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官国”,官国的遗产很容易被继承,特权思想一代又一代遗传下来,从古代一直到民国都是如此,具有很深厚的历史土壤。中国共产党及其创建的中华人  相似文献   

2.
梁柱 《党员文摘》2008,(3):12-12
“官国”(“官国”传统是中国长期封建专制政治形成的“官本位”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的特征是“人治”而非“法治”,官僚享有超越法律的种种特权——本刊注)的特权思想在中国具有很深厚的历史土壤,从古代一直到民国都是如此。中国共产党及其创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告别特权思想、特权作风、特权享受等“官围”遗产的历史起点,其代表人物是一代伟人毛泽东。  相似文献   

3.
孙坤 《奋斗》2013,(7):35-37
翻开我省“老字号”的历史画卷,浓厚的商业文化底蕴与饱经风雨的历史传承都凝结在一代又一代龙江人艰辛创业的征程中。历经沧桑的“老字号”从“闯关东”人敢为人先.诚信为本的信念中孕育,在共和国肇建伊始,龙江人焚膏继晷,用热血与奉献锻造出一个又一个“龙江制造”的丰碑。曾几何时,“三大动力”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不朽传奇;回忆往昔,“孔雀牌”自行车与“北方牌”手表让一代国人为之痴迷。  相似文献   

4.
黄炳麟 《唯实》2001,(5):72
革命老前辈谢觉哉同志曾说过这样的话:“中国是官国,虽然革了命,人们总不免咀嚼官的余味,虽贤者不免。此种情形,今日依然,于是颂之者有之,求之者有之,竟可闹到门庭若市的程度。”这是谢老对中国官场历史和中国官僚社会深刻洞察剖析后得出的结论,至今仍有针砭意义。 偶尔翻阅几本杂书,有几则小故事既有趣味又发人深省,引来聊博读者一笑。 清朝同治末年,有位京剧演员“十三旦”走红北京城,朝廷内外捧场的不少。一次登台演出,发现台下坐着位老儒,原来是“十三旦”幼年读书时的恩师,曾保护过他免受皮肉之苦。演毕,“十三旦”下…  相似文献   

5.
“不到长城非好汉”,中国一代伟人毛泽东诗词中的这一不朽诗句,已经成了中外人士、专家学者、旅游观光者们认识中国历史、了解中国文化的名言。一个中国人要认识自己的历史,如果不了解长城是难以想象的。一个外国人如果要了解中国,不了解长城也是难以想象的。因为长城所记载的中华民族上下两千多年的历史内容太丰富了,所表现的中华儿女的勤劳智慧、坚强勇敢的本色太形象了,所点缀的锦绣山河也太壮丽了。  相似文献   

6.
如果用“忧患”一词来解读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发展壮大于忧患的历程更为寓意深远。作为一种基于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批判意识和探索意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忧党”意识与“兴党”责任紧密联系在~起,使忧患意识不仅体现为一种警示和告诫,更将其内化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并以忧党兴党的实际行动开辟着历史发展的道路,引领着中国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不到长城非好汉”,中国一代伟人毛泽东诗词中的这一不朽诗句,已经成了中外人士、专家学者、旅游观光者们认识中国历史、了解中国文化的名言。一个中国人要认识自己的历史,如果不了解长城是难以想象的。一个外国人如果要了解中国,不了解长城也是难以想象的。因为长城所记载的中华民族上下两千多年的历史内容太丰富了,所表现的中华儿女的勤劳智慧、坚强勇敢的本色太形象了,所点缀的锦绣山河也太壮丽了。  相似文献   

8.
李捷 《理论导报》2013,(4):13-14,21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的确,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看,没有任何一个梦想像“中国梦”那样打动人心、激励人心、凝聚人心,也没有任何一个梦想像“中国梦”那样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之牺牲、为之探索、为之奋斗的伟大追求。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曾表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无比壮丽的崇高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历史和人民赋予我们重任,也检验我们的行动。”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一年里,《党史文汇腰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通过历史知识、历史榜样、历史经验、历史教训等内容,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提供历史借鉴。为此,要精心提炼编辑思想,明确宣传要点,办好下列专栏:一、真理追求者之歌不管是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无一不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而马列主义真理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实际的成功结合,都是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努力追求真理的结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形成及其所产…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9,(11):123-123
最早的“中国”与现在的中国差别很大。“国”最初就是指一个城、一个邦或者一个邑。住在里面的人叫“国人”,住在外边的人叫“野人”。所以,历史上有很多国,当时说“万国来朝”,不一定有上万个,但至少有几千个。经过长期兼并和淘汰,到战国后期,才号称“七雄”。“中”的本义是一面旗帜。最早的“中”字右边还有几横,  相似文献   

12.
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社会稳定,四海清平,“文治武功”为人称道,号为“治平”。他之所以能开一代盛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他极为重视倡廉惩贪,奖罚分明。  康熙三十八年顺天府乡试,科场舞弊,康熙把正考官翰林院修撰李蟠革职并发配到边疆;把年逾“古稀”的副考官翰林院编修姜宸英革职下狱。处理此案后,康熙作了《为考试叹》一诗:“人才当义取,王道岂纷更。放利来多怨,徇私有恶声。文宗廉洛理,士仰楷模情。若问生前事,尚怜死后名。”  在严惩贪污的同时,康熙还积极树立清官循吏的典型作…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焦裕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祖国的建设者,但这个真实而不朽的光辉典范也曾遭受了一些不该有的“左”的诘难和特殊历史时期的冷遇。好在党是英明的,历史是公正的……怀着对一个时代英雄和一位人民公仆的崇敬,最近记者在当年兰考县县长张钦礼、宣传干事刘俊生...  相似文献   

14.
秦刚 《前线》2013,(10):4-9
宣传阐释中国特色,其中一个很重要内容,是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3,(11):20-20
漫漫复兴路,凝结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夙愿。 一切不带偏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人们都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我们国家在新时期空前活跃起来,快速发展起来,日益繁荣富强起来,并在同那些或经历“城头变幻大王旗”变局,或深陷“山重水复疑无路”危机的种种“主义”的国际比较中,彰显了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历史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锦绣前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石仲泉撰文认为: 一是关于近现代中国与当代中国的时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个理论概念,也是个历史概念,即有一个界定当代中国历史时限问题。按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重要文献,都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划分建国后历史的一个界限。如果承认这样断代,那么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现代中国”的下限,也是“当代中国”的历史起点。  相似文献   

17.
5年是一个历史单元,也是一个历史起点。 2011,满载“十一五”的喜人成就,满怀“十二五”的美好憧憬,中国“再出发”。 这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浪花一朵;这5年,在中国的记忆里却是狂涛巨澜。  相似文献   

18.
5年是一个历史单元,也是一个历史起点。 2011,满载“十一五”的喜人成就,满怀“十二五”的美好憧憬,中国“再出发”。 这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浪花一朵;这5年,在中国的记忆里却是狂涛巨澜。  相似文献   

19.
“文革”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是一场全民性的社会大运动。“人”作为活动的主体,则演绎了这场运动一幕幕真实的历史剧。本文用群体心理学的视角,从群体的“人”、领袖的“人”和真正的“人”三方面分析“文革”中群体、领袖和个人之间的内在互动及相关原因,以便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去解构“文革”时代,去感估“文革”一代。  相似文献   

20.
江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四有”公民。我们的学校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坚实的基础,是传播、弘扬、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是牵系千家万户的公众利益之所在。教育战线的广大党员,要全面准确地领会“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身体力行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肩负起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