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5 毫秒
1.
2018年以来,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的加入为我市农村基层工作充实了年轻的力量,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北辰区委把加强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培养使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把党务工作者培养使用纳入全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对照处级干部标准,探索建立成长档案,有针对性地提出个性化培养管理措施,通过实施“孵化”培养行动、建立成长导师“3+1”帮带制度、推行“365”工作法等举措,着力打出培训﹑管理、锻炼、使用“组合拳”,全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群众满意的农村后备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2.
1998年以来,滕州市委组织部联合科技、农业等部门,结合滕州实际,依托党员电化教育载体,贴近农村经济发展主题,抓住农民党员先进群体,本着与时俱进、积极创新、不断深化的思路,用了近5年的时间,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以农民党员带头学科技、促帮带、同致富为主题的大型“党员电教科技帮带致富”活动。相继开展了“农民党员学科技用科技技术大比武”、“一帮十成果展”、“考取科技绿色证书”、“农民党员帮带科技大王选拔赛”等标志性活动。全市3.7万名农民党员积极参加,大胆实践,与12.6万户农民签订了共同致富帮带责任书,涌现出1.2万名党员帮带示范户和1千名党员帮带明星,形成了党员带群众,明星带一般,一人带多人,一业带多业,万名农民党员帮带百万农民同奔致富路的大格局,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建动态     
兰州市红古区开展“双联双促”活动“双联双促”活动以“党员联农户,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改善;干部联目标,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为主要内容。“党员联农户”,就是每个帮村部门的党员领导干部负责联系1~2名致富带头人,帮助他们开拓致富思路,增强帮带能力;每个帮村部门的党员干部负责帮带1~2户贫困党员群众,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每个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中的党员干部负责联系帮带1~2名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六安市金安区在实施 “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中,以技能“传 帮带”为纽带,以壮大专业化队伍、 提高农村经济效益为目的,以体现党 员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主旨, 积极探索在农民专业化协会中建立党  相似文献   

5.
怀安县完善村级干部选拔、培育和管理办法,拓宽选人渠道,丰富培育方式,强化激励保障,压实工作责任,多管齐下充实农村干部队伍。拓宽选人视野,培养后备干部。改变原有村干部选配模式,广泛从大中专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乡镇机关干部中选拔优秀人才。建立546人的农村后备干部人才库,实行1名乡镇科级领导干部和1名村"两委"干部共同帮带1名村级后备干部的"2+1帮带法",条件成熟时及时将后备干部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  相似文献   

6.
合水县把增强农村党组织“造血”功能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着力点,积极创新农村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方式。一是多措并举抓培养,变“坐等入党”为“帮带入党”。  相似文献   

7.
“十户一体”联户帮带党群同共致富活动,是元阳县针对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和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提出并开展的。它由1名致富党员联系3户致富群众,这3户致富群众分别再联系2户困难群众,10户为一体(也可以是几户、十几户、几十户为一体),形成致富党员 致富群众 贫  相似文献   

8.
刘恒  吴旭阳 《山西青年》2023,(8):148-150
为适应地方高校人才市场需求,助力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转型发展,河南城建学院以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为试点,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灵活设置专业目标、多元化学生评价机制等改革措施,进行“3+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分析了“3+1”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举措、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措施,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凤冈县以农村社区治理改革为切入点,创新并实施了“党群直议”,建构了“党支部+议事会+村民大会”的乡村公共事务决策新方式。2021年,凤冈县被列入贵州省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县,该县进化镇临江村三新组、秀竹组被纳入全省第一批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在建设过程中,凤冈县以农村社区治理改革为切入点,创新并实施了“党群直议”,  相似文献   

10.
《机构与行政》2023,(3):50-52
<正>面对“三农”领域事项法律法规依据多、执法监管频度高、处罚裁量难度大等重点难点,威海市文登区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推动监管和执法部门在机制体制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释放“1+1>2”叠加效应,全面提升监管执法工作质效。一、坚持靶向调研摸清问题。一是围绕“三定”规定开展核查。对农业农村、综合行政执法两个部门进行全面调研,深入了解职能运行、人员配备等情况,对执法人员配备、  相似文献   

