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德两国曾是千年世仇,却在战后逐渐成功实现了和解。民族国家层面上法德两国的战后政策,区域层面上欧洲一体化事业与法德和解相携互促,以及体系层面上的推动因素与压力,共同诠释了法德从仇视走向和解的进程与原因。  相似文献   

2.
李乐曾 《德国研究》2015,(2):4-16,140
联邦德国通过承担罪责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了与受害国家及受害民族的和解,为西方一体化和新东方政策等重大外交战略的选择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本文以和解政策为主线,以现实政治与道德责任的关系为视角,论述战后德法、德波及德以关系的特点和差异,探讨历史因素对联邦德国外交政策及其国际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靖堃 《欧洲研究》2012,(5):46-60,2
在欧洲一体化的历史上,英国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位。这种特殊性源于多个方面,特别是由于历史发展的轨迹不同、特定的政治观念与经济理念,再加上现实利益方面的诉求,使得英国形成了不同于法德等国家的欧洲一体化理念,也使其欧洲政策具有了其他欧洲国家不具备的"特殊性"。在当前欧洲债务危机的背景下,这种"特殊性"愈发突出。也正是这样的特殊性,使英国政府的欧洲政策陷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相似文献   

4.
法德两国历经百年恩仇之后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和解,而相反地,中日关系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本文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参照法德和解的原因,分析造成目前中日政治关系冷淡尤其是民间抵触情绪强烈的根由,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刘靓 《法国研究》2013,(4):23-27
1963年《爱丽舍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德法两国的和解,也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演进提供了政治基础。本文以此为开端,对之后50年间德法两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各时期的力量博弈进行分析,论证了两国关系与欧洲一体化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法德两国作为西欧两大国家,虽互为邻国,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却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民族主义类型:政治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而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位于法德两国的边界地带,该地主权归属经历了法德两国多次的争夺,谱写了一部微型的法德民族主义发展史。20世纪,法德和解,彻底解决了一个世纪以来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争端,揭开了两国民族从宿仇转为合作的新篇章,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同时为全世界处理边界领土争端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法国、德国属于"陆海复合型大国",具有相似的历史经历,曾因盲目向海洋扩张而教训惨痛,给欧洲局势带来不稳定。如今,法德两国主导欧盟联合防务,并且通过与北约积极合作的"多边外交",使其海上力量活跃于全球众多区域。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法国、德国通过"一体化"与"多边外交"的运用,巧妙扭转了自身所处的复合结构型地缘困境,并将其转变成有利的战略条件,携手周边邻国共同经营欧洲的繁荣,谋划全球战略。它们通过欧洲区域一体化获得战略优势,并由此向更为广阔的领域辐射影响,谋求与美国开展更为对等的战略合作。  相似文献   

8.
法德主要地面作战系统(MGCS,以下简称MGCS)是法德两国在2012年提出的项目,主要目的是更替目前法德两国现役的“勒克莱尔”和“豹Ⅱ”主战坦克,预计2035年左右正式列装。除法德两国外,其他部分欧洲国家也表示出对MGCS的兴趣。MGCS是法德两国试图在防务上摆脱对美国过度依赖的重要标志,如果能够顺利完成并被欧盟多国采购,则标志着欧盟各国新一代主力坦克可能会实现统一化,也是欧洲防务一体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作为跨国项目,MGCS的发展与法德两国的合作密不可分,通过分析MGCS合作的主要动力和制约因素,有利于预测MGCS项目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9.
约稿启事     
<正>《欧洲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主办,为我国独家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门研究欧洲问题的学术刊物。1996年以来,本刊作为国际政治类的中文核心期刊,在国内学术界和相关政府机构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欧洲研究》设有"国际政治经济评论"、"欧洲一体化研究"、"国别与地区"、"中国与欧洲"、"专题研究"、"书评"、"学术动态"等固定栏目。近年根据欧洲问题研究领域的拓展,又增设了"欧洲社会政策研究"、"欧洲文明研究"等栏目;为丰富文章的体裁,还新设了"研究述评"、"欧洲讲坛"等栏目。本刊所登文章内容涵盖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研究、欧洲一体化研究、欧洲国别与地区问题研究、中欧关系研究等不同层面,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国际关系等各  相似文献   

