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和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新实践是其发展的现实土壤,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其发展的深层根源,新时代"四个伟大"目标的胜利实现是其发展的动力牵引。遵循实践逻辑的本质规定,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根本原则上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从指导思想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具体方略上系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创新道路,也是新时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抓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城乡社区治理不断发展的基础保障。文章运用社会学的微观分析视角对当前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发展治理进行实证研究,以此揭示新时代党与社会组织在实践中互动的深层逻辑。研究发现,党不仅能够增强社会组织的政治合法性、扩展其资源渠道,而且还能够通过政党统合赋予社会组织负责人政治身份,凭借更高的政治平台可以进一步增强合法性和整合资源,从而使社会组织获得更好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组织的角度提出了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政治发展的视域中,党的政治建设与国家政治建设的目标统一、主题一致、要素兼容、机理相通。党的政治建设命题的展开,既体现出中国政治发展的自我反思和本土自觉,又展示出对于西方政治范式的观念突破和价值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的新判断,标识出党的政治建设的创新维度,规定着政治发展的原创空间与行动逻辑。党的领导是中国政治发展范式的核心支撑,是基于中国实践的价值判断和理性体验;党的全面领导和党领导一切是中国政治体系运作的根本原则,是历史逻辑与政治逻辑双重演进的结果;摆脱权威与民主二元对立的迷思,正确认知政党权威、政治权威与政治民主的关系,是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逻辑的观念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习近平围绕国家治理效能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深化发展的进阶逻辑,具有深刻含义、鲜明特质与重要价值。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效能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主要有:统筹发展与治理要不断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必须遵循中国制度原理,制度执行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环节,优化治理方式以推进国家治理效能更好转化。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体系的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论述彰显出鲜明的理论特质,体现了党对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国家治理理论,进一步推动打破西方治理话语霸权,有利于引领创造中国之治新奇迹。  相似文献   

5.
党的全面领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据提纲挈领的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党的全面领导的理论逻辑包括:中西政党差异的逻辑、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和现代化理论逻辑。党的全面领导在治国理政中的实现有赖以下机制:作为执政中介的党组、作为上下一体的党内请示报告制度、作为总体型治理的"归口管理"制度。党的全面领导为丰富国家治理模式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明确强调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这一重大战略要求,既是从党的建设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中总结出的科学结论,又是面向新时代对党的建设内在规律的深入揭示,具有深邃的理论逻辑。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党的政治属性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独特政治功能的本质体现;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是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完成新时代党执政历史使命的内在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是全面从严治党、在引领新时代中焕发党的建设新气象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继承和创新。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包括: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主线和灵魂;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国际贡献。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特征及意义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历史与逻辑、理想目标与历史生成的三大统一。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新时代,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须将“治理”理念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紧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题,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落实落细落小思想政治工作,依照“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的方式策略,加强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要把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形式、话语方式、实践模式、理论范式的创新,努力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讨论市场、分权与自治对中国民主政治成长的影响。认为市场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基础,制度化分权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地方自治是培育人类自主治理能力的基本制度框架,人类的自主治理内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市场—分权—自治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发展逻辑。中国现代民主政治的成长轨迹就是通过加强市场制度建设,推进制度化的分权改革,建立高层次的地方自治制度为人类的自主治理与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框架,三者既相互衔接,依次递进,又浑然一体,有机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和重要内容。治理现代化的持续推进涉及中国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内含于治理现代化的整体方略之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于打造一支专业化的高校思政队伍。在治理视域下,明晰高校思政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新理念新要求、系统构建高校思政队伍培养发展的平台机制、着眼人的现代化加强高校思政队伍素质能力培养、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高校思政队伍整体效能动态性评价体系等,是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精准化、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以新时代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明确回答新时代现实的人是追求美好生活的人,而实现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逻辑路径是沿着以实干为创新的理论逻辑和以实干为动力的实践逻辑展开;最终逻辑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有助于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2.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的政治宣示,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形成了以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国家治理思想。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新观点、新认识、新论断。其中,许多内容是对毛泽东国家治理思想的创新发展,两者是一脉相承的。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核心政治保障,以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善治为实践导向,以问题导向为行动策略,以技术创新为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13.
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提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正确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伟大实践基础上得出的科学论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规律认识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彰显了中国式民主的优势,实现了历史逻辑、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有机统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价值意蕴,对于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制度治党"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相关论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制度治党"重要论述,在理论层面,全面把握了无产阶级政党治理规律,深刻认识"三大规律"之共产党执政规律: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务必治制;在历史层面,从中国共产党治党经验中汲取政党治理智慧,在治党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政党治理的新路子;在价值层面,制度治党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是把党建设得坚强有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更好地为人民谋福祉,更好地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执政水平,为人民执好政、用好权。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价值逻辑三重逻辑中梳理习近平"制度治党"重要论述,旨在探索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党自我净化的有效途径,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和有效性,确保党长期执政,更好地把握执政规律,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人民。  相似文献   

15.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并经十九大进一步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并首次使用了“边疆治理”一词,十九届五中全会亦从多个角度阐发边疆治理之义。边疆特殊的地缘位置、政治环境、历史文化及社会现状等,决定了边疆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边疆治理在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和生态各领域呈现出一系列鲜明特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新时代边疆治理的根本政治保障;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边疆治理的关键文化工程;在统筹国内外大局中以社会稳定为基的发展是新时代边疆治理的经济理路;促进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是新时代边疆治理的重要社会依托;促进人与自然共同体建设确保生态安全是新时代边疆治理的核心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政治的发展体现和蕴含着鲜明的逻辑理路特征,并通过政治发展的历史背景、现实需求和实践结果得到了完全证成。这一逻辑理路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复合结构,它们共同确立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基础。这一逻辑理路为未来中国政治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的基本经验主要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坚持循序渐进的政治发展方法,坚持推进政治思想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21,(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贫困治理观主要包括贫困治理的价值诉求、目标导向、根本保障和路径方法等多个维度,且蕴含着系统严谨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整体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贫困治理观植根马克思主义消除贫困的思想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长期摸索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经受住了实践和时间的检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贫困治理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对指导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也为世界性的减贫脱贫工作贡献了宝贵的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8.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深化治国理政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要使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稳步推进并发挥应有作用,关键在于全面准确地理解其基本内涵及内在属性。党内政治文化不仅有政治文化的一般属性,还有马克思主义政党文化的特有属性,具有信仰、组织、制度与实践文化四大维度。这种特有属性从根本上契合了政党治理以功能、组织、体制与过程为框架,并以善治为价值追求的内在逻辑,顺应政党治理现代化致力于现代政党变革的目标追求。遵循政党治理逻辑将有力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时代发展要求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刻理解党的基本方略的科学内涵,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新时代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的基本逻辑。基本方略在继承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精髓要义  相似文献   

20.
民主是全人类追求的共同价值,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实现民主的道路上百折不挠、踔厉奋发,创造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民主政治新形态。深刻理解和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在理论、历史与实践三重逻辑下系统认识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科学合理性、历史必然性和极端重要性。从理论逻辑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有机统一;从历史逻辑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百年来争取民主、探索民主、发展民主和创新民主赓续演进的历史成果;从实践逻辑来看,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培育全民民主意识、强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安排、参与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完成人类民主事业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