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第四小组负责《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第七章"为什么能实现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结合?"、第八章"为什么能实行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的内容分享。一、读到(一)为什么能实现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结合关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经济学家争论了整整一个世纪,中国共产党刚刚取得执政地位时,  相似文献   

2.
<正>第六小组负责《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的第十三章"为什么能高效抗震救灾和成功举办奥运会?"、第十四章"为什么能唤起民众、凝聚人心?"的内容分享。一、看到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唤起民众、凝聚人心",党史给出了五个方面的答案:理论创新,行动口号,时代精神和榜样力量,优秀文化和文艺作  相似文献   

3.
<正>第五小组负责《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第九章"为什么能使各民族和睦相处?"、第十章"为什么能保持香港、澳门的繁荣与稳定?"的内容分享。小组成员在认真研讨基础上充分进行了交流。沿着历史的轨迹,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们从中得到了"共和"启鉴,现阐述如下。一、环视全球:为何中国这边风景独好  相似文献   

4.
<正>第二小组负责《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第三章"为什么犯过严重错误还能得到人民支持?"、第四章"为什么没有像苏东共产党那样丧失执政地位?"的内容分享。一、读到建国初期,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也曾在道路选择的问题上有过迷茫,是照搬苏联的模式还是走自己的路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思考,我们的第  相似文献   

5.
<正>第七小组负责《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第十一章"为什么能使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第十二章"为什么能赢得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的内容分享。一、中国共产党具有灵活务实的政治智慧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党在成立以后,带领广大人民,通过29  相似文献   

6.
<正>第三小组负责《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第五章"为什么能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第六章"为什么能把中国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内容分享。现以大庆油田采油四厂为例进行阐述。一、成就与困境(一)辉煌的成就大庆油田采油四厂,位于长垣构造南部,是一个特大型油田,含油面积197.9平方公里,地质储量6.51亿吨,现有油水井14050口,各类站库  相似文献   

7.
<正>第一小组负责《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第一章"为什么能建立新中国?"、第二章"为什么能收拾好国民党留下的焳摊子?"的内容分享。小组成员通过谈感受、论体会,对于其中的三句话体会最深,分别为:"人心向背最终决定了战争的胜负","人们是严肃认真的,倾向于一种使命感","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成员对它的事业抱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受这三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实践的辉煌业绩显示了创造奇迹的巨大能量,党史学习教育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问题.这个时代追问有着历史源头,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说到底是一个探寻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本质的底蕴问题.百年奋斗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以十个方面的出色表现形成了"能了什么"的事实.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形成时间和意义空间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各种革命精神不管反映什么样的具体历史条件和实践场景,都具有超越时间、地点和情况的永恒价值.革命精神基本因子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具有决定意义.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革命精神提供了党员、干部言行举止的规范,形成了敢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彰显了强大的凝聚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大力弘扬革命精神对于新时代续写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答卷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并对协商民主的内容、意义和实现形式作了具体诠释,这是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协商民主"的概念。在已有"选举民主"的前提下,为什么又提出"协商民主"?协商民主的涵义是什么?它的价值何在?它能代替选举民主吗?它和选举民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近些年兴起对"协商民主"的研究?本文试从协商民主的缘起、价值与完善三个主要方面来论述协商民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成功地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为什么要建立统一战线、如何建立更具广泛性和包容性的统一战线、如何不断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等重大问题,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统一战线发展道路,真正成为中国共产党能够执政并长期稳定执政的重要法宝之一。本文分析了新时代统一战线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面临的风险挑战,提出了维护统一战线政治安全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对统一战线正确认识的问题、统一战线制度以及相关制度的位阶问题、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的问题,并对其解决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NGO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它也日益关注,因此湖南省政协特成立一个调研小组对湖南省民间社团(NGO)帮助弱势群体的情况进行调查。本调研报告就是对此次调查情况的一个总结和思考。本调研报告共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在中国发展NGO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先进NGO的成功经验;第三部分结合此次调查分析了湖南NGO的现状,重点阐述了湖南NGO存在的问题或困难,报告的第四部分结合湖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湖南省NGO发展的建议;报告的第五部分是结语。我们希望能为湖南NGO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上,"两个先锋队"性质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深厚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能"的逻辑起点;"三个代表"奠基了中国共产党先进性深厚的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能"的深层缘由;"主义、信仰、组织、纪律"构筑了中国共产党鲜明而独特的马克思政党气质,是中国共产党"能"的内在根由。历史上,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尝试接连失败,而只有工人阶级中的先进部队——中国共产党成功达成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这是中国共产党"能"的历史明证。现实上,新时代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波谲云诡,化解新时代产生的国际风险是中国共产党"能"的全面展现;新时代国内问题不断,矛盾层出,应对新时代新问题是中国共产党"能"的全面反映;新时代创造新辉煌、党的自我革命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总结了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取得伟大胜利的十个方面经验,其中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就是其重要经验之一.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伟大成绩,一个重要的缘由就是我们始终能做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强化"事功"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应当必备的...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考察广东时提出的,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进入<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总纲",明确规定"三个代表"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内容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04年3月14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作了相同的规定.本文拟从依法治国的角度,对"三个代表"思想的内涵进行挖掘和分析,以求教于方家学者.  相似文献   

15.
朱经理与美国客商约瑟夫先生有过一次难忘的"神交"。那是在初夏的北京,在五星级酒店大堂内,朱经理邀约瑟夫先生喝咖啡。"约瑟夫先生,作为美国人,你为什么喜欢中国?是因为长城、故宫、丝绸吗?"他想知道答案。约瑟夫先生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枚古钱币:  相似文献   

16.
<史记>篇目问题较多,而又以"八书"为甚.学界虽然对"八书"总体的看法没有什么分歧,但有三点需要注意:其一是<史记>缺少<礼书>、<乐书>和<兵书>,八篇中就有三篇有问题;其二是对<太史公自序>的几句话该怎么理解,<律书>和<兵书>的关系应是怎样的;其三是在司马迁创作"八书"的大前提下,上述三篇中是否还有后人搀入的部分.  相似文献   

17.
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在"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面对极端艰难的环境,通过有效的群众工作获得了沿途劳苦大众的拥护和支持,进一步得到发展壮大,保证了"长征"的最终胜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伟大征程中,面对一系列的新问题、新挑战,需要深入分析总结"长征"中群众工作的成功实践,创新发展群众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还能将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共识,为新形势下突破全面深化改革的障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根本力量支撑。  相似文献   

18.
<正>一大1921年上海定名"中国共产党"。通过具有党章性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规定了党的名称、性质和纲领,提出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宣布"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二大1922年上海通过第一部党章。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标志着我们党从此有了自己的最高行为规范。二大通过的党章,是党的第一部正式党章,它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的完成。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深刻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20.
孙晓晖在《从"三件大事"看中国共产党处理重大危机的经验与启示》(《理论探讨》2012年第3期)中,总结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处理重大危机的宝贵经验是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必要时抛开党自身的利益"。这一结论,把党的利益与国家和人民利益割裂甚至对立起来,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错误的。中国共产党从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历各种风险和挑战,制定符合国情和客观规律的方针政策,不断推动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步伐,这是我们党转为危机的自信之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