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雄 《北京党史》2008,(5):40-43
2008年,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改革开放30年,也是我们韩村河村创业发展30年。回顾我们韩村河村创业发展30年的经历,那真是有千言万语想说出来,凝聚成一句话就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就是好。总结我们韩村河村创业发展的30年,概括起来,主要做了三件大事,一是创建了一个大型现代企业集团——韩建集团,  相似文献   

2.
凤凰,地处湘西北边陲,背倚三湘,物产丰富,民风纯朴。可是,由于历史的沉疴,自然环境的恶劣,凤凰的经济至今还较为落后,有近4万人尚未走出贫困,火炉坪村是该县尚未脱贫的典型特困村。从1996年起,省文化厅和这里的干部群众一起与贫困和落后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用爱心改写了这里贫困和落后的历史,谱写了一曲扶贫攻坚的奉献之歌。1996年,省文化厅第一批建整扶贫队员来到火炉坪村时,该村还有79.9%的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村党支部为三类支部,贫瘠的土地上灾害频繁……面对这种状况,扶贫队选准突破口,把加…  相似文献   

3.
郑治 《奋斗》2007,(7):51-51
近年来.鹤岗市委以设立“贫困党员致富基金”为牵动,通过发放无息借款的方式,帮助115名贫困党员率先致富。带动了300余名困难群众实现了脱贫,实现了组织扶持党员,党员带动群众,共同创业致富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他敢碰硬,为了村集体利益锱铢必较;他敢创业,带领乡亲们3年便摘掉了“贫困帽子”;他敢担当,始终把群众的事、村里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他身兼两个村的党支部书记,不断创造“后进变先进、贫困变富裕”的传奇,令两个村的百姓津津乐道的是——  相似文献   

5.
走进今天的玛沁县当前村,人们看到的是牧民实现定居化,冬春草场实现围栏化,牲畜实现棚圈化,乡村道路四通八达的景象。200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825元。这个曾经雪灾频繁、交通不便、文化落后、生活贫困的当前村,是怎样旧貌换新颜的呢?当前村村民们自豪地说,因为我们有一个具有良好作风的村党支部!  相似文献   

6.
《当代贵州》2011,(19):32-32
河镇彝族苗族乡海雀村位于赫章县北部,海拔2300多米,是贵州省一类贫困村之一。自1988年6月毕节试验区成立以来,海雀历届村党支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带领海雀村的农民群众苦干实干,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步步向贫困告别,为昔日光秃秃的山岭披上一件件“绿衣”。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8年的33元增加到现在的2986元,人均占有粮食从1988年的不足107公斤增长到现在的307公斤。森林覆盖率由1988年的28.6%发展到现在的67.3%以上,1995年被授予“全国绿化千佳村”称号。  相似文献   

7.
徐晓 《新湘评论》2002,(4):22-22
老干部杨驹,1949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曾担任过韶山区委书记、省农业厅处长等职。1974年因患骨癌,左腿做了高位截肢手术,但他身残志坚,立志为党奉献余热。1997年春节刚过,杨驹主动找汨罗市委、市政府领导请求到全市最贫困的三江乡湘平村去搞扶贫工作。湘平村地处汨罗、平江、岳阳交界处,位置偏僻,交通闭塞,因种种原因,这个村十分贫困。在市领导批准了他的请求后,第二天,他就到了三江乡政府,在一名乡干部的陪同下,拄着拐杖步行10公里的弯曲山路来到湘平村。这里的情  相似文献   

8.
镇赉县到保镇的 车力村,原是个贫困 村,人均收入仅750 元。在20世纪末的扶 贫攻坚战中,车力奇 迹般地迅速崛起,实 现了两年脱贫致富。 1999年全村经济总 收入520万元,比 1998年增长58%;人 均收入1500元,比 1998年翻一番。2000 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50万元,比1999年增长63%;人均收入2100元,比1999年增长40%。车力村的经济发展了,村容村貌也出现了新气象:坑坑洼洼的土路变成了平坦宽阔的柏油路,歪歪扭扭的土墙变成了统一标准的红砖墙,路旁村旁栽上了一行行云杉、龙须柳、丁香…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5,(3):58-59
<正>2014年4月以来,自治区扶贫办在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2834个贫困嘎查村,全面启动以规划到村到户、项目到村到户、干部到村到户为内容的"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工作,使扶贫工作重心下沉到村,扶持到户,与扶贫对象实现无缝对接。这些贫困嘎查村覆盖全区77%的贫困人口,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计划通过4年集中帮  相似文献   

10.
创业村位于通榆县西北部,距县城55公里。这里环境恶劣,沙丘连着沙丘,黄榆挤着黄榆。全村共有410个农业户,贫困户竟有328户,是全县出了名的“落套村”。有人编了一套嗑,专说创业村的贫和穷:创业村来创业难,十年九旱不堪言。天不下雨难种地,撂荒沙地难生钱...  相似文献   

