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坚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向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发起总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千百年来,贵州被贴上的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贫困标签。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贵州贫困群众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原因,贵州仍长期是全国贫困  相似文献   

2.
正3月3日,三都自治县等24个县(区)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三都延续千百年的贫困已成为历史,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正式宣告脱贫。作为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也是贵州省16个之一、黔南州唯一的深度贫困县,面对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现实,三都干部群众不畏惧、不退缩,始终抱着"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念,大力弘扬"自信自强、苦干快  相似文献   

3.
《求是》2014,(20)
<正>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物质贫困、思想贫困和信念贫困三个概念,并对这三种贫困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从而为摆脱贫困找到了思路和路径。研读全书,体会深刻。"贫困"的首要含义是指物质财富的匮乏。闽东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知名的贫困地区。因此,习近平同志上任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发展经济,解决老百姓的温饱。但  相似文献   

4.
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贫困程度深、贫困范围广、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十分艰巨。截至2017年底,仍有280万贫困人口。就业扶贫是脱贫工作最重要和有效的抓手,是解决贫困问题的"牛鼻子"。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省人社系统立足本职,紧紧抓住就业这个"牛鼻子",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做功课,下足"绣花"功夫,通过一系列措施全力推动就业扶贫工作向纵深推进。截至目前,贵州已帮助120万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5.
尹辉 《当代贵州》2013,(5):18-19
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确立了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但实现这样一个灿烂前景并不容易,特别是在贵州这样一个经济落后且发展很不平衡的省份,还存在诸多瓶颈。突破"观念"瓶颈观念瓶颈首先表现在对贵州加速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信心不足。贵州,虽因"贵山"而名"贵",却因贫困而出名。因为贫困,贵州一直是全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当前,贵州全省有50个  相似文献   

6.
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既定的发展目标。但时至令日,贵州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都居全国之首。解决50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进入"倒计时",留给贵州的时间只有10年。不管千难万难,贵州不能拖全国的后腿,与全国同步迈进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实现。  相似文献   

7.
四川农村贫困人口位列全国第4位,消除贫困任务艰巨。"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农村贫困居民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四川必须采取多种政策措施,精准发力,才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8.
大凉山,高山延绵不断.这里居住着占总人口40%以上的彝族同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千百年的生存风俗让他们大多数"隐居"大山深处,依靠最古老的农业技能,在贫瘠的土地上勉强维持生计.这里贫困面积之广、贫困程度之深、贫困人口之多在全国都属少见,脱贫攻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周承洲 《当代贵州》2016,(10):44-45
正经过20年的努力,贵州省"幸福工程"项目点达115个,累计投入项目资金4500余万元,居全国第一位,共救助贫困母亲5万余人,惠及近20万人。为帮助贫困地区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母亲及家庭改变生活现状,过上幸福生活,1995年2月,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和中国人口报社共同发起创立了"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简称"幸福工程")。同年,幸福工程全国组委会将贵州省普定县列为全国四个试点县之一,自  相似文献   

10.
正脱贫攻坚正处于关键时期,必须激流勇进、再战再捷,不能有停下来歇一歇的麻痹大意思想,更不能懒政怠政、痛失好局。打赢脱贫攻坚战,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是一场时间上无法拖延的大考。贵州立了军令状,军中无戏言。"把脱贫攻坚作为贵州的头等大事来抓。"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强调,要在同步小康中不掉队,"我们得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加快赶。"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赶"与  相似文献   

11.
正"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摆脱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大事。进入"十三五",党中央吹响了脱贫攻坚的集结号:必须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四川是全国六大贫困地区之一,贫困人口多、贫困  相似文献   

12.
正贵州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实现从解决温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里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这里创造了中国减贫的贵州奇迹!从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到全国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从"天无三日晴"到世人向往的旅游胜地;从"地无三尺平"到万桥飞架的"高速平原",从"人无三分银"到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贵州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实现从解决温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3.
研究贫困治理的逻辑问题,不仅要考虑经济增长与贫困的关系,更要考虑中国共产党坚持减少和消除贫困的决心、改革开放以来的体制改革、社会文化转型等因素,这是讲好中国减贫故事的关键。基于对宁夏贫困治理东西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金融扶贫的"盐池模式"、易地扶贫搬迁的"平罗模式"的分析,构建贫困治理的逻辑与贫困治理体系,对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和成果巩固有重要意义。使经济发展惠及贫困人口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贫困治理的政治定力;突出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联系实际、因地制宜,是贫困治理的活力来源;结合社会文化因素进行"造血式"贫困治理,是减少和消除贫困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到2020年农村人口全部脱贫。贵州是全国扶贫开发任务最为繁重的省份,是全国脱贫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贵州在"十二五"时期减少贫困人口65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3%的基础上,2016年又减少贫困人口120.8万人,并对45.8万农村人口实施搬迁。然而,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原因,贵州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农村  相似文献   

15.
<正>"扶贫不单单是把贫困群众从大山里搬出来,更重要的是搬走老百姓心头上的落后观念"——这是来自"全国扶贫系统先进工作者"、毕节市扶贫办规划统计科科长马萍的心声。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马萍就一直从事农村工作,29年的扶贫之路让她深有感触:"改变贫困,只有脚踏实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才能看到脱贫的希望;决战贫困的征程中,才能收获最美的风景。""山一家,水一家,扶贫要去每一家。"29年来,马萍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在做。扶贫,要"扶",首先要"知"。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在决胜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的征程中,黔西南坚持把"抓住重点带动面上"作为根本战术,聚焦深度贫困,掀起"百村大战",带动全州现行标准下33.22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509个贫困村退出,15个贫困乡镇、7个贫困县"摘帽",确保到2020年如期与全国全省  相似文献   

17.
吕梁市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区,干旱少雨、多山少绿,生态脆弱与深度贫困相互交织、互为因果,面临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双重压力.2016年底,吕梁市还有贫困人口31.58万人,贫困发生率9.81%,全市森林覆盖率26.45%. 为改变贫困面貌,吕梁市委市政府坚持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相似文献   

18.
当你走进二师二十四团七连,只要提起韩灵芝,大家都会说":韩灵芝,终于熬出头,摆脱了贫困,快步步入致富路"。韩灵芝,是土生土长的兵团二代屯垦戍边卫士,初中毕业后,她响应团党委号召,扎根团场,建设团场,参加劳动务农,从此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团场职工。这一干就是18年。在这18年里,她在二十四团这片土地上不知洒下了多少辛酸和泪  相似文献   

19.
正大扶贫:"三手合力论"当代贵州:深入观察贵州在精准扶贫、职业教育建设和大数据产业发展后,您认为贵州的实践对国家有哪些价值?胡鞍钢:中国改革开放最大的任务,也是最显著的成就就是实现全国脱贫,将世界最大规模的绝对贫困社会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小康社会。到2015年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已经降至5.7%,其中贵州则下降至14.3%,还剩  相似文献   

20.
正贵州人社部门牵住就业"牛鼻子",打出一套内外结合的脱贫"组合拳"。截至2018年上半年,全省累计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120万人。"这些马尾绣都是由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制作的。"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一家刺绣工坊里,工作人员王浩介绍,一件制作精美的马尾绣,不仅可以卖到几百到上千元,而且远销海外,"贫困人员和本地公司签订了代加工协议,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脱贫。""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作为全国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