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战后法国安全决策体制和运行机制经历了国防委员会、国内安全委员会和国防与国家安全委员会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从戴高乐1959年出台《国防组织法》规范国防委员会,到1986年希拉克成立国内安全委员会,1997诺斯潘重新启用国内安全委员会,2002年希拉克重组国内安全委员会,再到2008年萨科齐将国防委员会与国内安全委员会统一起来,重新建立国防与国家安全委员会,法国的国家安全决策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改革和完善。每一次变革与法国面临的安全需求机密相连,也跟领导人的安全观念密切相关。传统安全威胁与国防委员会的组建、非传统安全威胁与国内安全委员会的成立、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交织与国防与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计正是反映了法国安全需求和国家领导人安全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受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区域内安全依赖减少、东南亚安全格局复杂化、中美竞争博弈加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越南国防政策进行了如下调整:积极修订《国防法》,提出“海上全民国防阵势”新概念,完善青少年国防安全、边疆教育基础教材,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国防预算优先投资边境地区与海岛,在“全面”与“全民”国防中实现军事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协同发展;同步加强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应对与合作,将非传统安全问题视为安全合作首选,大力监管和抵御网络安全问题,提高非传统安全防御能力;针对南海问题,采取软硬兼施、刚柔并济的应对策略,一如既往践行南海问题“东盟化”“国际化”的整体趋势;积极推行军工合作新模式,借军队现代化、军备科学化发展契机促进军工产业先进化、合理化发展;战略上,将外交与防务紧密结合,建立全方位、多元化防务合作体系。越南国防政策灵活周密的调整,充分体现出小国战略的柔韧性及主动性,有效推动越南国防综合实力的提升,对东盟成员国提高国防安全防御能力、区域治理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郭锐 《当代亚太》2012,(2):43-58
近年来,西方国家主流媒体关于"中国国防透明度"的新闻报道及认可程度并未因为中国国防透明度的显著提升而出现"正向相关"。通过对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看出,西方国家主流媒体对中国国防透明度的认可程度与其国家同中国的政治友好程度"正向相关",而与西方国家主流媒体的媒体实力"反向相关"。西方国家主流媒体对中国国防透明度的新闻报道主要受到价值观念、刻板印象和国家利益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对中国国防透明度的新闻报道呈现一种层次性,不同类别的国家对中国国防透明度的评判态度明显不一致。因此,中国国防透明度的建构迫切需要与国际传播紧密结合起来,即实现自我塑造与他者建构的契合。  相似文献   

4.
德国的国防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祥富 《德国研究》2003,18(1):39-42
德国的国防产业已经完全实现了现代化 ,能生产多种常规武器 ,为世界军火生产和出口大国 ,武器在国际市场上富有极强的竞争力 ,销往世界五大洲。德国的国防产业之所以比较兴旺发达 ,得益于德国长期把国防产业作为国家的战略支柱产业 ,实行寓军于民的产业模式 ,积极扩大军火出口 ,不断促进军工企业的合并与集中 ,加强军工科研与生产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5.
冷战后韩国国家战略的调整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的“冷战孤岛”地位反而愈加凸显,这促使金泳三、金大中、卢武铉、李明博四届政府继续奉行“富国强兵”战略的同时,也对安全、发展、外交、统一四大战略维度进行了调整和“提升”。总体来看,在安全方面,依托韩美同盟,发展自主国防,以应对多重威胁;在发展方面,对内改革,对外合作,力求成为东北亚经济中心国家;在外交方面,试图扮演“平衡者”角色,谋求发挥地区主导作用;在统一方面,通过缓和求安全,以安全促发展,希望在民族共荣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统一。从韩美、中韩、韩日、韩朝四组双边关系,对四届政府国家战略的设定与运作进行空间审视和绩效评估后指出:韩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宏伟,而战略资源不足,导致其战略成果有限。  相似文献   

