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职工持股已较为普遍,企业让职工持股的目的是为了把职工与企业的命运连在一起,协调劳资关系,提高企业效益,职工持股金的头源:一是公司以奖金的形式给职工持股奖金,二是公司从资本市场借入奖金给职工,以后从企业利润偿还,三是发放购置股票债券或将股票折价卖给职工。我国许多企业搞股份制的目的是为了集资,职工持股奖金主要头源于自己的劳动收入。  相似文献   

2.
职工持股制度是一种融所有权制度、股权激励制度和企业治理制度为一体的制度创新。我国职工持股制度对产权改革,调动职工积极性,参与公司治理,稳定社会起到较大作用,但推行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应统一法律规范,建立统一完备的职工持股法律体系,允许鼓励地方企业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3.
论职工持股对职工权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玉芳 《工会论坛》2001,7(6):23-26
实行职工持股制度 ,使企业职工拥有企业的部分所有权 ,职工不仅享有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 ,而且也成为有产者 ,成为股东 ,它对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深化国企改革、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等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推行职工持股制度的过程中 ,还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完善有关职工持股方面的法律法规 ;规范职工股的管理 ,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改变现金支付为主 ,实行有偿购买与无偿配送相结合 ;鼓励长期投资 ,解决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职工持股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职工持股会是职工持股的实现形式之一,在公司企业中如果持股职工数达到一定的数额,那么持股会将是职工持股唯一合法、合理、有效的途径。职工持股会具有政冶、经济的双重意义。持股会可以有效地集中分散的、股权较小的职工股东的股权,在股东大会上充分地代表大多数职工股东的权益。当企业职工持股达到广泛的程度,职工持股会的政治意义将更突出,可能促进工会角色的转变,改变过去工会单纯的监督的职能。  相似文献   

5.
朱超 《工会论坛》2014,(4):19-22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尝试实行的职工持股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偏差,影响到这项制度的实际效果和健康发展。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重构中国式企业员工持股制度需要纠正以往偏差。在重构员工持股制度探索中,工会从自己的视角提出的对策和主张是:一是在现代产权制度变革中探索建立和发展人力产权,努力打通人力资本转化为企业资本的科学通道;二是重构员工持股应与鼓励职工提升技能、"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统筹设计;三是重构员工持股制度要与完善劳动者参与公司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四是重构职工持股制度应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政府)支持、工会参与、员工响应的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6.
职工持股指职工持有本公司的股权从而享有利润的分配权:职工持股自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出现以来,逐渐流行,并自70年代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留住人才的竞争法宝。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的单一产权结构向市场经济的多元化所有结构过渡和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建立企业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推行企业职工持股和股权方案,留住企业高级人才,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职工持股制度是股份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重要环节。这一制度的推行有利于平抑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它也存在着许多不足。本文从其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必要性谈起,对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这一制度的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明确企业工会与职工持股会的关系 ,就是代表与被代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企业工会要把维护持股职工的经济利益作为履行维护职责的重中之重 ,抓好持股会的规范运作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表决权信托对于保护中小股东,维持股权结构,职工持股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意义,其在我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也正广泛地展开。然而对于表决权信托的客体研究却众说纷纭,这种理论上的模糊不清导致对于表决权信托的研究始终处于一种表面的状态。文章旨在对表决权信托客体的各类学说进行梳理和纠错。从信托基本制度入手,以分析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为主线,辅之于我国现实生活中的表决权信托实例,最终揭示出表决权信托的客体是股权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10.
收入分配不公平已经严重影响中国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改革应该更加全面、彻底、有效。在各种改革路径中,法律手段应当受到充分的重视。职工持股制度与劳动者利益息息相关,建立新型的职工持股制度,通过公司法统一规范,实现劳动者的劳动力权,使劳动者的劳动力真正实现等量资本(人力资本)回报等量利益(剩余利润),从根本上解决初次分配不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杨霞 《工会论坛》2005,11(3):17-17
公有制企业改制对传统的企业民主管理提出了挑战,民主管理的依据是劳动者权利,而不是资本者权利,传统民主管理的效果是有限的。职工持股制度为企业民主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方式,在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高激励效率和加大监督力度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这是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政府对其在员工利益分配方面所给予的一项政策。混合所有制企业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应坚持全员均可持股的指导思想,但不能搞绝对化和平均化,特别是须对员工持股计划中所涉及的有关财务问题进行探讨,包括各类员工持股的参与比例、资金来源、产权问题、股份来源、持股期限、风险防范以及员工持股信息披露内容等。  相似文献   

13.
职工持股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新生事物 ,是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结合的具体形式 ,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多元投资主体 ,优化产权结构 ,使职工主人翁地位从政治和经济的结合上得到确立和加强 ,形成基于产权机制的民主管理新模式 ,更好地发挥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激励是一个基本的经济问题,是人的“内在”心理活动,在人力资源比实物资本更为重要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状况,显然是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高下的关键。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能够证明职工持股制度是解决国有企业职工主体精神缺乏的一种有效的产权激励机制。然而,我国国有企业在具体实施这一制度时,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公司相互持股是企业结合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并存。对公司相互持股进行法律规制,包括对母、子公司互相持股的立法规制,限制相互持股的比例,限制相互持股的表决权,规定公司相互持股达到一定比例后的通知义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企交叉持股改革有着诸多创新。为研究交叉持股这一最新政策可能产生的效应,本文以复杂网络方法,用Ucinet软件构建上市国企交叉持股网络,分析其各项网络特性;进而以QAP方法实证检验上市国企交叉持股网络对股价联动网络之间的相关性,得到了两者有正向弱相关性的结论。最后提出上市国企交叉持股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试论相互持股现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企业体制改革过程中 ,逐渐出现了不少相互持股现象 ,在政策上也得到了支持 ,对此理论界有的论者表示赞成乃至积极提倡 ,而有的论者则极力反对 ,分歧较大。为此笔者做了一些探讨 ,形成为下文 ,希望能加深对相互持股现象的认识。一、概念和形态相互持股 ,又称交叉持股 (Cross -share holding) ,有学者将之定义为 :“两个以上的公司 ,基于特定目的 ,互相持有对方所发行之股份 ,而形成企业法人间相互持股的现象”① ;有的学者则认为“相互持股就是指一家公司存在控股股东的公司持有控股股东或者处于该股东控制链中的其他公…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职工持股计划(ESOP)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和广泛发展。从1973年开始,美国国会陆续通过16项关于鼓励职工所有制的法律,14个州通过了建立职工所有制计划的法案,而所有这些法律几乎都集中在职工持股计划上,对促进职工持股计划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的用。  相似文献   

19.
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KSOP)作为一种有效的员工激励手段被国内外企业广泛应用。员工持股制度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员工劳动积极性和企业凝聚力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关注。实行员工持股,使员工不仅有按劳分配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还能获得资本增值所带来的利益。在我国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公司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员工持股还能有效弥补投资主体缺位所带来的监督弱化、内部人控制等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探讨权利(体系)与正义的关系入手,结合企业、市场经济的特点分析了企业权利(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企业法的角度,以权利主体为划分标准,以内物权理论为依据从三个层面着重构建了企业的内部权利体系;并就该体系的实现对职工持股制度寄予发展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