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经济增速连续39个季度位居全国前列、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1,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全国第25位上升到2019年的第22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第29位上升到25位……这些年,贵州经济大踏步前进,实现了赶超进位的历史性跨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经济增速连续39个季度位居全国前列、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1,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全国第25位上升到2019年的第22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第29位上升到25位……这些年,  相似文献   

2.
正从2012年到2019年,贵州减贫人数全国第一。2020年,贵州要坚决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成果全面巩固提升。全力以赴抓脱贫,尽锐决战深度贫困,贵州脱贫攻坚再传捷报!今年的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9年贵州全面完成1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从根本上改变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群  相似文献   

3.
正却顾所来径,豪情满胸怀,2014年至2019年,黔南州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91.5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4.12%下降到0.68%,历史性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20年3月3日,全州836个贫困县村全部出列,提前摆脱区域性整体贫困,在全省3个自治州中率先实现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这份沉甸甸的脱贫攻坚成绩单,是黔南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动注脚。  相似文献   

4.
正"十三五"时期,毕节市七星关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290.58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469.23亿元,2020年预计接近500亿元,21.08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4万群众搬出深山、住进城镇,109.63万农村群众喝上了稳定水、干净水、放心水……磅礴乌蒙,决战贫困传捷报;三省红都,脱贫致富奔小康。"十三五"期间,毕节市七星关区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吕清禄 《实践》2006,(3):28-29
近年来,内蒙古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1999—2004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从1268亿元增加到 2700亿元,年均递增1632%,比全国平均速度高7个百分点, 在全国的位次从第27位前移到第23位。2005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有望达到19%,仍将延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  相似文献   

6.
时见论 《实践》2020,(5):33-33
2020年,在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全区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157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1.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1.7%下降到0.11%,3694个贫困嘎查村全部脱贫出列。"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目前,我区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青团》2023,(9):30-31
<正>曾经,“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两银”是贵州的“标签”;如今,贵州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已成为“中国之治”、“中国奇迹”的一个缩影。千年梦圆,这是一个亘古未有的胜利—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2万人搬出大山,减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均为全国之最,贵州脱贫攻坚实现历史性全胜,贵州综合经济实力大踏步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贵州取得的成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更是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壮举。  相似文献   

9.
正"十三五"期间,岑巩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36.5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预计59.79亿元,年均增长8.6%,人均GDP从22779元增加到36522元,年均增长11.1%;全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4万人,6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蹄疾步稳,乡村振兴奋战正酣。五年来,岑巩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捷 《理论导报》2020,(7):9-11
正脱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这向全党全国人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实现从解决温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里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这里创造了中国减贫的贵州奇迹!从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到全国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从"天无三日晴"到世人向往的旅游胜地;从"地无三尺平"到万桥飞架的"高速平原",从"人无三分银"到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贵州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实现从解决温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2.
正数据显示,全省区域创新能力从2015年全国第22位提升至2020年第20位,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由2015年全国第30位提升至2020年第27位,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实现赶超进位的历史性跨越。7月5日,贵州高新技术标杆企业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科创板上市,成为贵州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  相似文献   

13.
正中央政治局2015年11月23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逐级立下军令状,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截至2014年,全国还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国的贫困人口至今还有7000万。全面建成小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湖南与全国一样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历史性胜利,全省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6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八洞村成为全国老少边穷地区脱贫的典型。回顾8年来的攻坚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为指导是最关键的条件,总书记和党中央举旗定向、领航掌舵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从1978年至2018年,贵州贫困人口从1840余万减少到155万。在奋力与全国同步小康的征程上,贵州,正撕下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奏响脱贫攻坚的磅礴乐章。贵州,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各族儿女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使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彻底改变,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到"八七"扶贫攻坚,从新阶段扶贫开发到新时期扶贫开发,再到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贵州奋力书写脱贫攻坚壮丽答卷。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9,(3)
<正>今年"三农"工作怎么干?乡亲们将收获哪些大礼包?全文1.1万余字的中央一号文件干货很多,我们一起来看。1.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咬定既定脱贫目标,落实已有政策部署,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13,(11):I0002-I0002
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92.28亿元,增长1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46元,增长1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21元,增长17.6%;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86.15%;全市综合考核一等奖,全省第三轮强县考核从第13位上升到第6位,荣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县  相似文献   

18.
刘淑滨 《奋斗》2020,(7):54-55
作为深度贫困县的海伦市,2019年交上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23 980元、12 519元,同比分别增长8%、12%。全市10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4 442户、29 361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43%,顺利实现脱贫摘帽。行百里者半九十,在2020年疫情影响下的收官之年,海伦市的脱贫攻坚如何决战决胜,有哪些新招和举措.  相似文献   

19.
准格尔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东端,蒙晋陕三省交界带。全旗总面积7539平方公里,总人口27.8万人。“十五”期间,准格尔旗年地区生产总值从27亿元增长到131亿元, 年均增长37.3%,在2006年全国县城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行榜上看到,准格尔旗由上年的第89位一跃而为第67位。  相似文献   

20.
正到2020年,巩固脱贫成果,通过发展生产脱贫147万人,易地搬迁脱贫150万人,发展教育就业脱贫55万人,生态补偿脱贫78万人,社会保障兜底56.7万人,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确保全省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以下,农村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