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维维 《当代贵州》2021,(14):58-59
57岁重新创业,聂德友用9年时间在自己的家乡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造了一大片刺梨园,成立种植合作社,带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2020年,刺梨园鲜果产量2500吨,产值1000万元。万物复苏的时节,记者走进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天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刺梨基地,一群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头,大家正忙着为刺梨树进行除草、施肥等一系列春季田间管护工作,为今年刺梨丰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全力打造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实行刺梨鲜果应收尽收,力争2020年刺梨鲜果保底收购率达80%以上,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脱贫攻坚。"举目皆山,遍地恶石"的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以前村民靠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为生,但土地越垦越瘦,农作物产量低、销售难,村民日子过得紧巴巴。年轻人外出务工以求生存,年老的村民只能继续守着薄地听天由命。  相似文献   

3.
正盘州市把刺梨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来抓,致力于建设全国最大的刺梨加工基地。54.41万亩刺梨基地已惠及52万人口,每年为每个贫困人口增收11050元。"这位是我们村的大学生,在外省工作8年以后回来支持我们的刺梨产业。"4月19日,在六盘水市盘州市盘关镇宏财盘江天富刺梨产业园,宏财盘江天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聂德友向记者介绍了返乡就业的封舟宇。封舟宇的家乡盘关镇贾西村几年前是一个深度贫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3月16日,我在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开始了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到村后我积极入户核查走访,切实履行好第一书记"一宣六帮"职责,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驻村以来,我组织村支"两委"及驻村工作组成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等,树牢"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通过走访群众、召开院坝会、开展集中学习等方式,大力宣传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我一方面推行"书记统筹、党员  相似文献   

5.
正盘州市保基乡黄兴村,一栋栋黄绿相间的小洋楼沿着公路错落分布,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2019年12月底,记者来到黄兴村。顺着干净的串户路直走,再上几级台阶,就到了苗族村民黄康芬家中。站在自家崭新的房屋前,黄康芬热情地招呼着记者。黄兴村位于盘州市保基乡,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传统自然村寨。此前,村民房屋多有破损。农村危房改  相似文献   

6.
他走了。 像流星划过天际,匆匆作别这个喧闹的世界。长江垂泪,巴山含悲。人们传颂着他的义举,呼唤着他的名字:栋栋,你回来吧! 三月的江城,春寒料峭。萧栋栋和女友迎着习习江风,在江边散步。突然,女友捅了捅栋栋的胳膊,“你瞧,那边有人跳江。”话音未落,栋栋来不及细想,脱下身上的外套,箭步向江中的女子奔去。江流湍急。他抓住女青年,拼力推向岸边。女青年不肯上岸,挣扎中萧栋栋被江水  相似文献   

7.
正一九四二年五月,冀中抗日根据地整个地翻了一个个过儿。冈村宁茨坐上飞机,在天上指挥着五万鬼子兵进行大"扫荡",残酷的战斗,到处是一片红火。日本鬼子的汽车把遍地黄金的麦子轧烂在地上,骑兵包围了村庄,村庄烧起来,熊熊的火苗儿把黑烟卷上天去。步兵们端着刺刀,到处追着,赶着,把抗日群众从东村追到西村,又从西村追到东村。遍地是"嘎嘎嘎咕咕咕"的枪响,遍地女人哭孩子叫,多少个英雄倒  相似文献   

8.
向颖羿 《当代贵州》2020,(11):37-37
初春时节,盘州市双凤镇的一处工地上,工人们正通过防疫体温监测,回到一度停工的工程项目施工地开始建设工作。项目现场,一栋栋独具特色的旅游建筑拔地而起,一个富有历史气息和民族特色、同时融合了现代旅游规划的旅游项目综合体已初具雏形。近年来,贵州民间项目投资正在成为推动贵州工程项目投资建设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9.
东村与西村相临。春天,东村男女老幼齐上阵大搞水利建设,西村不为。夏天,暴雨骤至,洪水泛滥,东村安然无恙,西村一片汪洋,全村男女老幼奋勇抗洪,其情其景感人至深。灾后,乡里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西村的领导披红挂绿端坐主席台,大谈特谈如何带领群众抗洪救灾,重建...  相似文献   

