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岑巩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围绕"六个精准"主要内容和"五个一批"脱贫路径,通过大胆创新探索,逐步形成了"4853"脱贫攻坚作战体系,实施产业全覆盖、就业全覆盖、帮扶全覆盖、培训全覆盖、服务全覆盖"五个全覆盖",创新"三变"、"五融五帮"模式,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纳雍县抢抓广州市天河区帮扶机遇,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实现天河区企业对纳雍县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加强两地劳务供需对接,实现就业帮扶到村到户。2016年9月3日,贵州·广东扶贫协作工作联席会明确广州市天河区对口帮扶毕节市纳雍县。两年多来,纳雍县抢抓天河区帮扶机遇,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实现天河区企业对纳雍县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同时加强两地劳务供需对接,创新建立了10个"扶贫车间",吸纳483人在家门口就业,实  相似文献   

3.
正凯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现了党建、产业、就业、帮扶、培训、服务"六个全覆盖"和小区内部有组织、周边有园区、就近有学校、就近有医院、楼下有商场、门口有公交、门口有公园"出门七有",搬迁群众真正实现了"一步住进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易地扶贫搬迁是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挪穷窝、改穷貌、拔穷根"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6,(11)
正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2016年,乌审旗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强化责任,增添举措,按照结对帮扶到村到户、规划项目到村到户、措施落实到村到户、脱贫成效到村到户的总体思路,全面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工程、金融扶贫富民工程、互助资金合作社扶持工程、扶贫培训就业工程、电商扶贫工程等六项工程,逐村逐户"量身定制"脱贫计划,认真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加快金融扶贫贷款发放,完善贫困户档案管理,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形  相似文献   

5.
正张家港市和沿河自治县扶贫协作正式结对启动以来,坚持产业合作项目化运作,高点定位、因地制宜、精准布局,形成可持续发展动力,带动沿河实现产业脱贫。自2017年3月江苏省张家港市和贵州沿河自治县扶贫协作正式结对启动以来,两地抢抓机遇、主动对接,围绕"优势互补、长期合作、精准聚焦、共建共赢"的思路,探索建立"五位一体"全方位结对帮扶机制,在协作机制、合作领域、帮扶要素上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各项扶贫协作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6.
《云岭先锋》2020,(1):22-23
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立临时党组织,让群众"挪穷窝""换新业"有了主心骨;在务工人员密集的地方建立党组织,让群众在他乡有"娘家"、有"靠山";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带领群众闯市场……近年来,云南省不断提高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三个组织化"程度,为夺取脱贫攻坚大决战决定性胜利提供坚强组织保证。2019年12月24日,全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现场会在会泽县召开,会议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正如何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安心,住得舒心?黔东南州如此作答:写好"前半篇文章"——依托城区、景区,建起房子好、地段好、环境好、服务好"四好小区",推动城乡一体化。写好"后半篇文章"——培训、就业、帮扶、产业、服务、组织"六个全覆盖",让群众过上出门有就业、出门有学上、出门有医院、出门有公交、出门有公园、出门有商场的"出门六有"新生活。  相似文献   

8.
正息烽县石硐镇大洪村是全县党建扶贫工作示范点,村党支部依托党建工作凝聚扶贫正能量,筹集各类资金4144.5万元,完成多项扶贫利民工程,基本实现产业全覆盖、基础设施全提升、民生事业大幅改善。"以前我在外面做工一个月就一两千元的收入,现在我和妻子在中康猕猴桃发展园区务工,一个月能拿到五六千元,年底还有土地入股的分红,日子越过越好。"息烽县石硐镇大洪村村民任福荣说。从以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现在生活基本稳定富足,任福荣家的变化和大洪村近年来开展的党建扶贫工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冕宁县扶贫资金"三级监督网"完成立柱架梁,为全县扶贫资金全覆盖监督搭建起重要工作平台。3月22日召开的全县扶贫资金工作推进会上,县纪委全面部署2017年脱贫攻坚"三大一严"工作,扶贫资金县、乡(镇)、村三级监督机构正式成立。织密"三级监督网"看牢扶贫资金为了盯死看牢扶贫资金,该县全覆盖构建起专注扶贫资金监督的三级监督机构。县扶贫资金监督中心总揽"三级监督网",由县委常委、  相似文献   

