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法的时代精神》——同郭道晖先生商榷100个问题(一)光尚然读罢“法学教授,法理学、立法学家”郭道晖先生著《法的时代精神》一书,觉得有很多问题值得商榷。为了活跃法坛,也是为了就教于郭先生和法学界的同仁,不揣冒昧,特提出100个问题进行讨论。当然不只...  相似文献   

2.
王俊民(以下简称王):自建国以来至80年代,如沈阳“九·二一”扣押邮件风波涉及具体诉讼程序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在法学界展开大讨论还是首次。傅雪峰(以下简称傅):沈阳“九·二一”扣押邮件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王:1988年9月21日,沈阳铁...  相似文献   

3.
“刀把子”风波记——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一)●张传桢①李然编者按: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四十多年来,新中国的法学界经历了一系列悲欢离合,时值世纪之交,我们遵循“盛世修史”的惯例,愿以“董狐之笔”,秉公直书,为20世纪留下一段信史。...  相似文献   

4.
人权研究中的一场风波——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十二)●吕世伦仕中仕中(以下简称仕):吕教授,我拜读过你的大作《人权研究的新进展》,这篇文章对马克思人权学说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文章的发表在法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你能谈谈这篇文章的写...  相似文献   

5.
陶威(以下简称“陶”):郭教授,上次您在关于“权利本位”的争论的谈话最后,提到Z教授在《中国法学》1995年第4期发表的一篇批判性长文,引起了一场小范围的、局部的论战。你所讲的“小范围”“局部”是什么意思?郭道晖:(以下简称“郭”):这是说,由他挑起...  相似文献   

6.
书讯     
《法律与生活》2016,(5):2-2
《人权论要》作者:郭道晖定价:46元出版时间:2015年8月法学家、法治思想家、当代中国"法治三老"之一的郭道晖被法学界认为是我国研究人权与法治理论的思想家和"推动人权入宪"的著名法学家之一。本书整合了他历年来有关人权的思考文章和论著,取  相似文献   

7.
法理学的现状与导向郭道晖(《中国法学》总编辑、教授)一、"糟得很"与"好得很"自从中央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法学界包括法理学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过去一些曾经视为天经地义的法制观念与法学理论,从市场经济新视角和"三个有利于"的标...  相似文献   

8.
1998年春,来自全国各地教学、研究、立法、司法部门的法理学者百余人汇聚北京,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了广泛深人的探讨。现将会上的主要观点摘要如下:一、从法制到法治郭道晖认为,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的基本治国方略,标志着由“人治”到“法治”和克服“以党治国”的弊病到实行“以法治国”的历史性转变。它明确了人民(包括作为领导力量的共产党)是法治的最高主体。这既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也可防止“党权高于一切”的错误。孙育玮认为,法制就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经由国家政…  相似文献   

9.
沈伟 《法学》1996,(12)
“中银信”事件的法律思考●沈伟1996年10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收回原中银信托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中银信”)的《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并批准广东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广发”)收购“中银信”,承担其债权和债务。①“中银信”是一家金融性公司。自1...  相似文献   

10.
评《法的时代精神》——同郭道晖先生商榷100个问题(二)光尚然(16)关于社会主义法的时代精神就是社会主义自由“在民主法制化的同时,要进一步实行自由的法制化”,“自由不只是可以做法律许可的事,而且可以做法律不禁止的事。”它不只要求“经济自主”,而且与...  相似文献   

11.
一、国际公法学 (一)“九五”期间国际公法学研究概况 九五期间的国际法学研究,受到一系列重要的历史性事件的影响。其中首要者是,1996年12月9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行的法律知识讲座上就学习和研究国际法问题所作的重要指示。在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下,结合中国对外关系和国际社会的实际情况及重大事件,中国国际法学界在九五期间着重探讨了以下问题: 1.国家主权问题。主权问题是国际法的一个基本的和全局性的问题,是近代国际法理论的核心,是当代国际社会的基础。冷战的结束后,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相互依赖…  相似文献   

12.
边疆 《天津律师》2005,(5):44-45
在我国,高校(公立高等学校)以民事主体身份走上法庭.作为原告或者被告,早已有之。但是,高校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被其学生或者教师职工一—特别是学生——告上法庭,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始见报端。其中以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行政诉讼案(1998年)(以下简称“田永案”),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拒绝颁发博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行政诉讼案(1999年)(以下简称“刘燕文案”)两案最为典型,也引起了法学界.教育界和社会舆论持续激烈的讨论。本文试着就上述两个典型案例作为分析素材,从  相似文献   

13.
控、辩平衡与保障律师的诉讼权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控、辩平衡与保障律师的诉讼权利周国均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现刑诉法”),是在对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原刑诉法”)修改...  相似文献   

14.
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法律——读郭道晖先生的《法的时代精神》●孙潮编者按:当代著名学者郭道晖先生于今年一月就要离开《中国法学》总编的岗位了。他的为学与为人,法学界都有公论,毋需多言。值此其离休之际,本刊发表两篇书评,表示我们对他的尊敬之情。这是一个变革的...  相似文献   

15.
1996年全国诉讼法学年会学术观点综述(民事诉讼部分)一、关于民事诉讼基本模式及审判方式改革在今年年会上,许多同志认为,民事诉讼基本模式(以下简称“模式”)的问题是当前民诉理论界应当研究的基本问题。关于模式的涵义,在大的方面具有共识,但在比较细的方面...  相似文献   

16.
追随时代精神追寻时代真理——《法的时代精神》一书自序●郭道晖呈献于读者面前的这本书①,记录了我转入法律界、法学界18年来的思想轨迹。虽则它只是我这些年来笔耕的部分成果,但如果依写作时间顺序追踪我的思想脉络,或许可以略窥近年来我国法制建设与法学研究的发...  相似文献   

17.
【案情】1996年8月20日,江西省赣州地区劳动局(下称“地区劳动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赣州华联百货商厦(下称“华联商厦”)向职工收取押金及扣发陈君、钟华(原华联商厦职工)1996年6月份工资。该地区劳动局遂于1996年9月2日立案调查,发现华联商...  相似文献   

18.
3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与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7(2009)》(以下简称“蓝皮书”),我国法学界几十位权威专家学者,用他们特有的专业视角,深度剖析了“极其不平凡”的2008年中国法治:这一年,中国的立法有什么特点?依法行政建设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因素诱发了群体性事件?税收法治改革的步子为什么迈得那么大?  相似文献   

19.
一向被誉为“财富之都”、“资本之都”的温州在经历了民间借贷风波的最困难时期,金融改革横空出世——2012年3月28EI,国务院宣布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以下简称“金改”)试验区,并提出12条改革意见,要求制定民间融资管理办法,发展新型金融组织,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  相似文献   

20.
一场有缺陷的司法改革——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十三)●铁犁陆锦碧铁犁(以下简称铁):1952年的司法改革尽管取得了重大成就(如牢固地确立了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权等),但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偏颇。陆锦碧(以下简称陆):是的。1952年8月17日《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