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现代特色农业转型升级对于促进"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加快实现桂林"两个建成"有重要作用;桂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具有政策、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等多重优势;从产业融合、品牌战略、经营主体、运营模式等方面对现代特色农业进行改革提升有助于桂林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化,从而加快"两个建成"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之贵在山地,之美在山地,之特在山地。通过深入挖掘和整合贵州山区土地、生态资源以及农业、旅游业发展特点,坚持走突出特色、集聚集约、绿色生态、增效增收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路子,将山地现代高效农业与旅游业两个产业系统耦合升级,对正处在经济转型和全域旅游发展时期的贵州是十分必要的。在此背景下,贵州有很多农业园区,如三穗颇洞村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湄潭金花村茶旅一体"七彩部落"以及罗甸火龙果园区等,先行带动,成为典型的农业+旅游示范园区,为其他农旅园区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五河县委、县政府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积极争取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进"三产"融合发展。以生态农业作为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力抓手,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全县生态农业的大发展。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  相似文献   

4.
<正>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广西努力保持农业发展良好势头,2009年农业增加值增长5.2%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这主要得益于特色农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我们按照"调结构、上规模、优产品、强产业"的总体思路,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推进结构战略性调  相似文献   

5.
<正>一、六盘水市山地特色农业发展基本情况贵州省六盘水市自启动"3155工程"以来,现代高效山地特色农业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8月,已累计发展农业特色产业223.33万亩,建成猕猴桃基地84.13万亩、中药基地31.12万亩、油茶基地28.21万亩、花卉苗圃9.58万亩、刺梨25.18万、特色经果基地16.28万亩,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地21.33万亩,全市共建设23个现代高  相似文献   

6.
张周虎 《当代贵州》2016,(23):74-7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指出,要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水城县先试先行、大胆突破,成功探索走出一条农村"三变"改革的新路子,成为全国农村"三变"改革的"发源地",踏上富民强县、跨越发展的新征程。如今,春踩水城春绿,夏来花海漫步,秋看杏黄果熟,冬在雪上飞舞——中国凉都四季如歌,生态水城多彩如画。厚植"三变"之"根"农村"三变"  相似文献   

7.
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根本途径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有效措施是"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的后续效益"。认真学习,努力思考这一指导思想,结合各地农村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开拓性地、创新性地探索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这对于农民收入的增长是极为有利的。我们认为,发展特色农业,重点把握"特"与"色"。在"特"与"色"的层面上作文章,别人的专长、优势自己少发展或不去发展,避免效益不佳与重复建设,而把注意力放在充分挖掘具有自己"特色"的产业上。发展特色农业,并不只局限于生产有形商品,提高商品率,它也包括发展农业的附属价值和后续效益。只要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农村发展,能增加农民收入的模式,都可以积极利用。发展农业旅游是此模式的一种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8.
发展"一村一品"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它有利于发挥本地优势,培养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有利于跳出农业抓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小生产、小产品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有利于跳出农村抓发展,推进产业富村.……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贵州持续抓好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含金量,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向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迈进。"要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殷殷嘱托,为贵州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石阡县依托农业产业园区做强山地特色农业,盘活农村沉睡资本,形成要素集合、产业集聚、集装配套、集约发展的现代山地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近年来,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石阡县通过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先行先试,坚持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探索,以茶产业为突破口,以"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为引领,以主导产业发展为主线,以"三个万元工程"为抓手,依托农业产业园区做强山地特色农业,盘活农村沉睡资本,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迅速提高资源利用率,农业生产方式快速转变,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全省唯一的农业类职业院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为农村培养"理论够用、技能实用"的实用型人才,助力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农人"时代,农民正逐步成为职业。作为全省唯一的农业类职业院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抓住机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为农村培养"理论够用、技能实用"的实用型人才,助力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秉承"立德树人,农技为本"的宗旨,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在服务地方"三农"发展,筑牢基础设施服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贵州农业交出了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从  相似文献   

13.
<正>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到实处,我省就要着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发展,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14.
尹辉 《当代贵州》2012,(28):21-23
在贵州这样一个山地、丘陵占国土面积92.5%、且基础设施薄弱的地方,发展现代农业的难度可想而知。如何才能扬长避短?现实倒逼着贵州去找出一条自己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贵州农业找到"特色"要改变贵州农业弱而不强的现状,就必须突出贵州的生态特点、山区特点,突出气候多样性、生物多样性、资源多样性,进一步深挖潜力,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哪些才是贵州农业特色优  相似文献   

15.
要实现镇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使镇北堡地区成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经济强镇,必须做到:一、转变观念、创新思路、与时俱进;二、整合旅游资源、促进镇域经济大发展;三、加快小城镇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四、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五、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不断创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全省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大局,紧贴贵州山区实际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创造了独具贵州特色"小集中、大串联"的"珍珠项链式"建设模式、"公司+合作社+职业烟农"产业化经营模式和"种植在户、服务在社"的生产组织模  相似文献   

17.
《新长征》2013,(6):50-5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我们从报告中可以引发出这样一个思考:城镇化的发展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新型城镇化要侧重城市群引  相似文献   

18.
李勇  宋秋 《实事求是》2016,(3):98-101
"十一五"以来,新疆和田地区特色农业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如投资、体制、从业者素质、基础设施、产业链及品牌等方面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以创新发展的理念,优化投资结构,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强化技术和管理培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产品深加工工程,才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和田特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芒种刚过,西南地区进入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高潮,安顺市平坝区不断加大基础投入、开辟特色农业发展增收渠道、探索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农业产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安顺市平坝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增强发展后劲;围绕"两带三区九产业"做文章,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激活"沉睡资本",引导全区广大农民从土里"刨出"致富希望,走出了一条富民增收、率先小康的发展之路。夯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以前路不通,不敢多种,怕卖不出去。现在不但公路通到了家门口,田间地头也布满了机耕道,交通方便了,信息渠道多了,种什么都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将逐步实现"两个飞跃",经历三个发展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也开始逐步形成中国特色,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的新阶段。文章将主要介绍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不同发展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成就,进而揭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