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琳 《当代贵州》2020,(1):54-55
非遗保护,贵州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02年,贵州就出台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2012年,《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发布;2013年,《多彩贵州·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发展行动计划》实施;2014年,《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印发,明确省级财政在原有基础上每年增加非遗保护经费1000万元,并要求各市(州)、贵安新区及各县(市、区)也要建立非遗保护发展专项资金。  相似文献   

2.
《实践》2021,(2)
正近年来,兴安盟盟委行署围绕加强兴安文化建设,扎实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性建设工作,实行政策性扶持和生产性保护并举,探索项目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相结合的现实路径,推动全盟非遗文化保护呈现出主体多元化、措施多样化、内容多面化的良好态势,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成功申报了兴安盟、自治区、国家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些独具特色的兴安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长足保护与发展。同时,盟委行署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不断巩固抢救保护成果,着力提高保护传承水平,进一步加强非遗人才培养和文创产品研发,推动兴安盟非遗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13,(12):3-I0001
<正>近日,笔者从镇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知悉,该县挖掘并申报"非遗"项目的有100余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赛龙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赛龙舟》、《镇远报京"三月三"》等9个项目。近年来,镇远县在保护和传承众多文化遗产上做了深入的调研,并初步形成了一条可持续传承之路。让"非遗"在生活中展现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些项目现在正面临消失,原因在于其生存的环境已经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步改  相似文献   

4.
金昱彤 《探索》2013,(1):122-125,129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观是全球范围发展的新趋势,整体观更加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的生态文化视角,注重文化遗产与自然生态、活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也更加强调各利益相关方在非遗保护方面的作用.整体观的理论关注则要求从文化本身的结构出发,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的文化特质、文化从、文化模式等层面出发,系统地分析文化整体存续的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联,将非遗保护的整体观转换为更加有效的文化保护与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5.
日前,晋江市以"非遗保护,人人参与"为主题,举行第五个"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通过广场文艺、首届校园灯谜赛、第十五届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演奏比赛、民间美术工艺作品展、第四届南音演唱节和第三届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等,集中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6.
我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的灵魂,是地域最具竞争力和辐射力的文化资源,因此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文化强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省在非遗保护方面虽取得一些成就,但与居于全国前列的浙江省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借鉴浙江经验,做好我省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使它成为文化强省建设的助推器?本课题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文化强国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已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作为生动刻写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活化石",对于彰显传统文化魅力、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非遗"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重经济价值开发轻文化价值挖掘、重外在形态保护轻内在精神弘扬的倾向,因而在从实践层面入手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同时,还应对其文化价值展开全方位的体认、解读和阐发。本组笔谈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民众工艺等五个方面,分别就其与"非遗"保护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以揭示"非遗"的文化内涵,进而为促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建设文化强国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已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作为生动刻写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活化石",对于彰显传统文化魅力、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非遗"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重经济价值开发轻文化价值挖掘、重外在形态保护轻内在精神弘扬的倾向,因而在从实践层面入手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同时,还应对其文化价值展开全方位的体认、解读和阐发。本组笔谈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民众工艺等五个方面,分别就其与"非遗"保护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以揭示"非遗"的文化内涵,进而为促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文化强国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已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作为生动刻写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活化石",对于彰显传统文化魅力、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非遗"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重经济价值开发轻文化价值挖掘、重外在形态保护轻内在精神弘扬的倾向,因而在从实践层面入手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同时,还应对其文化价值展开全方位的体认、解读和阐发。本组笔谈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民众工艺等五个方面,分别就其与"非遗"保护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以揭示"非遗"的文化内涵,进而为促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文化强国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已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作为生动刻写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活化石",对于彰显传统文化魅力、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非遗"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重经济价值开发轻文化价值挖掘、重外在形态保护轻内在精神弘扬的倾向,因而在从实践层面入手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同时,还应对其文化价值展开全方位的体认、解读和阐发。本组笔谈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民众工艺等五个方面,分别就其与"非遗"保护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以揭示"非遗"的文化内涵,进而为促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文化强国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已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作为生动刻写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活化石",对于彰显传统文化魅力、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非遗"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重经济价值开发轻文化价值挖掘、重外在形态保护轻内在精神弘扬的倾向,因而在从实践层面入手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同时,还应对其文化价值展开全方位的体认、解读和阐发。本组笔谈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民众工艺等五个方面,分别就其与"非遗"保护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以揭示"非遗"的文化内涵,进而为促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在新时期如何做好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特色、保护与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辽宁非遗保护与开发所面临的困境或难题,并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从江县通过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利用并举,赋予"非遗"产业化发展和品牌化魅力。"以前藏在‘深巷’里,后来躺在‘名录’中,现在通过保护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利用传承。"从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石朝玉告诉记者,从江县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助推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71岁"歌师"传承民族文化"歌养心,饭养身,如果有一天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落幕。这届博览会推出的高层论坛还对当下的非遗保护进行了理性分析,对乱用和篡改非遗名录的现象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5.
彭原 《当代贵州》2014,(19):45-45
正日前,文化部主办的"城镇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上,多个专家指出,城镇化应循序渐进,不能断了"文脉",而且非遗保护要和生活连在一起,不能只成为博物馆的陈列品。随着现代化、工业化的突飞猛进,大量的自然村落开始因为并村、空巢等原因而相继消失。这些消失的村落随风消散,留下的是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传承。即便是得已进入人们视野并企图保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面临着诸多困境。城镇化建设亟待转变"赛跑"心态,才能让非遗保护走入正常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6月15~23日在成都举办。本届非遗节举行了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10周年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西片)赛事、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国际大展等多项活动,荟萃各类非遗项目1000余项。300多位国内外专  相似文献   

17.
2012年6月9日是第七个“世界文化遗产日”,由省文化厅主办,省艺术研究院、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都文殊坊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首届‘文殊坊杯’非遗手工技艺精品邀请展”系列活动在成都文殊坊历史文化保护区成都会馆举行。目前,我省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0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60个,市级名录1342项,县级名录5076项。同时,我省以连续举办“中国成都同际非遗节”为抓手,使之成为聚集国内外非遗资源、促进非遗保护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四川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世界级平台与重要品牌,占领了中国非遗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8.
安通 《当代贵州》2020,(18):30-30
17岁学习竹编技艺,22岁创立公司,24岁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6岁获"中国竹编高级工艺美术师"称号,27岁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3年来,杨昌芹用自己不懈的奋斗书写了别样精彩的"竹"梦青春。2007年,杨昌芹作为印江民族职业学校的10名学生代表之一,到赤水学习竹编工艺,师从赤水竹编非遗传承人陈文兰。  相似文献   

19.
赵芸芸 《山西青年》2022,(1):101-103
嘉祥县属于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在儒家思想的浸润之下,该区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该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省级2项、市级16项、县级55项,孝文化、吉祥文化、儒家文化交相辉映.通过对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分类研究,了解其产生发展的文化历史原因,有助于进一步保护现存非遗项目,并发现更多亟待保护的项目.  相似文献   

20.
第五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于9月11日—20日在成都举行。65个国家(地区)应邀参加论坛、博览会以及演出活动,400多个非遗项目亮相博览会,使本届非遗节成为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非遗主题展览。在“传承文脉·创造未来”的主题下,本届非遗节以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为重点,聚焦“现代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问题,探索“互联网+非遗”、“文化+双创”的融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