化"则从根本上塑造了两种风格迥异、属性相悖的企业文化.在为中欧企业文化差异的根源提供了一种解释的同时,也为中国和欧洲的企业和企业家跨区域经营和发展提供了某种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英国姓氏是其社会历史发展及其文化孕育的产物,它的产生、演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作为识别社会成员的符号系统(姓氏),它不是简单地区别每一个社会成员,而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英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研究英国文化的活化石。加深对英国姓氏的研究及其内涵的理解则是打开英语文化宝库的一把重要钥匙。  相似文献   

19.
楠舟 《民主》2009,(6):45-48
祖国西部美丽富饶,恢弘博大的新疆,具有丰富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浓郁多姿的风俗民情,更有独特绚丽的现代人文景观.以歌舞之乡、瓜果之乡、宝石美玉之乡名扬神州.以迷人的丝绸古道.壮美神奇的历史遗迹和风光秘境饮誉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作出了宝贵贡献。  相似文献   

20.
汉中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两千多年来,历史曾在这块土地上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话剧,也留下了众多举世瞩目的文化遗存,这成为汉中现代旅游业的宝贵财富。在汉中这块集自然山水与历史人文遗迹于一体的神奇土地上,最为璀璨夺目的则是两汉三国文化遗存,它不仅资源丰富,而且品位高,影响大。古汉台、饮马池、拜将坛、武侯墓等诸多的遗址是两汉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在汉中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记,体现着两汉三国时的人文精神。开发和保护两汉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必定使得汉中的旅游业突飞猛进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