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助力剂。通过对湖北省保康县格栏坪村进行实地调研,发现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也存在着农村生态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度不深、农村生态文化与产业发展的切入面不广、农村生态文化作用发挥的辐散度不够等问题。对此,在乡村振兴视域下,进一步探索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要从延长生态旅游的产业链、探索生态化的农业发展道路、开展生态文化教育等方面着手,来实现创新发展,以期为我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关乎农村产业、生态、文化建设的综合课题,它超越了产业发展和经济范畴,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多个领域。让乡土文化回归并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让农耕文化的优秀菁华成为建构农村文明的底色,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时代课题。振兴乡村,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留住乡愁,更是一项振兴乡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任务。振兴乡村,首要的是要留住乡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农村固有习俗,在保留原汁原味乡村文化基础上,让农村旧貌换新颜,使振兴乡村有足够的底气,振兴乡村有所依归。这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是马克思主义公共性思想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具体实践。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要将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等外源性资源与生态自然资源、社会文化资源、人文心理资源等内源性资源聚合转换,产生类似于化学聚合反应的效应,生成乡村发展的新动能,使国家整体规划与地方自主探索、乡村主体建设者与参与建设者、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协同整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乡村发展的长效机制,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次伟大变革。面对农业内生型发展无力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张力、农村自然发展带来严重生态问题以及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建设引发诸多新三农问题的社会现状,如何破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困境,解决传统农业产业无法使农民大幅增收、农村跨越式发展能力不足,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缺乏顶层设计、制度引领等问题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构建国家农业主体功能区,打造乡村振兴产业集聚区,建设生态宜居的生活示范区,探索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王迅 《奋斗》2018,(13)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乡村领域的具体落实,也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金融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如何有效提升金融支持效率,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是当前迫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也是上海未来发展的应有之义。与其他区域脱贫式、整体性乡村振兴不同的是,上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立足超大城市的社会经济条件,克服资本下乡的逐利本性,在新时代物品充裕的条件下,探索与重建乡村价值,让上海的乡村成为别样的江南,实现包容性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系统部署,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优秀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乡村振兴的“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近年来湖南把乡村文化振兴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位置来抓,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引导移风易俗,推动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扎实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处理好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外力”与“内力”、政府与农民的关系,让农民群众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创造者、参与者、受益者,从根本上激发乡村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8.
生态振兴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推动乡村生态振兴顺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新时期解决乡村内部以及城乡之间人与自然关系不平衡矛盾的重大举措。扎实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在目标指向、发展理念、推进过程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内涵要义。新时代扎实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旨在: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新格局,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传播绿色农业发展经验,贡献世界农业发展的中国智慧。在扎实推动乡村生态振兴过程中应以提升乡村生态振兴理念为前提条件,以激发乡村生态振兴技术创新活力为重要举措,以完善乡村生态振兴生态治理制度为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9.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与保障,乡村振兴的多元融合、嵌入性发展的价值取向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着高度的价值契合,文化嵌入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和有力抓手。激活社会网络结构中的文化要素,将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西方文化的精华嵌入乡风文明之中,促进多种文化在互嵌过程中有机耦合,在文化嵌入与融合过程中凸显农民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性,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是新时代振兴乡村文化、培育乡风文明、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基于对城乡关系演变规律的准确把握,以及全面实现现代化时代要求,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终极目标。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必须厘清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需求,并进一步挖掘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内涵,以"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思路从整体上探寻实现城乡经济共荣、政治共享、文化共融、社会共建和生态共治全面融合的现实理路。  相似文献   

11.
郝帅 《奋斗》2018,(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推动力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我国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黑龙江省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应大力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快向农业强省转变,做好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一、黑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国乡村社会结构的转型,对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乡村民俗文化在逐步适应社会现代化的潮流中,也出现了现代性危机。尤其是市场化潮流的不断侵袭,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不断被挤压,乡村民俗文化发展遭遇了诸多障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是一个整体性议题。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响着乡村发展的战略布局,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乡村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群众通过劳动实践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文化,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方面表明了"三农"问题在党中央工作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针对如何强弱项补短板,促进乡村振兴,本刊记者专访了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杨春青。:我省是农业大省,请您结合住建系统工作实际,谈谈对乡村振兴工作的认识。杨春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  相似文献   

14.
<正>乡村振兴必先振兴乡村教育。乡村教育振兴具有重要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内在价值体现为知识与视野层面的消费价值以及收入提高、幸福感提升的投资价值,外在价值表现为儿童和成人的人力资本积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和对乡村经济、文化、生态振兴的推动。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优质的乡村教育公共服务将吸引更多人才驻留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不同时期,"三农"问题的境况不同,解决方案也不尽相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便是对新时代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回应与解答。而一脉相承的是历届领导人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思想。毛泽东在革命与建设时期形成了包括注重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农村教育、推广农村科技、发展繁荣农村文化、增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丰富的农村文化建设的思想。这对当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重大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6.
邱洪斌 《奋斗》2023,(1):38-4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实施文化振兴计划,为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佳木斯大学把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推进乡村振兴各领域、全过程,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上作出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三个百里”重要指示是一个涵盖经济社会发展“五位一体”战略全局和党的建设方面具有深刻思想理论的有机整体,在实践中既是目标引领,更指明了党建思路和振兴出路。“三个百里”引领乡村振兴先行的金山实践,彰显了其在政治、思想、组织和社会各层面的引领路径,蕴含着大都市乡村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方面成效明显,但面临的挑战也依然严峻,包括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村科技人才建设亟需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农村智慧治理能力不强等,从而造成了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不足。因此,要着力在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促进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强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智慧乡村等方面发力,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21,(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全局发展方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乡村文化振兴占据重要地位,文化的振兴是乡村振兴最深厚最持久的根基。乡村文化不振兴,经济物质的振兴就失去了依托,算不上真正的振兴。因此,以乡风文明为目标,振兴乡村文化,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周红 《求贤》2024,(2):48-49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是指大学生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技术优势,在农村地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的过程。大学生参与农村创新创业,能够为农村地区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的重要价值与保障措施,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