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黄晓青  杨涛  张丽  陈慧 《当代贵州》2023,(19):50-51
<正>眼下,贵州各地的茶园绿意盎然,一垄垄茶树吐露新芽。跟随镜头走进茶园,一起寻找山间美景。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的“茶海之心”茶园,满目青翠扑面而来,沁人心脾,茶农与游客身背茶篓,采摘新茶,脸上写满收获的喜悦;湄潭县核桃坝村,映入眼帘的是连绵起伏的茶园,青山与茶园相拥,犹如一幅山水田园画。每逢节假日,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体验采茶的乐趣;  相似文献   

2.
<正>清明前后是一年中茶叶色泽、香气、滋味最好的时节,因此春茶显得格外珍贵。为使春茶品质更好得到提升,3月24日,在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贵茶公司九龙山万亩茶园内,首届"绿宝石"杯采茶技能大赛拉开序幕,贵州省、贵阳市及花溪区农业部门有关领导、茶业专家、茶企评委、茶园主人、采茶能手等1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久安乡50名茶农参加了此次比赛。现场体验扩大茶乡影响力据贵州贵茶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清爽介绍,贵茶公司自2010年入驻久安  相似文献   

3.
<正>"如果不加强茶园的标准化管理,不按规定施肥,好不容易培育起来的茶产业将毁之一旦。""凡是发现茶农乱施农药和化肥的,加工厂有权拒绝收购茶青,并报有关部门严格查处……"这是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茶农和茶叶加工企业道出的共同心声,也是凤冈县标准化管理茶园提升茶叶品质采取的"5+1"新举措。同时,凤冈县以茶园、茶旅线路评选为契机,不断推动茶园+旅游新模式,助推茶旅一体化发展。确保茶叶质量安全近年来,凤冈县狠抓茶叶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每年花费不到5000元,认领一亩专属茶园,可以收获价值上万元的好茶,还能帮助一个茶农彻底脱贫,您愿意吗?4月21日,丹寨万达小镇联合丹寨县委县政府在贵州丹寨县又启动了一个创新扶贫项目——丹寨扶贫茶园。首期1000亩茶园已经被提前认领了500亩。认领一亩茶园,脱贫一个茶农,扶贫茶园项目第一期将直接脱贫茶农1000人。  相似文献   

5.
正春回大地,草长莺飞,正是采茶好时节。3月28日的青场镇初都村已是满目苍翠,200多名茶农腰挎竹篓,穿梭在层层叠叠的茶园间,舞动着灵巧的手指,欢快地采撷着一棵棵嫩绿的新芽。这是青场镇一年一度的采茶节。这一天,采茶人不约而同地身着艳丽的民族特色服饰,像是对大自然的感恩一样,带着虔诚,以最隆重的方式,感谢大地母亲的馈赠。"小茶一芽一叶,是一年中最好的茶,采摘时间也就一个月左右,我们每  相似文献   

6.
<正>国庆中秋来临之际,遵义市湄潭县的茶农们为了给外地游客创造"惊喜",特地在成片的茶园里挂满了彩伞。茶海绿波荡漾,空中彩伞飘飘,别有一番情趣。据悉,湄潭县茶园面积目前已超过50万亩,经过多年经营,茶园已变成景区,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节假日最为热闹。  相似文献   

7.
<正>七月的都匀,茶枝绿意盎然。在都匀市摆忙乡千亩茶场,翠绿的茶园随着山势连绵起伏,修茸一新的特色民居鲜亮惹眼,茶农在茶树间来回穿梭忙碌。人、茶、民居三者合一,呈现出一幅物茂民丰、优美和谐的画卷。近年来,都匀市依托毛尖茶这张名片,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走出一条以龙头企业带动、茶品质为优势、茶文化为主题、茶园风光为特色的"茶旅一体化"发展之路,实现茶产业在新形势下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王艳霞 《当代贵州》2014,(21):46-47
正《贵州茶》栏目由贵州省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与中共贵州省委当代贵州杂志社联合主办,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贵州省茶叶学会协办,栏目内容涉及独家茶企名人访谈、权威商业趋势解读、专业茶业报道、深度贵州茶产业发展调查,等等。栏目分设六大版块,从茶业动态、茶商茶农、茶旅之品、品茗会、茶与养生、茶学院等多个角度展现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栏目将通过极富主题性和目标性的选题内容,为贵州实施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  相似文献   

9.
正独山县影山镇依托丰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将山地高效农业与山地旅游业融合发展,带动经济增收,实现群众脱贫致富。11月26日,独山县影山镇,初冬暖阳洒在乡间。近处,砌坎、填石、和沙,工人在紧张有序地铺路;远处,机器轰鸣,尘土飞扬,大型挖掘机正忙着作业。从影山镇到翁奇村茶天堂的路  相似文献   

