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权必有责,失职必问责,这是干部监督管理的起码规矩和基本道理。不如此,就无法取信于民,就无法号令天下。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人民意愿,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的坚强决心。《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是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完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对于提升各级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对于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对于营造“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依法行政、依法履职的氛围,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问责条例》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纪法分开,彰显党纪特色,为开展党的问责工作提供根本遵循,其呈现出七大亮点:体现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如果说党内巡视是政治巡视,那么《问责条例》就是政治问责,而不是行政问责。2009年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部分应归于行政问责范畴。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就急需建立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担负  相似文献   

4.
被问责去职官员复出的判断标准和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官员问责是建立责任政府的重要举措,是当前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我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2002年7月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04年中央办公厅颁布《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2005年4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200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公务员法》用法律形式规范引咎辞职制度(官员问责的一种)以后,官员问责的力度越来越大,被问责去职官员的数量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规范被问责去职官员复出的标准和条件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于2009年7月12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实施。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出台针对官员问责的专门法规,对于推动官员问责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必将发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樊鹏在5月4日的《南风窗》上撰文指出:2016年7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这部重要的党内法规释放了执政党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但是从大量案例来看,实操层面确实也遇到较多问题。比如,有地方干部反映,问责条例中有关问责的原则有一定矛盾和难以协调的地方,例如"失责必问、问责必  相似文献   

7.
党务问答     
正准确理解中央关于责任追究和问责的规定问:《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已于去年底修订后颁布施行。请问该规定中的责任追究与《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的问责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8.
问:《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已于去年底修订后颁布施行。请问该规定中的责任追究与《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的问责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9.
中央发布《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针对以下七种情形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第一,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第二,因工作失职,致使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或者本单位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  相似文献   

10.
<正>《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第七条要求,对有关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方式包括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问责程序按照《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11.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的颁行,对问责主体、对象、范围、方式、情节及救济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依法有序"问责奠定了制度基础。但问责制度建设仍需完善和落实,以进一步提升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中央纪委副书记干以胜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中纪委监察部正在研究起草《党政领导问责暂行规定》,以推进在重大公共事件发生时对官员的问责力度。干以胜介绍,今后对于官员的问责将分为行政问责和党政问责两种,"目前主要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
正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制定出台,向全党释放强烈政治信号: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要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问责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利器,颁布了就必须不折不扣执行、真刀真枪问责,切实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从而发挥制度的力量,不断推动问责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2日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廉政承诺制、行政执法责任制。”这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方面作出的重大部署,此前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2日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  相似文献   

17.
2009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委、省政府日前出台了《海南省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其中增加了党内的问责信息来源。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提出的署名举报、控告、申诉等材料,上级机关或者领导  相似文献   

19.
高层信息     
《江淮》2009,(6)
◆中央"三规定"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下简称《问责条例》)是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后的又一部党内法规,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等管党治党的系列重要论述,凝结着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第一部规范党的问责工作的基础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