10.
由于法国的衰弱,传统上的法德轴心一度退化为德国的单独领导。在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并发起"重塑欧洲"倡议后,法德轴心"重启"迎来了契机。本文从意愿和能力两方面,结合欧元区改革、避难体系改革和欧洲共同安全与防务的推进这三个案例,分析法德轴心发挥作用的限度及其影响因素,并展望法德轴心在欧盟未来发展中的角色。结论认为,两国总体上都表现出"重启"法德轴心的意愿。然而,意愿存在差异,法国迫切且强烈,而德国迟滞且具象征性。由于在"重启"法德轴心上未能"同频共振",法德的共同领导力受到削弱。法德轴心"重启"的限度主要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法德可供支配的权力资源有所减少、欧盟决策中"达成共识"的义务在增强、法德难以实现偏好趋同且受制于欧盟内的其他联盟,以及法德的引领作用与其他国家的追随意愿在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东亚经济区域化:"轴心"的缺失与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乃新 《当代亚太》2004,(11):33-36
制度导向型区域经济一体化中,"轴心"意义重大.战后地缘政治在欧洲促成了"法德轴心"的形成,在亚洲则未能形成"轴心",以至欧亚经济区域化的路径和水平差异巨大.目前,东亚经济区域化仍处在合作层面,但已出现整合趋势.本文从"共同体"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的一般特征出发,探讨了重构东亚区域经济整合"轴心"的难点和可能.  相似文献   

12.
郑春荣 《欧洲研究》2012,(5):1-16,1
德国在应对欧债危机中从最初的犹豫走向后来的独断,这一表现既与德国的经济治理理念有着紧密关系,又是德国国内各否决玩家钳制的结果。虽然"欧洲的德国"依然是德国的行动框架,但是通过欧债危机的分析可以清晰看出德国的欧洲政策自两德统一以来呈现的若干新变化:德国的欧洲政策日益为内政所驱动;德国的"欧洲使命"日益衰减;德国正在成为地缘经济强权,等等。这些新变化进一步加剧了来自欧盟其他成员国对德国欧洲政策的外部期待,以及德国社会的内部约束之间的张力,增加了德国欧洲政策的不可测性,也给欧洲一体化的未来前景增添了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叶斌 《欧洲研究》2012,(4):59-75,6
欧洲对外行动署(EEAS)是《里斯本条约》在对外关系领域中的重要机构创新之一。本文从欧盟法的角度对欧洲对外行动署进行认知和解读,讨论不同利益相关方在欧盟外交行动一体化中所处的立场和角色,体现这种新的一体化的复杂性和难度。文章首先探究欧洲对外行动署的诞生过程,从中反映欧盟机构与成员国对该机构设置的不同立场和观点;其次,分析欧洲对外行动署"功能自治"特征,比较它与欧盟其他机构的区别,探讨它在欧盟机构平衡中所处的位置;再次,文章讨论欧洲对外行动署的权力范围,分析它在哪些领域发挥作用。目前,EEAS的法律定位并不十分清楚,其架构具有过渡性,要达成欧盟对外关系领域中的一致性目标,还需要在成员国意愿的支持下做进一步的机构创新。  相似文献   