10.
<正>毛尖镇位于都匀市西部,距离都匀市中心45公里,毛尖镇由茶山而得名,是都匀毛尖主产区,有"中国最美村镇""中国最美茶园""中国名茶之乡""贵州茶旅目的地""贵州产业富饶乡"等荣誉。这里有"毛尖茶欢乐节·祭茶神"、户外运动会等活动,初步形成东联绿茵湖,南接小围寨茶叶大环线的生态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1.
正在时代的大舞台上,新时代的奋斗者继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只争朝夕,凝聚跨越赶超的奋斗伟力,释放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姹紫嫣红春正浓,脱贫攻坚战犹酣。4月的贵州大地,田地里,蔬菜长势旺;山坡上,花果枝头长;茶园间,茶农采茶忙;旅游区,往来游人多……在这场如火如荼的"春风行动"中,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不断推向  相似文献   

12.
正云山茶海,满目风光,令人心旷神怡。以茶促旅、以旅兴茶,凤冈依靠"茶旅一体化"发展,实现了农业和旅游业双丰收。翠叶烟腾冰碗碧,绿芽光照玉瓯青。客来一杯茶,是遵义市凤冈县的传统。在永安镇田坝社区,家家户户都种茶,说起茶来头头是道、如数家珍。"我们种的是有机茶!"在凤冈县多个乡镇的茶园里,茶企和农户都信心满满言道。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夏季,雷山县迎来避暑旅游高峰。"往年,云雾缭绕的茶园美景只有茶农们自己欣赏,今年却‘卖’出了钱!"大塘镇党委书记张洪智高兴地说。作为雷山县的茶产业核心示范基地,坐拥2.84万亩茶的大塘镇,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茶叶销售,与贵州瓮福集团签订茶叶产业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投入3600万元新建茶叶深加工厂、茶吧、低产茶园改造等,发展集观光、休闲、娱乐、旅游、文化、体验互动为一体的生态茶观光园,让"茶  相似文献   

14.
正黔茶从产品和营销上都围绕"让现代人简单便捷喝好茶"谋篇布局,而营销的核心,必须回到产品本质,把服务做好,才能长久发展。3月,正是采茶好时节。在湄潭县,春茶陆续开采,各茶青市场均已开秤,每天下午5点,茶农将当天采到的茶青拿到附近茶青市场交易,"福鼎大白茶"140元/公斤、"黔湄601"80元/公斤……茶产业是贵州的传统优势、生态富民产业。截至  相似文献   

15.
正"湄潭的乡村真美,到处都是风景,特别干净,空气特别清新,来了就不想走。"来自重庆北碚区的张明一家慕名来到遵义市湄潭县,围绕环翠芽27°景区自驾游,半天的旅程让一家人兴奋不已。近年来,湄潭县立足生态为先、特色为要,依托60万亩生态茶园和62.8%的森林覆盖率,按照"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茶旅、农旅一体化等发展思路,探索形成了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6.
<正>黔西县通过茶产业强力带动旅游业发展,以著名的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为宣传点,按照"品水西古茶、看杜鹃花开"的思路,做好"以茶促旅、以茶兴旅"茶旅发展大文章。近年来,黔西县加大茶产业发展,紧紧跟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由种茶大省逐步向制茶大省转变的三年提升计划,进一步改造现有茶园,打造高品质、高产量的优质茶产品,办好诚信企业,弘扬茶文化。利用境内森林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通过茶产业强力带动旅游业发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为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思南县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思府办发[2014]266号)文件精神,普及茶文化,思南县推进茶文化进学校实践活动,为同学们讲述茶知识、教授茶礼仪,带领他们亲身体验采茶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知茶、爱茶、懂茶。图为当地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张家寨现代生态茶示范园区茶园采茶。  相似文献   

18.
<正>4月18日,贵州广播电视台《茶旅贵州》——"北纬27°·最美茶乡"大型茶旅系列节目在最美茶乡贵定云雾镇隆重开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会原会长庹文升,省农委常务副主任胡继承;贵定县委书记莫春开,县长张丽芳,县人大主任凌毅,县政协主席方昌国;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正等领导出席开机仪式。贵州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又是中国茶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有着厚重的茶文化历史。《茶旅贵州》——"北纬27°·最美茶乡"大型茶旅系列节目,旨在  相似文献   

19.
正春节前后,享有"黔茶第一春"美誉的普安茶叶正式开采。在全国上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当地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对做好茶叶采摘、收购等工作进行规范,确保疫情防控、产业发展两不误,实现产业增效、茶农增收。"请大家把距离拉开,把口罩戴好。"2月17日一大早,普安县茶源街道细寨村村委会主任罗祥扯开嗓门,向上山采茶的茶农宣传防疫知  相似文献   

20.
正阳春三月,春韵芬芳,远处青山如黛,近处茶园叶飘香。3月12日,紫云自治县坝羊镇茶园里,采茶工人们迈着轻盈的脚步,点缀在茶园当中,一双双巧手在枝条上舞动,漫山洋溢着春茶的芬芳,一年的繁忙采茶季又开始了。在众宜茗山茶叶种植基地,40多名采茶女胸挂小篓,背着背篓,麻利地采摘着今年的首批明前茶。"最近天气暖和,茶芽长得较快,比预定开园采摘时间提前了一周。"众宜茗山茶叶基地老板罗小红说。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