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使我们党获得了进行经济建设的政治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党就把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经济改革与经济建设确定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经过二年半的努力,被长期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国民经济的恢复也使得我国国民经济状况出现了新的特点,即国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并确立其领导地位,统一财经工作初步建立了计划经济的雏形,我国产业结构开始发生转变,重工业地位在逐步加强。这些变化是我们党根据当时国民经济状况为争取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而采取的对策的结果。这些结果同时也表明,我国国民经济正在悄悄地发生转轨,转向以社会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领导地位、突出重工业和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为特点的发展国民经济的轨道。而充分体现这一转变的则是从1951年春开始编制直至1955年  相似文献   

2.
恢复国民经济与党在边渡时期的总路线党的工作重心由军事向经济转移,从进入大城市就开始了。1950年6月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总任务。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工农业总产  相似文献   

3.
60年代初,由于"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的影响,中国国民经济遭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困难,农业是重灾区。为了尽快恢复发展农业生产,作为当时经济工作的重要负责人,李富春在中央的领导下,提出、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思想分为三个方面,剖析困难原因是恢复农业生产的基础,以农业为基础、工业支援农业发展是核心,积极支持农业中出现的创新做法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1950年到1952年,是我国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这一时期正是辽宁工业迅速恢复与建设,并为后来工业基地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的阶段。实际上,辽宁从1949年起就开始了这项工作。辽宁地区的各级党组织在中共中央和东北局的领导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动是以计划管理体制为中心展开的。计划管理体制的全面建立是在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但是早在建国初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集中统一的经济计划系统已经开始创建,计划管理制度也已开始推行。因此,对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制的历史考察,应该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开始。一、建国伊始,立即建立中央财经领导机关和中央计划机关,以统一领导全国财经工作,逐步实行统筹规划。早在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就作出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应争取早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60年来,与国家的经济、社会的现实发展相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也经历了一个由初步设立到曲折发展再到恢复调整和终于走上规范化建设及不断深化改进的历程.根据60年历程的经验与教训,针对今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我们总结出如下几点经验与启示: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注重课程设置的相对稳定性;保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对独立性;以及注重学科建设、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原则等.  相似文献   

7.
1949年至1952年,是新中国初始经历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新民主主义建设方针,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实施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党和政府在恢复经济过程中对私营工商业进行扶植,并对违法经营的私营工商户加以打击,同时在私营工商业经营发生困难时前后两次进行政策调整,保证私营工商户的合法经营和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8.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邮电事业的恢复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5年8月至1946年9月,是分散经营和由分散经营走向地区统一领导的时期;第二阶段,从1946年10月至1947年12月,是东北解放区邮电事业统一领导时期;第三阶段,从1948年1月至12月,是东北解放区邮电事业的全部接管和全面恢复时期;第四阶段,从1949年1月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是为东北经济建设服务与支援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现将四个阶段的恢复与发展过程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对粮食工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领导,领导“米棉之战”以稳定粮食价格;领导土地改革以增加粮食产量;领导公粮征收以保障国家粮食供给;坚持公私统筹以繁荣粮食市场;领导灾荒救济以改善人民生活,这对我们今天的粮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许新年  王东 《党史博采》2005,(11):12-13
增产节约运动历时非常长,成为党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的举措和方针,是党的勤俭治国思想的重要表现.而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增产节约运动是开展的最集中、最突出、最有成效的时期.本文主要是对这一时期增产节约运动的成绩和缺点、特点和影响进行了比较具体详实的分析,并探讨了党在增产节约运动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因此对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增产节约运动的分析对于我们今天党中央和国务院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劳资关系的调整与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人民政府为贯彻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四面八方"的经济建设方针,通过颁布法规,多次进行政策调整,努力在私营企业中建立起适应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的劳资关系,以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回顾历史,分析当年调整劳资关系的得失利弊,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于当前劳资关系的正确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的领导方法和思想方法有其特有内涵和鲜明特性,这清晰地反映在新中国成立后几个历史时期周恩来领导经济工作的具体实践中。20世纪50年代,他在具体领导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强调建设社会主义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采取辩证思维,力求两条腿走路;凝聚各方面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考虑决策的民主性,多方面听取意见。20世纪60年代前期,他在领导国民经济调整工作中,抓住关键环节提醒人们转变思想方法,强调回归求真务实,注重辩证思考,坚持以整体和全局观点、长远和发展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文化大革命"时期,周恩来有着思想方法上的坚守,比如基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政治运动不能妨碍经济工作;基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提出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基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考,提出要坚持不懈抓经济工作,并重申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周恩来领导经济工作的思想方法,从总体上来看,就是唯物辩证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体。  相似文献   

13.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公私关系始终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这一问题,事关全局发展.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积极而又谨慎地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获得巨大成功.这一段工作及其经验,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试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开创者和奠基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头17年,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取得了辉煌成就,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基础.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经济战略思想,如:几次提出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上来;提出摆脱苏联模式,找到适合中国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提出要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提出中国要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并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提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总任务及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提出打破封锁、对外开放的政策等等.他还大胆提出了一些有重要意义的创新性思想,如提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概念、突破了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等.毛泽东的这一系列思想贡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理论准备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建国初期,面对极其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审时度势,应对得当,短短三年,就克服了困难,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建国初期克服经济困难的做法无疑对我们今天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这些启示主要有: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是克服经济困难的关键;打击投机、平抑物价是克服经济困难的必要条件;开源节流是克服经济困难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对整饬经济环境、治理通货膨胀、发展城乡交流、统一财经体制付出巨大努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同时也奠定了新中国经济的基本格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陈云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决策者之一,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一系列指导经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陈云的经济思想和工作方法进一步得到升华和发展,为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增产节约运动历时非常长,成为党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的举措和方针,是党的勤俭治国思想的重要表现。而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增产节约运动是开展的最集中、最突出、最有成效的时期。本文主要是对这一时期增产节约运动的成绩和缺点、特点和影响进行了比较具体详实的分析,并探讨了党在增产节约运动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因此对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增产节约运动的分析对于我们今天党中央和国务院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云和薄一波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张建德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陈云受党中央、毛泽东的重托,具体指导全国的经济工作。当时,薄一波作为中央财委主要负责人,和陈云一起从事这项工作,共同为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共同指挥“三大战役...  相似文献   

19.
庞锡钧 《实践》2002,(6):19-21
200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和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一系列部署.努力克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加速、省内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多种自然灾害频繁交替发生等困难.经过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改善,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基本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宏观调控目标,完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张昳  钱立勇 《党史文苑》2005,2(7):14-16
党委制是确保我党对军队实施绝对领导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1931年,由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红军中的党委制被迫取消,给苏区和红军建设带来极大损失;抗战时期,我军采取军政委员会的形式,实际继承了党委制的主要原则;抗战胜利后,恢复党委制的条件逐渐成熟,党中央及时恢复、健全党委制,推动了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军的党委制,不断提高各级党委领导军队建设和履行打赢使命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