6.
2019年底,越南时隔10年第四次发布国防白皮书.越南选择在人民军建军75周年之际发布该白皮书,引起了各方的关注.《2019年越南国防》主要基于地缘环境的变化对国防政策进行调整,提出了今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方向,或直接或间接地回应了各方对越南在国防预算、南海问题、越美关系和中越关系等方面政策的关注.在《2019年越南国防》中,国防政策调整为新和平自卫政策,即坚持持久斗争,在国际法基础上以和平方式解决所有争端和分歧,实施"及早远程防卫,随时反侵略战争"的方针.今后的国防建设方向,则调整为以军区防守为引导,建设更高水平的区域防守.在军队建设方面,人民军朝着军种化等方向调整编制,提高武器装备的自给能力,外购部分先进武器,至2030年完成现代化.由于直接或间接融汇了21世纪以来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尤其是近年来制定的多份战略文件,该白皮书的理论化程度更高,系统性、逻辑性更强.与前三份白皮书相比,《2019年越南国防》更多的是对相关领域的系统化发展,内容非常新,信息量非常大,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各项政策至少对今后10年都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7.
自1990年代初宣布独立至今,为了顺利回归西方阵营、防御俄罗斯的军事威胁和加入北约,在安全与防务问题上,波罗的海三国制定了不同的国防政策和防务战略。从最初的中立政策转到谋求加入北约,再到正式成为北约一员,三国的国防政策经历了重大转变。在此过程中,三国的国防战略也经历了组建国防力量、实施领土防御战略,再到执行北约集体防御战略的变化。与此相适应的是,其军事力量也经历了转型过程:从零开始建立军队到建立防范威胁的军事力量,同时向北约标准看齐,再到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军事力量,力求与北约协同作战。但在这期间,三国遇到了诸多困难和挑战,直接影响了军事转型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韩美同盟从建立之初即是典型的非对称同盟关系,韩国历届政府均不同程度地感受到这一同盟关系给韩国安保政策带来的“同盟困境”.韩国自朴正熙政府时期开始寻求“自主国防”之路,国际环境是影响韩国自主国防的外部结构性动因,国内因素是韩国自主国防需求的内在驱动力,朝鲜因素是自主国防的直接动因.朴正熙政府通过培育防卫产业实现武器体系国产化,通过核武器开发增强威慑力,为韩国的自主国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唐晓 《当代韩国》2023,(1):46-58
韩国国防工业体系历经“起步期”“短暂停滞期”“快速发展期”三个阶段,从无到有、日趋完备。究其原因,外部安全环境变化、自主国防意识上升和经济利益驱使是主要推动因素,工业化水平提高、政府的政策扶植以及国外先进技术加持为其奠定了现实基础。未来,韩国政府将继续扩大对国防科技自主研发的投入,在人工智能等领域重点发力。但是,核心技术对外高度依赖、产品质量不稳定、利润率较低等制约因素恐一定程度上掣肘韩国国防工业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苏联向中国提供军事技术与中国仿制苏式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体说来,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包括三个内涵要素,一是国防军,二是国防工业,三是国防工程。军队是人与武器的结合体,没有武器不成其为军队,而武器一靠购买,二靠国防工业自制。国防工业是国家基础工业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综合反映,国防工程更是一个庞大系列,包括军兵种基地,指挥通信工程设施,特种工程,战略、战役仓库等,还有在预定战场的防御工程,如法国的马奇诺防线等。因此,必须根据国家工业和科技的发展水平以及国家财政的积累程度,逐步实现加强国防的计划。首先自然是购买武器,然后在建立国防工业的基础上自行研制武器,并进而开始各种国防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1.
李燕 《俄罗斯学刊》2022,12(2):115-136
2021年版《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公布了当前俄罗斯安全战略的主要目标、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国家安全的未来规划。《2021年安全战略》与之前的2009年版、2015年版相比有较大改变,体现了俄罗斯政府对国内外新形势与国家安全风险和挑战的准确把握。该安全战略呈现出涵盖面广、“综合性”强、“战略内倾”突出、“去西方化”明显等特征。自俄罗斯独立后,中俄两国就开始了安全合作,双方在政治、军事与国防、经济和能源、文化信息与科技以及地区反恐和全球战略稳定等领域的安全合作不断深化,合作呈现出安全理念和安全战略理论上共通性强、在国家和地区及全球安全领域实践中配合默契、双方安全合作方式与途径差异明显、地区安全战略和全球安全理念存在国家利益差别等特征。今后双方将在理论创新、实践深化、区域与全球层面加强配合、推动全球安全秩序更合理及推动构建安全命运共同体方面继续深化合作。  相似文献   

