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有强 《传承》2011,(10):77
2011年,博白县的政法工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以社会和谐稳定、人民满意为目标,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强化"六大"工作,落实"五大"措施,努力做到"六个上新台阶、六个下降和六个不发生",为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陈鑫 《公安教育》2011,(2):40-43
<正>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在总结长期以来政法维稳工作经验教训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公安机关应将"三项重点工作"的核心精神落实到工作中,特别是在盘查执法中,警察要融"法、理、情"三位为一体,切实做到以法塑人、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才能促使警民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立雄 《当代广西》2010,(18):51-51
这是一项维稳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平安与和谐;这是一个成功实践,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出成效。去年以来,桂平市积极实施“维稳基石工程”,实现了信访总量下降、群体性事件下降、矛盾纠纷发案下降、信访存量下降和调处成功率提高的“四个下降一个提高”的工作目标,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四川省达州市高度重视民政信访维稳工作,将其列入党政议事日程,不断完善工作制度,落实相关责任,切实保障民政对象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家在"名实相怨"社会背景下的正名思想体现着浓厚的社会治理和政治伦理主张,无论是孔子的"为政必先正名",还是荀子的"正名",都离不开"明分使群"和"隆礼重法",都不同程度地以社会和谐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名实相怨和正名一般都是在社会制度发生重大转折、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剧烈转型、吏治腐败和荣辱观混乱的社会不和谐时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正名与社会和谐的形成有着内在的联系:正名通过正德促成社会和谐;通过德政保障社会和谐;通过净化社会风气巩固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中国各民主党派长期以来作为共产党的"亲密友党"和"政治联盟",在凝聚社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实现政治稳定,化解社会矛盾,履行政治参与和社会监督职能,壮大统一战线,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等多个层面。它们之间的团结和合作具有深厚的政治基础,并且也可从国际的视角得到强有力的印证。通过中外民主政党维稳作用的比较说明,在新时期丰富和完善我国现行的政党制度还有巨大潜力可挖,参政党未来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7.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在总结长期以来政法维稳工作经验教训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维护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和谐稳定的治本之策,也是全面推进政法维稳工作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既是经济发展"黄金机遇期",也是社会发展"矛盾凸显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法院的保障和支撑。法院职能作用的发挥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法院自身建设和法官队伍素质。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下,"和谐兴院"是基础,"和谐司法"是保障。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统一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始终,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影响到改革发展进程和社会和谐稳定。高安市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充分发挥"减震器"和"润滑剂"的职能作用,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一、督促化解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筑牢首道防线防范倾向性问题,化解苗头性矛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如何把阶段性整治与长效性机制相结合.协调社会矛盾?如何发挥社会科学的作用,有效地推进社会维稳工作?如何防范和减少社会纠纷,建立便捷、低成本的调解机制?如何引导群众用正当方法和渠道表达自己的诉求7在市政协7月16日召开的“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委员专题座谈会上,朱树英、殷啸虎、梁鸿、白润生、刘庆元、柴俊勇,谢玮、江宪、吕红兵、杨刚、闰立、顾晓鸣等17名委员先后发言。委员们所建之言所献之策.精彩纷呈,那发自肺腑的心声.  相似文献   

11.
社会和谐的实质是社会关系的和谐。其中利益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基础,党群、干群、政群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关系的枢纽,劳资关系的和谐具有突出的重要性,人际关系的和谐则是和谐社会关系的"晴雨表",走向和谐与共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2.
阶层竞争与社会和谐之间的矛盾是影响当前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矛盾。这一矛盾的外在表现是利益竞争,内在根据是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出现了新的历史形态。矛盾的非对抗性质决定了竞争时象是物质利益、竞争方式是市场竞争。竞争使各阶层之间保持着一定张力,既有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和谐因素的一面,也有扩大人民内部矛盾、增加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另一面。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促使其从对立性向着同一性转化、变阻力为动力。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动态的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我国正处在关键期.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所谓"拉美现象").我们党继承并发扬了党几代领导人善于发现矛盾、及时解决社会矛盾的优良传统,从当前社会的现实矛盾出发,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即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解决社会发展矛盾的一个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公安机关牢牢把握"两个最大限度",发挥促进社会和谐的职能作用,必须切实担负起六个方面的责任,即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的责任、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责任、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责任、做群众工作的责任和加强队伍建设的责任,同时要努力减少社会对立面,落实社会前端管理责任。  相似文献   

15.
景天魁 《人民论坛》2012,(Z2):40-41
公众推举的第八难题:维稳越维越不稳,如何创新社会管理,保持社会稳定总得票率:73.56%紧迫程度3.55复杂程度3.30尖锐程度3.28关注程度3.30(最高值为5,最低值为1)入选理由:当前,在社会转型发展的历史时期,和谐稳定也成为了一项社会根本事业。中国各级政府开始强调社会管理,并投入大量的资源,但是维稳过程中出现过分依赖暴力机器,来维持社会的"刚性"稳定的现象。这种"维稳"的手段缺少创新,不仅成本极高,  相似文献   

16.
钟春云 《当代广西》2012,(24):34-35
综治维稳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薄弱环节也在基层,怎样解决基层综治维稳难题?位于三省区交界处的贺州市,创新和探索信访代理、省际调解、警务改革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新举措,将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走出一条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17.
地方人大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要千方百计推进政府坚持预防矛盾和化解矛盾并重.来增强社会稳定性、提高社会和谐度。首先,要坚持预防为先。针对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重点要推进政府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维稳预警水平.切实减少因决策不当而引发社会矛盾;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相似文献   

18.
舒航 《政策》2013,(10):77-78
<正>当前,我国仍处于改革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各种深层次矛盾相互交织叠加,维护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复杂。形势的变化与发展对维护稳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创新维稳方式,才能更好地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一、从"西医"向"中医"转变。一是处理好除症"与"治病"的关系。俗话说,西医快,中医好。西医在消除症状上的确见效快,但由于受诊断方  相似文献   

19.
任何事物和社会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结合体。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强调:“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和谐与不和谐就是社会矛盾运动过程中两种相互对立的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为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是在和谐与不和谐两种因素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因此,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要掌握和谐与不和谐的辩证法,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作“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在两者的矛盾运动中,处理好和谐与不和谐的关系,尽最大努力增加和谐因素,尽最大努力消除不和谐的因素,但又决…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同时,他还强调在维护社会稳定中要正确处理好维稳与维权的关系、活力与秩序的关系、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告诫我们,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要牢固树立科学的维稳观,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改革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科学的维稳观,包括依法维稳、源头维稳、动态维稳、柔性维稳和应急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