10.
东村与西村相临。春天,东村男女老幼齐上阵大搞水利建设,西村不为。夏天,暴雨骤至,洪水泛滥,东村安然无恙,西村一片汪洋,全村男女老幼齐上阵奋勇抗洪,其情其景感人至深。灾后,乡里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西村的领导披红挂绿端坐主席台,大谈特谈如何带领群众抗洪救灾...  相似文献   

11.
小城的脚步     
詹倩 《江淮》2011,(10):33
走在小城的大街上,我轻轻地徜徉着、欣赏着,又常常仰望着那一栋栋直指蓝天的高楼。而此时,我想到了家乡的今昔变化。孩提时代,关于城市的概念是模糊的。想象中的城市,应该住着很多人、跑着很多车、建着很多房。于是,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间传说中有“灶神”,俗称灶君、灶王爷,据说主管人间的饮食,那只是个美丽的传说。而现实生活中,有个被老百姓称为“炕神”的人,他义务为群众修炕、盘炕。“炕神”叫申荣才,今年62岁,是辽宁省辽中县新民屯镇新西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党员。22年来,他为群众修炕、盘炕1500多铺,从未收过一分钱。一手绝活在北方,炕好不好烧是一件大事。除了做饭做菜炉灶得火旺之外,漫长的冬季全靠炕热来提高室温。但盘炕、修炕又绝对是一个脏活累活技术活,垒砖和泥,灰头土脸,给多少钱也没人愿意干。上世纪80年代初,申荣才家盖了3间新房,但炕却不好烧,老伴儿成…  相似文献   

13.
正从西村校门进入厦门大学的校园,左边处即可见一栋3层高的双坡红瓦屋顶花岗岩小楼,这便是颇具传奇色彩的百年建筑——囊萤楼。囊萤楼始建于1921年,是校主陈嘉庚先生兴建的首批厦门大学校舍之一,之所以命名为"囊萤",是为了规劝厦门大学学生勤学苦读。早期的厦门大学学生没有辜负陈嘉庚先生的期望,不但勤奋上进,还十分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以他们的崇高信仰和实际行动点燃了革命的火把,赋予了"囊萤"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这是党中央根据新疆形势和全国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新疆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来展开。尉犁县达西村通过30多年的团结奋进和艰苦奋斗,硬是把昔日贫穷的达西村变成今日的小康村,成为了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红旗村。通过分析达西村现状,挖掘达西村在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治村经验,为加强新疆农村基层基础建设,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带来新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7月,由组织选派,我前往镇宁自治县简嘎乡播西村担任第一书记。我牢记职责使命,全身心投入到播西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强化帮扶意识,拓宽帮扶思路,力求解决播西村的实际困难。为了提高党员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我组织开展了"送党章、固党  相似文献   

16.
《党建》1998,(4)
“龙头”舞富宝西村东方市委宣传部地处琼西南感恩平原腹地的东方市宝西村,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迅猛,集体经济不断壮大。1997年,3000多人的宝西村社会生产总值达1651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达38.5万元,人均收入达2980元,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被省...  相似文献   

17.
又是一年芳草绿。春风习习,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漫步在湖北省沙洋中学整洁宽阔的校道上,但见一排排古树参天耸立,一栋栋建筑错落有致,青的草,绿的叶,色彩缤纷的花,处  相似文献   

18.
走进汶川县水磨镇三江乡国家级4A景区内的照壁村,立刻就会被绿色和纯净的空气包围。沿着公路蜿蜒而上,穿过片片竹林,听着鸡鸣声,似有一种"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之感。观赏着至纯至静的田园景象,各有特色的农家乐让人目不暇接。阿里瓦是其中一家。别致的两栋小楼静静地矗立在庭院中,其中一栋供客人居住,一栋是老板自己居住。庭  相似文献   

19.
见到胡振文时,他刚从张家口风尘仆仆地赶回来。凌晨时分,村民邓富成的肺心症犯了,胡振文开车送病人赶往医院,忙活了一上午,临走还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留给了病人。1980年,胡振文挑起康保县西村党支部书记的大梁,历经35个春秋,带领村民将昔日人均纯收入不足300元的破败落后旧西村,发展成为年人均纯收入9000元的文明和谐新西村。  相似文献   

20.
一个叫西村的日本人从历史书上得知,古代有种计时的仪器叫沙钟,不过现在已经没人用了。可西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投资标的,于是生产了不少沙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