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剑民 《理论探索》2007,1(3):19-22
科学发展观既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又是指导发展的方法论。研究、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对于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包含丰富的内容,这里把它概括为“七论”,即人本论、发展论、和谐论、特色论、兼顾论、协调论和规律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是唯物史观的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理论、全面生产的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说明。  相似文献   

3.
自近代开始的工业化发展是人类发展史上最重大的非线性转向,由此提出了人类发展观的整体转换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这一转换的最重要成果。当代中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作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应有自己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逻辑架构,并在基本的自然观、社会观、和谐观、代价观、人本观等方面作出全面的正本清源,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特别是当代发展观演变的积极成果,同时在研究范式上作出时代性的转换。构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应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新的伟大觉醒为主题;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两大关系及其两大和谐取向为逻辑中轴线;以科学发展的三大世界观基础、四大价值观建构、三大方法论创新为范式结构,形成"一主题三层次"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包含着深刻理论意蕴与强烈实践指向的发展观念.社会工程是科学发展观由发展理念转化为发展实践的中介环节.社会工程哲学对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作为对现代性问题的批判和诊断,从哲学上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一套意义深远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在方法论上的意蕴包括以下几个有机统一的层面:一是人文主义的价值关怀;二是理性主义的批判精神;三是整体主义的世界历史眼光;四是多元主义的生态思维。理解科学发展观惟有站在哲学人类学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才能使之成为指导实践的政治智慧与人生智慧,并在实践中科学地贯彻落实它。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蕴含的方法论主要包括:实事求是,推进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理念;突出使命,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总揽全局,坚持统筹安排。  相似文献   

7.
文洪朝 《理论探讨》2007,1(2):145-147
目前国有企业的比重在逐年降低,人们已经担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还能不能保证?这种担心是很自然的。因为在我们很多人的心中都是这样的一种逻辑:国有经济的比重降低,就是公有制比重的降低,就意味着这样做必然要危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我们的心中一直有着这样的认识:只有国有制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有制的主要形式,而且是公有制的高级形式;只有国有制才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主要所有制形式。但是,事实果真是这样吗?笔者的研究证明,我们对此问题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我们必须走出这个误区,然后探讨什么才是真正的公有制。一、国有制未必是…  相似文献   

8.
赵景刚 《理论探讨》2007,1(3):28-30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形势下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也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及时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并通过提高选举质量来完善利益表达渠道,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才能够有力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还为我们思考政治发展问题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关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核心,构建和谐社会不能背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载体,和谐社会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党的建设都要体现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同志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缺乏全面理解,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特征割裂开来或孤立起来,导致出现种种认识误区。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走出这些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1.
李抒望 《民主》2006,(1):8-9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不是一般的体现,而是集中的体现。集中到哪里?哲学。因此,科学发展观就是指导发展的哲学,它包含了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途径和要求等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把科学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有些同志片面理解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思想上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端正认识走出误区,对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强调“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尽管城镇化对于人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但是,现实生活中,对于城镇化的误解却并不少见。要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首先走出对城镇化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4.
吴永生 《理论探索》2005,3(2):113-115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中国共产党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利益与价值诉求 ,确立了“科学的发展观” ,从而为有效地施政奠定了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5.
走出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凡强的“走出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误区”一文指出,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但有些同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有偏差。误区一:“新村建设”论,误区二:“农村自我发展”论,误区三:“政府主体”论,误区四:“基层政府无为”论,误区五:“同步实现”论。只有走出这些认识误区,才能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P  相似文献   

16.
认识误区一:虚无论。有些人认为,民族精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根本不存在的。这种观点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的唯物辩证法。就民族精神而言,它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  相似文献   

17.
尚先秋 《求知》2013,(7):52-53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为我们从更高层次上解读国家发展现状、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为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认识发展的世界观、科学的方法论和务实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18.
纠正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但不是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在发展中如何摆正人与物的关系问题是发展观的基本问题。根据人与物的关系,可将发展观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物为中心,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观,这是经典的、传统的、“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另一类是以人为中心、为目的,通过“物”的发展来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有关发展的一切问题最终都归结为人。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在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前提下,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必须将社会和谐理念贯穿于整个发展过程之中,特别是贯穿于社会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20.
中纪委五次全会指出:“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十分重要,不少企业由于厂长自身不廉洁而造成职工群众不满,致使企业陷入困境。”全会同时还指出,“反腐倡廉无禁区”。 对企业的廉政建设,不少同志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因而行动上并不积极,笔者把这种认识误区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是“特殊论”。有些同志认为,现在是改革开放时期,企业作为经济组织是直接从事经济建设工作的,廉政建设是党政机关的事,如果企业搞廉政建设,就会偏离“中心”,影响经济建设。因此在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