12.
为了应对冷战后欧洲和世界安全局势的挑战,德国对其联邦国防军进行了改革,主要是调整联邦国防军结构,由过去的专守领土防御和集体防御,转变为一支以能力为导向的国际干预力量。联邦国防军的转型对于欧盟共同的安全与防务政策、欧盟防务一体化建设和北约新战略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大西洋两岸关系也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在其转型过程中,联邦国防军遇到两个重大难题:义务兵制的存废问题和国防预算不足。联邦国防军转型若要取得成功,必须尽快消除这两个障碍。  相似文献   

13.
法国历来是个开放国家,境内经常居留着大量的外国人。近几十年来,居留法国的外国人一般都超过三百万,占法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六以上,这还不包括驻法外交人员和国际组织的职员。为了自身的利益和安全,法国对外国人的管理是严格的,有关的  相似文献   

14.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体制下,法国建立起了现代国家应急安全治理体系。该体系包括一系列相互协调的应急安全机构和运行机制。法国主要的应急安全机构有内阁会议、中央日常管理机关、内政部与相关各部、国家专员和地方政府等。运行机制包括危机预警、危机应对的中央决策、地方各层级的危机干预以及应急安全的评估和监督等。  相似文献   

15.
何奇松 《美国研究》2005,19(4):114-131
冷战后美国国防工业进行了重组,一方面组建了巨大的国防承包商,另一方面走军民一体化道路,并在武器装备上进行国际合作,以构建新的国防工业体系。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既是冷战遗留下来的国防生产能力过剩,也是美国希望保持军事技术优势、美国国家安全观的改变和军事转型的需要,以及新军事变革的需要。美国国防工业的重组也给美国和世界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它在保持美国科技优势,在可预见的将来为保持美国一超独霸地位提供条件,扩大大型国防公司对国家政策影响力的同时,也给美国带来了新的安全困境。  相似文献   

16.
20 0 3年12月4-5日,“回顾与展望———纪念中法建交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和中国欧洲学会法国研究会联合举办。来自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天津等地从事法国研究的专家学者、在京的部分法国学者以及法国驻华使馆部分官员等共计9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围绕中法关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政治生活、法国经济、法国社会与文化以及法国国防与外交等五个单元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现择其要点综述如下。(一)中法关系与会学者首先对中法两国建交始末及其近4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与梳理,之后分别…  相似文献   

17.
王振亚 《法国研究》2001,(2):148-156
许多人认为 ,法国虽然是一战的战胜国 ,但对自身的弱点和尴尬处境却有较为清醒的认识。法国的安全政策——寻求集体安全 ,建立同盟体系 ,防止德国报复 ,维护其大国利益——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的。从理论上讲 ,一种理性的国家安全政策 ,是国家对国内和国际问题进行正确分析和把握的结果 ,必然以国家的长远利益为指导 ,在现实政治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国实力 ,为自己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周边环境 ,即便有许多因素不是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左右的 ,但至少它会使自己有能力抵抗外来入侵 ,或者迫使潜在的敌人放弃使用武力的企图 ,从而达到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8.
罗治平 《法国研究》2000,(1):135-139
法国是欧洲国家中广播电视事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然而,与其他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法国广播电视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变革。80年代以前,法国的广播电视处于严厉的和井然有序的国家垄断和政府控制之下:8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上私有化趋势的增强,法国政府才放弃了对广播电视的集中管理,使法国的广播电视朝着“私有为主、公有并存”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说,法国广播电视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一、公私并营时期(1922-1945年)自1922年法国官方和私营电台正式播出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  相似文献   

19.
文化对日本外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代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与国家集团之间关系的调整过程中,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 激烈,综合国力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包含物质和精神两种力量在内的全部实力及其 国际影响力。经济势力和国防实力无疑是国家的“硬权力”,而约瑟夫·奈的观点认为国际 政治中力量的最基本因素在于“软权力”,因此考察作为“软力量”存在的文化因素就愈加重 要了。日本独特的文化将会为我们打开一扇分析日本外交政策的窗户,解开日本外交政策 之谜。  相似文献   

20.
(2011年5-6月)5月2日俄罗斯总统新闻局表示,本·拉登(Bin Laden)之死是美国在国际反恐战争中取得的重大胜利。3日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Anatoly Serdyukov)调换了负责购买法国西北风级战舰谈判的整个团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