10.
韦倩  梁诗吉 《当代贵州》2020,(18):26-27
在贵州,约有1400万乡村居民生活在偏远地区,很长一段时间,看病难、远、贵困扰着农村群众。随着健康扶贫的深入推进,如今,贵州基层医疗条件越来越好,实现"五个全覆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农村中小学医务室标准化诊疗设备配置全覆盖、深度贫困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全覆盖.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14,(3):33-34
正如何增强农村残疾人脱贫的"造血"功能,一直是残疾人工作者急于破解的难题。哈尔滨市残联在试点实践的基础上,将2013年确定为产业扶贫工作典型推广年,并结合地域优势项目,在扶贫体制和机制上,走出了一条"产业扶持、规模就业、整体脱贫"的农村残疾人产业扶贫新路,创建的可持续运营的产业模式,有力地带动和帮助了当地残疾人就业创业、脱贫致富,农村残疾人不但增加了收入,更增强了生活的信心,实现了自身价值。一、农村残疾人产业扶贫的实践效果农村残疾人产业扶贫在2012年试点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正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杭州市余杭区与黔东南州台江县紧紧围绕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两大任务深化协作,既主动"输血",又帮助"造血",形成了台江所需、余杭所能的帮扶工作格局。请进来,"五园十工坊"成就业扶贫助推器。2018年以来,余杭区、台江县积极探索产业化、市场化扶贫途径,发挥组织优势,大力对接企业,做好产业帮扶,实现产业扶贫项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6,(2)
正1月4日至5日,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鹏新深入兴安盟及扶贫联系点扎赉特旗调研,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切实增强抓机遇、促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做好"十三五"开局之年各项工作。李鹏新要求,各级党组织要结合万名干部下乡驻村,切实抓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基层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6,(1)
正"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对农村牧区投入最多、规模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强基固本工程和迎接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献礼工程,对兴安盟来说是最大的扶贫攻坚工程。自治区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解决了我盟多年来一直想解决但没有能力解决的民生难题。两年来,全盟上下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十个全覆盖"  相似文献   

15.
正水城县积极探索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助推精准扶贫之路,以"四联动"引领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自觉投身脱贫攻坚工作,围绕产业、就业、教育、健康等多渠道开展精准帮扶。截至目前水城县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实施帮扶项目409个,覆盖贫困人口6万余人,投入帮扶资金共计约4亿元。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4,(5)
<正>4月3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全区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推进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李克强总理在我区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安排部署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和扶贫攻坚、百姓安居、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等重大发展项  相似文献   

17.
正"企业下乡拓宽致富路,工业扶贫带动产业兴。"贵州在引导企业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吸纳贫困户就业、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贫困地区发展方面成效显著。5月28日,贵州电信第三批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在全国率先全部竣工,在2017年底实现村村通4G的基础上,又实现了村村通光纤,贵州行政村正式进入光网时代。贵州全省行政村实现4G网络全覆盖,在解决了农民入网问题的同时,也积极发挥了宽带网络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叶树根  许勇 《当代贵州》2016,(49):26-27
黔东南州为实现“十三五”期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57万户26.71万人群众一步住进新房子、快步过上新日子,逐步过起好日子,大胆探索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产业、就业、培训、帮扶、服务“五个全覆盖”新途径,着力提升搬迁群众后续发展能力,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正独山高新区轴承产业园先后落户轴承及配套企业41家,各类轴承生产线450余条,形成了年产值近10亿元的发展规模。园区内各企业共吸纳了1200余人务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5人。"稳定脱贫一定要靠就业、产业来带动。""就业就要全覆盖,尤其是具备条件的贫困户,一户一就业的目标必须要完成。"独山县委书记潘志立多次强调。近年来,独山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就业1人、脱贫1户,就业2人、小康1家"  相似文献   

20.
正贵阳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蹄疾步稳,努力实现"高一格"脱贫,易地搬迁"搬"出群众新生活,产业调整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对口帮扶"兄弟"携手共进。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夏秋攻势""秋后喜算丰收账""冬季充电"连战连捷,"五个专项治理"深入推进;1462名非兜底保障贫困人口出列,建成"组组通"公路5294.4公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入住519户204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健康扶贫对象,教育精准扶贫实现贫困家庭全覆盖,惠及贫困学生1.66万人;贵阳大市场带动全省大扶贫,实施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