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据《光明日报》2004年9月9日报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一项对全国11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企业最急需的前3位人才依次是营销、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分别占企业需求比例的14.4%、12.1%和10.9%。一般技术工人的需求排在第6位,加上企业对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需求,企业对技术工人的总体需求比例达到了31.9%。这表明,全国技术工人供不应求,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人士认为,"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激励和流动机制。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设备被大量引入生产,一批批拥有传统技术的老产业工人,因自然原因逐渐退出或"技术性折旧"原因被迫退出生产线,而一支具备现代高科技特质的新型青年技术工人队伍的规模和素质,将很大程度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力,以及融入全球经济的程度。青工,即青年技术工人始终是企业青年中的一个重要群体。青年技术工人在企业中担负着生产和建设的重任,他们运用一定的技能和体力,通过一定的工艺,制造出现实的产品。在我国建设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历史进程中,产业工人始终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35岁以下青工又在其中占到半数以上的比例,在生产一线的青工约占60%--70%。在全国大部分企业中,青年技术工人的数量要远远超过其他青年群体。因此,研究当代青年技术工人的技能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004年12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青工部组成的课题组对全国青年技术工人发展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研共发放问卷5000份,回收有效样本数为4073份,占样本总量的80.1%。本次问卷调查的抽样框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社会监测系统"的抽样结果为准,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中国青年技术工人发展状况研究以问题研究为主,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重点考察制度环境、文化背景和社会流动三大因素对青年技术工人发展的不利影响。本刊刊发的这组文章是该项研究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2.
据《光明日报》2004年9月9日报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一项对全国11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企业最急需的前3位人才依次是营销、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分别占企业需求比例的14.4%、12.1%和10.9%。一般技术工人的需求排在第6位,加上企业对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需求,企业对技术工人的总体需求比例达到了31.9%。这表明,全国技术工人供不应求,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人士认为,"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激励和流动机制。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设备被大量引入生产,一批批拥有传统技术的老产业工人,因自然原因逐渐退出或"技术性折旧"原因被迫退出生产线,而一支具备现代高科技特质的新型青年技术工人队伍的规模和素质,将很大程度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力,以及融入全球经济的程度。青工,即青年技术工人始终是企业青年中的一个重要群体。青年技术工人在企业中担负着生产和建设的重任,他们运用一定的技能和体力,通过一定的工艺,制造出现实的产品。在我国建设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历史进程中,产业工人始终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35岁以下青工又在其中占到半数以上的比例,在生产一线的青工约占60%--70%。在全国大部分企业中,青年技术工人的数量要远远超过其他青年群体。因此,研究当代青年技术工人的技能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004年12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青工部组成的课题组对全国青年技术工人发展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研共发放问卷5000份,回收有效样本数为4073份,占样本总量的80.1%。本次问卷调查的抽样框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社会监测系统"的抽样结果为准,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中国青年技术工人发展状况研究以问题研究为主,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重点考察制度环境、文化背景和社会流动三大因素对青年技术工人发展的不利影响。本刊刊发的这组文章是该项研究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3.
陈粒 《创造》2008,(6):66-66
科学家是人才,技术工人是人才吗?当前,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赖职工技术技能的提升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由于分配机制、价值导向、激励机制三方面的失衡,造成了技术工人队伍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企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地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云南省乃至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我省技术工人紧缺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工人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才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资源,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由人才起基础性的支撑作用。人才不仅包括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同时也包括大量的技能人才。技术工人肩负着将科技优势和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任务。但是, 在当前的我省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很多地区却出现了“技  相似文献   

5.
《创造》2008,(6)
科学家是人才,技术工人是人才吗?当前,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赖职工技术技能的提升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由于分配机制、价值导向、激励机制三方面的失衡,造成了技术工人队伍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企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地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云南省乃至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陈诗达 《今日浙江》2006,(17):35-36
浙江从1994年开始实施劳动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来,全省技术工人队伍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为我省经济的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我国加入WTO,世界制造业加速向我国转移,以及企业改制逐步到位,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外商来华投资热情不减等,我省经济步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周期,与此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呈现爆发式增长。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目前我省技术工人队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结构上都与经济快速发展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如技术工人总量不足、技术工人结构不合理、就业压力与技术工人短缺并存、技术工人供给渠道狭窄等现状。对此…  相似文献   

7.
难题:全球频现“技工荒”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企业对各类技术工人的需求出现大幅增长的趋势,同时对技术工人队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人才供求关系链中一个薄弱环节却逐渐凸显: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出现严重短缺。  相似文献   

8.
《政策瞭望》2023,(4):31-33
<正>“扩中提低”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民营经济大市,温岭拥有技术工人30万名左右,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5,是加快“扩中”最具潜力、最有实力的群体之一。自2022年以来,温岭市深化“技术工人奔富浙里‘岭’跑”全省试点建设,锻造技术工人“技能链、成长链、薪酬链、服务链”,以“四链融合”力促“四感提升”,加快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为“两城两湖”全面起势、“人产城”融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2022年,温岭市新增技能人才2.53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23万人,产业工人月工资平均增幅8%,相关工作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网等点赞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忙碌了一整天,广西阳材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青有点沮丧地走出人才市场。"又没招到人,现在的技术工人太缺了。"刘青无奈地说,都开出每月3000元的价钱了,有几个人来问了一下,都还是说要回去再考虑考虑。近段时间,为了招到几个技术工人,刘青是疲于奔命。他说,很多公司现在技术工人的缺口都非常大,而职业院校的学生还没毕业就早早被预订完了。  相似文献   