14.
约稿启事     
《欧洲研究》2015,(3):153
<正>《欧洲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主办,为我国独家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门研究欧洲问题的学术刊物。1996年以来,本刊作为国际政治类的中文核心期刊,在国内学术界和相关政府机构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欧洲研究》设有"国际政治经济评论"、"欧洲一体化研究"、"国别与地区"、"中国与欧洲"、"专题研究"、"书评"、"学术动态"等固定栏目。近年根据欧洲问题研究领域的拓展,又增设了"欧洲社会政策研究"、"欧洲文明研究"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苏联与西方各国关系缓和的进程,因"欧洲导弹问题"等危机的发展而受挫,东西方之间形成所谓"第二次冷战"局面。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决策层赋予"共同欧洲家园"概念以新的内涵,通过降低对西欧的军事威胁,使苏联与西欧政治、经济联系最大化,以襄助自身改革,使本国回归欧洲。戈尔巴乔夫等按这一构想推动"全欧进程",谋求苏联对全欧洲的影响力。首先是转变态度,接受美国在欧洲的存在;其次,在对两德关系上,外交重点转向西德。然而,两德统一问题重上国际议程,打破了这一渐进构想,凸显出对德国问题缺乏整体战略是其重大失误。两德统一快速实现,东欧各国剧变同时加速,对苏联内部动乱产生很强的"溢出效应"。苏联进入解体过程,戈尔巴乔夫等让国家回归欧洲的努力功败垂成。近年来,俄罗斯以构建共同人文、经济和能源空间对欧盟展开外交,与戈尔巴乔夫时期相比,其对欧洲前景的判断和俄欧关系战略已大异其趣。这一战略方向转变,可给我们提供很多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是长久以来困扰国际法发挥效力的重要问题,因其错综复杂而难以有效解决。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欧洲法院在欧盟法与成员国法关系上推行欧盟法优先原则,欧盟成员国大多有条件接受了欧盟法高于本国法的地位,以德国、意大利为代表的一些成员国则通过反限制原则为欧盟法优先原则设立了例外情形,在支持欧盟法优先的同时又设立了保护本国利益的安全阀。为使该原则的适用不损害欧盟法律秩序的有效性并成为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规则,成员国宪法法院在适用该原则的时候自行限制了反限制审查权,在适用条件、适用程序与适用方式等多方面对反限制审查权进行了规范。这为如何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平衡国际法治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极有借鉴价值的案例。  相似文献   

17.
英国作为欧洲国家的重要一员,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表现得极为三心二意。保守党领袖卡梅伦第二次连任首相后,确定于2016年6月23日就英国是否留在欧盟问题进行全民公投。英国与欧洲一体化的关系再次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外学界主要因循解释路径对二者关系中的传统与困境因素展开研究。在困境研究层面,国外学界的研究成果丰硕且具有延续性。在传统研究层面,国外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疑欧主义立场,但对于英欧关系中的亲欧逻辑关注较少,因此,未来的研究可更多地着力于这一视角,如英国的欧洲属性以及发展视野下的英国和欧洲身份内涵的界定等。此外,由于英国与欧盟之间的困境还体现在制度的差异上,英欧关系研究还可围绕英国的制度文化以及相应的民族精神特质展开。  相似文献   

18.
欧洲一体化曲折进程的表现之一在于成员国宪法秩序对于欧盟法优越地位的排斥。迄今为止,它仍是国内研究讨论欧洲一体化所包含的公法结构时容易被忽略的议题。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于2009年做出的里斯本判决证立了"宪法特质"教义,获得其他成员国宪法法院在判决中的追随。凭借对国内宪法秩序的守护,成员国宪法裁判得以审查欧盟法律,并实际限制了欧盟法在成员国层面的优先地位。在宪法现实主义立场之上,以"宪法特质"教义为线索,通过"历史—制度"视角可揭示欧盟层面立法及裁判权威、成员国宪法秩序及其宪法裁判之间的紧张结构,而这一结构指向的则是欧洲一体化现实带来的关于共同体本质的追问。  相似文献   

19.
约稿启事     
《欧洲研究》2012,(6):155
《欧洲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主办,为我国独家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门研究欧洲问题的学术刊物。1996年以来,本刊作为国际政治类的中文核心期刊,在国内学术界和相关政府机构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欧洲研究》设有"国际政治经济评论"、"欧洲一体化研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推进,作为其主要反对声音的疑欧主义也相伴而行,而在欧债危机发生之后,疑欧主义政党更是呈现出日益主流化的倾向。英国公投脱欧所造成的冲击表明,一些强烈的疑欧主义者正向脱欧主义者演变,其对欧洲一体化观念和欧盟治理结构的冲击将是极为深远的。相应地,有关疑欧主义政党的研究成果也日渐丰富,已经成为欧洲政治研究中的重要分支。在欧美学界,对疑欧主义政党的研究基本可以分为"苏塞克斯学派"和"北卡罗莱纳学派",当然也有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这些都为认识疑欧主义政党提供了丰富文献和多维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