11.
老干部杨驹,1949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曾担任过韶山区委书记、省农业厅处长等职。1974年因患骨癌,左腿做了高位截肢手术,但他身残志坚,立志为党奉献余热。1997年春节刚过,杨驹主动找汨罗市委、市政府领导请求到全市最贫困的三江乡湘平村去搞扶贫工作。湘平村地处汨罗、平江、岳阳交界处,位置偏僻,交通闭塞,因种种原因,这个村十分贫困。在市领导批准了他的请求后,第二天,他就到了三江乡政府,在一名乡干部的陪同下,拄着拐杖步行10公里的弯曲山路来到湘平村。这里的情景使他惊呆了:群众穿的是破烂的衣裳,住的是灰…  相似文献   

12.
西山根村是个少数民族村,全村共453户1835人,其中藏族和土族人口占65%,共有党员54名。由于地处脑山。土地贫脊,低而不稳的粮油产量。使西山根人一年劳作到头也难以解决温饱,贫困始终与西山根人相随。进入新世纪以来。西山根在村党支部书记杨林山及支部班子的带领下,立足村情,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种植,努力开拓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村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容村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几年之间成了全镇发展最快的富裕村。  相似文献   

13.
一年“创建”,永泉村今非昔比,村党支部─—抚松县抽水乡永泉村在1998年全乡7个村的“创建”综合评比中,不声不响地拿了个第一!今非昔比,这个多年的“老大难”村如今令人刮目相看了。上任一年多的永泉村党支部书记臧月英告诉我们:是“创建”活动给了永泉村打翻身仗的机会,成绩来之不易。永泉村有居民232户、1012口人,耕地2786亩,资源相对贫乏,村民一年忙到头,也就收入个一千多元钱,生活不宽裕。永泉村人不仅经济生活贫困,更致命的问题是,前些年,村干部责仟心不强,处事不公,严重损伤了党群、干群关系,村民对村干部的抵触情…  相似文献   

14.
《奋斗》2008,(12):44-45
多年来。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退无所享、老无所养”的问题十分普遍。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挫伤,成为困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症结。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2007年,绥化市委在深入调查研究、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参照国家现行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开展了村党组织书记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通过解除村党组织书记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干事创业、建设新农村的主动性。目前,绥化市已有208名村党组织书记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占村党组织书记总数的15.6%,有效地发挥了政策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结对子赛扶贫□张剑波朱永贵和王兆和都是大安市龙沼乡榆树村的致富能人,也是村党支部重点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去年4月,乡党委在全乡党员中开展了“致富架金桥”活动,就是要通过架思想桥、示范桥、服务桥,把农民党员和贫困农户结成一帮一的帮贫扶困对子,实现共同致...  相似文献   

16.
《支部生活》2005,(7):19-20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05年4月13日提出了《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是:争取到2007年,使.30%以上的村集体建立稳定的收入来源,集体积累逐年增长;到2010年,全省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达到60%以上,年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的村达到50%以上;经济发达地区基本消除年可支配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薄弱村。为保证目标任务的实现,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17.
摆脱贫困是人类亘古的梦想,消除贫困让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是共产党人为之流血牺牲、为之弹精竭虑的奋斗目标。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到本世纪末要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是党和政府制定的战略目标,也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扶贫既是神圣的使命,又是项艰难的工作。“八五”期间,衢州市经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艰苦努力,全市农村的贫困问题已明显得到缓解。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目前部分农村的贫困问题依然十分严重。据调查,到1996年,全市还有264个村的农民人均收入在500元(90年价)以下,占全市总村数的10.2%,共有贫困户44416户,贫困人口达14.2万人,占全市人口的7%。可见,要在本世纪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基本解决14余万人的贫困问题的目标,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18.
辰溪县大板林村是一个自然条件恶劣的省定贫困村,1997年,人均纯收入不足380元,村集体负债4万余元。1998年,党员谢志坤临危受命,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他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修路、架线,开发山地,发展农副产品,短短三年时间基本摘掉了大板林村的贫困帽。1984年,谢志坤从跑运输开始,到1998年,他家拥有了一辆小轿车、一辆货车、一辆客车,并在县城开了两家颇具规模的商店,购买了住房,过上了富裕生活。正当他  相似文献   

19.
资兴市汤边村有1400多口人,1992年前,村民还生活在贫困之中,人均纯收入只有400元,村集体负债2万多元,村干部的误工报酬无法兑现,村里无人管事,象盘散沙。1993年,党员金力临危受命,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他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大力开发狗脑贡茶和温泉两大特色产业,短短几年时间就摘掉了汤边村的贫困帽。如今,该村已拥有村级积累25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966.7元,是汤市乡的首富村。  相似文献   

20.
杨喜军 《党的建设》2012,(10):37-37
下派“第一书记”,为后进村党组织整顿转化拓宽新途径;选任村干部助理,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环境;派大学生“村官”驻村实践锻炼,为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搭建新舞台;狠抓村干部学历教育提升素质,村级干部学历水平实现新突破;鼓励回乡致富能人创业,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了人才支撑……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着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使245个村全部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