10.
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技术工人。随着铁路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以“高铁”为代表的技术集成创新成果不断投入应用,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职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结构力量与身份认同:农民工中的青年技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时江苏南通私营企业工人深入的田野调查,本研究注意到:首先, "结构力量"成为农民工群体中青年技术工人展示群体力量的基础.其次,城市生活体验与"结构力量"有利于青年技术工人形成身份认同;这种身份认同是基于资本和社会的认可,而不再局限于户籍制度的农民身份的认可.最终,本研究认为,青年技术工人已经成为农民工这一庞大群体中独具特质的社会群体类别.  相似文献   

12.
《就业与保障》2010,(10):56-56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英国缺剪羊毛工人,西班牙缺柔道教练,荷兰闹金匠荒,瑞典急需水电工,德国则急招技术工人。欧洲就业市场意外出现人才不足问题,各国正彼此竞争,、希望网罗具有特殊专长的外国人才。  相似文献   

13.
当代青年技术工人发展的制度环境状况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光明日报》2004年9月9日报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一项对全国11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企业最急需的前3位人才依次是营销、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分别占企业需求比例的14.4%、12.1%和10.9%。一般技术工人的需求排在第6位,加上企业对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需求,企业对技术工人的总体需求比例达到了31.9%。这表明,全国技术工人供不应求,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人士认为,“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激励和流动机制。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设备被大量引入生产,一批批拥有传统技术的老产业工人,因自然原因逐渐退出或“技术性折旧”原因被迫退出生产线,而一支具备现代高科技特质的新型青年技术工人队伍的规模和素质,将很大程度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力,以及融入全球经济的程度。青工,即青年技术工人始终是企业青年中的一个重要群体。青年技术工人在企业中担负着生产和建设的重任,他们运用一定的技能和体力,通过一定的工艺,制造出现实的产品。在我国建设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历史进程中,产业工人始终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35岁以下青工又在其中占到半数以上的比例,在生产一线的青工约占60%——70%。在全国大部分企业中,青年技术工人的数量要远远超过其他青年群体。因此,研究当代青年技术工人的技能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004年12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青工部组成的课题组对全国青年技术工人发展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研共发放问卷5000份,回收有效样本数为4073份,占样本总量的80.1%。本次问卷调查的抽样框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社会监测系统”的抽样结果为准,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中国青年技术工人发展状况研究以问题研究为主,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重点考察制度环境、文化背景和社会流动三大因素对青年技术工人发展的不利影响。本刊刊发的这组文章是该项研究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4.
智能制造战略是21世纪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要实现这一战略,关键要加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当前,我国智能制造战略的实施急需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型人才、管理型人才以及数量庞大的高素质操作工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一方面离不开高校的教育和培养,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引进高素质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5.
宫新军 《人民论坛》2011,(12):148-149
技术应用型教育是以培养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现场工程师或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基本任务的教育,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实现教育与职业的无缝对接。飞行员培养要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要根据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的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建立"双校园""、双证融通""、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人才是带动城乡市场、资金、信息、技术和理念等方面密切联动、深度融合的重要因素。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服务,推动人才沉下心、沉下身、沉下力,心无旁骛投入乡村振兴火热实践,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拧紧思想建设"总开关",使人才沉得下心。做好乡村振兴人才服务既要有物质层面的待遇,更要有精神层面的关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让下沉人才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重任,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钉钉子精神锐意攻坚。要营造"尊重人才、礼敬人才、服务人才"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7.
<正>"让社会公众切实感受到当工人有前途、有盼头、受尊重,这是培养工匠及工匠精神的核心。"说这话的是全国人大代表李彩云。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她建议要提升一线操作工人岗位待遇,建立行之有效的技能人才培育机制,让更多人乐意当工人、做工匠。"近年来,我们吉林油田公司招录了一大批优秀大学毕业生。他们有文化、有理想、有能力,已经成为新时期吉林油田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但很多大  相似文献   

18.
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工作,是从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时启动的,当时主要任务是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解决各类人员的工资关系。这一工作的开展对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改善技术工人的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几年来,在和工人的接触中,在搞好此项工作的反复探索中,我们深深感到,国家决定在工人中进行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工作不仅仅是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项重要任务,而且也是人事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仅是提高技术工人生活水平的问题,而是对工人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自尊心荣誉感有—个认识、定位和提高的问题,通过几年艰苦的工作,这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技术工人队伍短缺是阻碍湖北成为制造业强省的重要障碍。为了实现我省“十一五”期间的新型工业化战略目标,必须注重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大量技能熟练的技术工人队伍。  相似文献   

20.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政报》2006,(6):18-21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开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局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