11.
建立干事创业容错纠错机制 按照鼓励干事创业、区别对待过错、坚持依纪依法的原则,出台了《铜仁市干事创业容错纠错暂行办法》,为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 着力打造农村综合改革升级版 创新推进“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以“民心党建”为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社、农村信用社(社员股金服务社、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社”融合为抓手,充分依靠市场作用,推动资源、资产、资金要素聚合,发挥“春晖社”反哺家乡、回报故土的社会推进作用,汇聚“组织、市场、社会”三种力量,激发农村综合改革活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光 《党课》2012,(21):73-73
江苏省海门市四甲镇繁荣羊业专业合作社以“四带四化”党群工作法有力推动了合作社发展。党员带社员,社员发展网格化。他们以党员为主体,构建起“1+3+3+3”树状帮带架构,即:一个党员帮带三名业务骨干,每个业务骨干帮带三名入社群众,  相似文献   

13.
洮南市委组织部采取四项举措,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管理。一是加强帮带重辅导。建立由组工干部、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组成的"3+1"结对帮带机制,传授好经验、好做法,帮助大学生村官适应农村工作环境,尽快实现角色转换。二是突出实践增能力。根据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安排到合适岗位,与乡村干部共同开展计生、低保、泥草房改造  相似文献   

14.
《机构与行政》2023,(1):19-20
<正>近年来,鄄城县抢抓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机遇,瞄准重点任务,因地制宜创新实施“人才+”“党建+”“农业+”模式,城乡融合发展提速提效。2022年,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6%、6.9%。一、创新实施“人才+”,促进城乡人才融合发展一是完善“人才+平台”路径。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人》2009,(22):23-24
加强村级人才培养。青铜峡市党组织通过集中办班培训、指定专人帮带、加强实践锻炼等形式,把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刨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优秀分子及时纳入村干部人才后备库,进行重点培养。对表现突出、条件成熟的按照程序及时选拔充实进村“两委”班子。目前,全市共有121名农村“能人”、36名合作社党员社长担任了村干部,全市各镇涌现出一大批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农村“能人”,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和骨干。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6,(8)
正在党建扶贫工作中,探索建立和完善村级后备干部和党员致富能人的培养帮带机制,实施"支委带动后备干部、后备干部带动党员"两项带动工程,推行"1+3+N"循环带动模式,每个支部委员围绕提升工作能力、形成主导产业等方面带动3个后备  相似文献   

17.
蔺洪军 《实践》2006,(9):38-38
为巩固和扩大农村牧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进一步提高“三级联创”整体水平,开鲁县结合实际,全面深化以党员“三结合”致富链、三级干部服务链,推进农村牧区中心工作、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双链双推”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一、缔结“三结合”致富链,搭建党员帮带平台  相似文献   

18.
2014年年初以来,开原市以开展“人才引航合作社、产业链上党旗飘”活动为抓手,着力发挥苗木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产业培育人才,以人才带动产业,以可观可感的经济效益造福于民,取信于民。开启“大课堂”,建强“主阵地”。开原市以开展苗木产业“大课堂”活动为抓手,不断建立健全服务网络,依托全市291所基层党校,着力打造教育培训、问题咨询、技术帮带“三个平台”,受益群众10万余人。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党员》2006,(12):77-77
巫山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牵动”战咯,确立了建设“渝东地区基础教育高地”和“重庆市农村素质教育特色示范县”目标,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 创新发展模式,打破高中瓶颈,迈出改革步伐。2002年,在新城征地500余亩,投资1.8亿元,打造巫山教育园区,创办巫山高级中学和成职教育中心。2003年9月,一期工程顺利完工,巫山教育园区的建设,为全市农村高中教育发展做出了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20.
庄浪县将大学生村官的成长作为加强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抓紧抓好,通过“5+1”帮带、定期培训、交流锻炼和考核奖惩等四项制度,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干事创业,助推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